<p class="ql-block"> 正确了解孩子要不要管的问题,首先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孩子所有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出现,而是长时间积累而来的暴露,正确看待,会让家长发挥的空间很大,因此,对我而言,在孩子问题方面,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觉察。</p> <p class="ql-block"> 觉察就是用你的眼睛和耳朵去看和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p><p class="ql-block"> 女儿3岁多的时候,我无意发现他对待爸爸的态度有时候不太友好,为什么会不友好呢?爸爸对他总是友善温柔,她为什么这样呢?</p><p class="ql-block"> 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却被我无意找到答案。有一次我因为一件事情与老公发生争议,当时女儿在场,她就看着我们俩争吵,而我是胜利的那方,因为是争议,态度自然不友好。看着女儿把我们的态度情绪一览无余的接收时,我突然觉察到自己的这种行为不恰当。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对于孩子而言,没有对事物判断的能力,但有学习的能力,她能感受到一个人的气场和被关注者的不同情绪,也能获取到核心竞争力的威力。或许她感受到的就是谁凶一点,谁就有话语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觉察让我立马改变策略,我跟老公明确规定,不在女儿面前争吵,有问题我们私下解决。另外,在人物角色关系认知中,我还会告知她,爸妈的关系是平等的,在遇到一些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时的讨论态度不好彼此会包容。但小朋友要尊老爱幼,在与长辈对话的时候,只要不是无理要求,大家都可以友好沟通。</p> <p class="ql-block"> 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就是重在沟通和表达。有什么问题,我们拿出来,只要她表达清楚她的诉求,而我面对她的真实诉求从不说“不”,因为她代表自己的观点,是一个和我不一样的观点,我当然要支持,结果我可以为她承担,而她在按照自己意愿去展开的过程中,就是学习和收获,她能去感受这中间的过程就是收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幼小阶段教育孩子方面,除了会觉察,还需要彼此合作,有一个主要教育观念执掌人,还要有贯彻落实人。我们家的这一份分工也是无意识状态下出现的,我就是那个教育观念执掌人,老公也是贯彻落实人。我家老公性子比我好,从不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会包容我的急性子。女儿大一时这样评价:</p> <p class="ql-block"> 在培养孩子路上,有很多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很多的顽固和对抗,这何尝又不是跟内心的自己斗智斗勇呢?当你真正明白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时,就会懂我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