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百年沙面 历史文化街区

军歌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军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30970</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军歌</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广州沙面</p> <p class="ql-block">盛夏之初,天气炎热,我们两亲家大人小孩,一行九人在孩子们的安排下,来到了羊城广州。女儿女婿精心计划,今天来到了广州网络打卡地《百年沙面》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六月的阳光将广州烤成了调色盘里最浓烈的橘红色。珠江水裹挟着暑气,在两岸林立的玻璃幕墙间蜿蜒流淌,倒映着猎德大桥上车水马龙的光影,川流不息的水波仿佛都被热浪蒸腾。</p> <p class="ql-block">沙面街区一片宁静,昨夜的雨淋湿了路和树木花草,踩着湿润的地面,两旁千年的大叶榕树展开笑脸,宛若绿野仙踪十分美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流,让人神清气爽。一幢幢欧式洋房座落有序,风格独特,经历百年沧桑依然那么别致好看。</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百年大榕树,像被洗透了的绿翡翠,沉甸甸地伏在地面上。湿漉漉的气根从枝桠间垂落,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帘,末端还坠着未滴尽的水珠,风一吹就轻轻摇晃,把水珠子抖落在青石板上,溅出细碎的银花。</p> <p class="ql-block">盘虬卧龙般的主干裹着层水光,深褐的树皮纹路里积着水,顺着沟壑缓缓往下淌,像老树在悄悄流汗。茂密的枝叶铺成巨大的绿伞,叶尖挂着的雨珠折射着天光,仰头望去,仿佛漫天都缀着细碎的星星,偶尔有一片被压得沉甸甸的叶子翻个身,便有一阵小雨簌簌落下,打湿肩头,还带着草木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树根处的泥土松松软软,混着腐烂的落叶气息,几只蜗牛背着湿滑的壳,正沿着粗糙的树干慢慢往上爬,留下一道银亮的痕迹,像是给这百年老树,添了笔新鲜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沙面街社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其所在的沙面岛有着跌宕起伏的百年经历。</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沙面·西堤旅游区依傍珠江江畔,由沙面岛、广州西堤沿线和广州文化公园三大核心片区组成,面积约为0.39平方公里,曾是珠江"西十公里"的起点、老广州城的商业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于旅游区西南侧,四面环水、古树名木繁茂,保留欧洲风格、中西合璧式等古建筑群,多处建筑被核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岛内驻有机关团体、商务服务和旅业餐饮等各行业,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坐落于此,更有多家中西式餐厅汇聚形成多元美食圈,这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中西文化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广州西堤于旅游区东南侧,珠江沿岸,有广州"十里洋场"之称,是广州古今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见证地。保留着一口通商时期的粤海关旧址、新古典风格建筑代表的邮务管理局和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南方大厦等著名历史遗迹,呈现出新老碰撞的混搭风貌,被誉为广州"外滩"。</p> <p class="ql-block">广州文化公园于旅游区东北侧,岭南特色浓郁、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其前身为"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后称"岭南文物宫",1956年易名为"广州文化公园",是国内最早以文化命名的公园。公园成立以来,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三大传统盛事享誉数十载,灯谜讲古、演出展览、棋艺曲艺等文娱活动深受欢迎。近年来,文化公园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十个重点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之一,以"文明"为主题,寓教于乐、融情于景,成功打造成为浓郁岭南特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主题公园。</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建于十三行历史遗址之上,曾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等称号,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生动展示中国对外贸易的历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粤商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岭南人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广州市沙面·西堤旅游区汇聚了海丝文化、商贸文化,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产业、老字号、岭南名人文化等优质多元的文化要素,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以其特有的人文景观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向各方来客讲述着广州的故事,逐渐成为"广州西客厅"。</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本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在历史的早期,它就已在广州的发展中扮演角色。宋代时,这里成为国内外通商要津;明代设立华节亭,管理外商货物进出;清中叶更是修建西固炮台,拱卫广州城 。但在近代,随着列强的入侵,沙面岛的命运被改写。</p> <p class="ql-block">1856年,英法两国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炮轰广州城。1859年,他们凭借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强迫两广总督黄宗汉租借沙面。当时的沙面只是一片沙洲,英法两国出资进行填埋工程,英国出资4/5,法国出资 ,并于1861年9月3日正式签订租约,沙面成为我国最早的外国租界之一,岛上西部3/4划为广州英租界,约264亩,东部1/4划为广州法租界,约66亩。</p> <p class="ql-block">1883年,英轮“汉口”号水手踢死中国搬运工人罗亚芬,引发“沙面事件”,民众冲入租界烧毁房屋;1924年,沙面当局颁布针对华人的“新警律”,引发华籍职工全体罢工抗议;1925年,广州工人和学生为声讨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举行游行示威,在沙基路遭英法军队袭击,造成“沙基惨案” ,为纪念死难者,政府将沙基路改称为“六月二三路”,后称“六二三路”,并立碑纪念。1941年末,日本将对英国宣战后占领的沙面英租界交给亲日的汪精卫政权。1943年,法国维希政权退出。</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建于十三行历史遗址之上,曾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等称号,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生动展示中国对外贸易的历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粤商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岭南人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广州市沙面·西堤旅游区汇聚了海丝文化、商贸文化,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产业、老字号、岭南名人文化等优质多元的文化要素,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以其特有的人文景观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向各方来客讲述着广州的故事,逐渐成为"广州西客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沙面街区,已成为广州人才休闲岛,人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活动。</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这里进行体育锻炼。</p> <p class="ql-block">沙面街区的慈善机构与福利性质的团体设在这里,和谐包容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广州外事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盛夏的广州,炽热与温柔的交响。骑楼老街在烈日下褪了层皮,斑驳的灰墙与褪色的满洲窗,在灼人的空气中氤氲着怀旧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前来参现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由导游讲解百年沙面的前世今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沙面中医馆</p> <p class="ql-block">站在沙面的石板路上,最后望一眼午后斜斜的阳光穿过榕树的缝隙,落在欧陆风情的建筑尖顶上。那些斑驳的砖墙、雕花的铁栏,还有珠江边慢悠悠晃过的游船,都像被时光浸过的老照片,在心里慢慢定了格。</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街角咖啡馆飘出的香气,或许是石板路被雨水打湿后的光泽,又或许是傍晚时分老人摇着蒲扇坐在骑楼下的惬意——这座小岛的每一处细节,都带着不疾不徐的温柔。要和这里说再见了。带不走巷弄里的风,带不走百年老榕树,带不走江面上的晚霞,却能把这百年历史的记载,纯粹的绿意装进心里。下次再来时,或许榕树又多了几圈年轮,但相信石板路上的故事,依旧会在阳光里慢慢铺展。</p><p class="ql-block"> 沙面,再会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