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7日</p><p class="ql-block">地点:世纪城</p><p class="ql-block">主持人:真好</p> <p class="ql-block">一、分享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基于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书中的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是我们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详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曾是大唐盛象下的繁华之所。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成为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写照。这首诗是杜牧写的过华清宫三首中的一首,全诗如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由于唐诗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之深和对长安城繁华的向往,所以分享此书。</p><p class="ql-block">二、作者印象</p><p class="ql-block"> 作者马伯庸,原名马力,满族,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当代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小就喜欢看书 ,尤其喜欢读“三国”,后又喜欢玩“三国志”游戏,大学期间就经常在论坛上写东西,并收获了“马亲王”之名,大学毕业后,一边上班,一边写作,后专职写作,主要作品有: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等等,涉猎广泛,有历史、玄幻、推理、悬疑、科幻等,有“文字鬼才”之誉,获奖无数,每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都很火。</p><p class="ql-block">三、本书简介</p><p class="ql-block"> 大唐天宝十四年,唐玄宗为博红颜杨贵妃芳心,于是命人去岭南找荔枝为杨贵妃庆生。于是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通过小李子一系列不放弃、不认输、不想被命运吊打的决心,最终完成了这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p><p class="ql-block">四、收获</p><p class="ql-block"> 1、“以小见大”的一种微观历史观念:以历史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来展开历史的脉络,这种方式打破了我们应试教育中的常规。读书的时候对历史个人觉得学习起来很枯燥,老师讲的也很乏味,恨死了每次都是为了考试而去死记硬背,其结果也就是考完、忘记完。读完这本后让我对学习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并不是历史不好玩,而是我们没有遇到会讲故事的老师啊。读完本书后至少让我对唐朝的官员体制、公务员收入、房价、娱乐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多少有了点了解,且故事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展开,更接地气,更客观,都说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他们只会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而通过这本书里让我们看到了些许真实的历史:王朝兴、百姓苦,王朝亡、百姓苦。自古以来哪个开国帝皇不是带着得民心者都得天下的初心而来,而到最后都逃不过改朝换代的宿命。且这本书里有一种对“现实关怀的”情结,读来很有人情味,虽写古,却通今。我在想,如果历史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教的话,我想大家的成绩都应该会很好吧。</p><p class="ql-block"> 2、当我们遇到人生低谷或身处泥潭里应该怎么办?可以借鉴书中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A、一定要有三两个交心的好朋友:三个臭皮匠抵过一年诸葛亮 。在书中李善德有杜甫和韩洄两位好友,杜甫的作用相当于精神层面上的,当你觉得现实已经无能为力、退无可退之时,在精神上还可以博一博、在行动上可以试一试,哪怕失败,也要知道自己离失败到底有多远。韩洄的作用是现实版的,在你无能为力之时,综合分析之下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了。</p><p class="ql-block"> B、家人的意义:当你虎落平阳之时或身处低谷之时可能只有家人才会对你不离不弃,一如既往。所以应该对自己的家人多付出一些。</p><p class="ql-block"> C、致良知:书中李善德说过,他本以为,他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应该高兴,却不承想,他虽然成功了,朋友却越来越少了。成年人世界就是这么的复杂,你选了你想要的,那就会失去你珍贵的,所以在做选择时候,一定要过得了自己的良心,否则你很有可能会愧疚终身。</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6月7号,也是高考日,昔日寒窗苦读,今日全力以赴,愿每一位考生都心之梦想,旗开得胜,金榜题名,为高考的学子们加油加油,让青春的答卷配得上所有的风雨兼程 。</p><p class="ql-block"> 这次分享书是《长安的荔枝》,书名非常好听,让人一下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词引发的背后的故事。作者马伯庸,作为80年出生的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年轻作家,被称之为文学鬼才,人称马亲王,擅长写历史小说,《长安的荔枝》就是代表作之一。故事从为了一颗荔枝尝尽人间百态的九品小吏李善德说起,大唐天宝年间,唐玄宗为了博杨贵妃一笑,下令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至长安,“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荔枝从相隔五千余里的领南运至长安,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偏偏落到了九品小吏李善德的肩上,这都是林署令给他设的局,都知道这是个掉脑袋的差事,从荔枝的“煎”和“鲜”两字动手脚,这一字之差使李胜德白了头。李善德深知任务艰巨,但他没有退缩,深入岭南荔枝产地,凭借精确的计算和反复试验,设计出了一道从采摘,保鲜,到运输的严密方案,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重重困难,包括地方官员的刁难,同行的排挤,资金的短缺和自然环境的挑战等等,而李善德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次克服困难,当他终于成功将荔枝运到长安时,却发现这一切都是权贵的一场游戏,底层百姓苦不堪言,为此付出巨大代价。</p><p class="ql-block"> 李善德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让我联系到高考每年送考的英雄张桂梅校长,她患有多种疾病,肺气肿、骨瘤等等,即使被病魔折磨,她依然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为改变许多女孩因贫困早早辍学失去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创办女子高中,进而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一次又一次拿着喇叭对考生的叮嘱,在这世上鲜有人这般舍生忘死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用自己的精神激励着一届又一届考生,令无数网友肃然起敬。 </p><p class="ql-block"> 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勇于挑战不可能,为自己争取机会。</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职场中,当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大多数人选择退缩,害怕失败时承担的责任,但书中最精辟的一句话,“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句话激励着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挑战时,不妨像李善德一样,勇敢迈出第一步,说不定能突破困境为自己打开一扇窗。</p><p class="ql-block"> 二、掌握职场的沟通技巧,学会与不同人的合作。</p><p class="ql-block"> 李善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从高高在上的官吏,到精明胡商,到善良的峒女阿僮等等,其实就是一个团队,在当今的职场中,我们提倡的团队精神,不是每一个人能独当一面,需要他人进行团队合作,提高整体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三、坚守原则底线,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 李善德成功完成任务后,没有被功名利禄冲昏头脑,而是看到了这一过程中百姓所受的苦难,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勇敢向杨国忠进谏,指出劳民伤财的不妥,哪怕得罪权贵,被流放岭南也在所不惜。在职场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压力,可能会为了业绩而违背自己的原则,一旦失去底线,就会陷入悔恨之中,所以要牢记初心,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清醒的头脑,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哲理,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 《长安的荔枝》,您“吃”了吗?</p><p class="ql-block"> 初读《长安的荔枝》,方识作家马伯庸。因马伯庸又追剧《长安十二时辰》,才去了解那一段不曾深读的唐史。当然,这个季节也正是荔枝熟季,那远道而来的《长安的荔枝》“妃子笑”,您吃过了没有?且待我层层“剥”开,您来尝尝……</p><p class="ql-block"> 小说不长,但文字精辟,金句频现,作者巧妙的嫁接史实,使得故事情节惟妙惟肖,亦真亦假,引人入胜。作者还运用实虚结合的笔法,以大历史背景,安史之乱之前夕,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拐点为故事背景,以历史人物如:杜甫、韩洄、鱼朝恩、高力士、杨国忠、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等为点缀,通过岭南荔枝鲜运往长安这一主线展开生动形象的描述,侧面反映了唐朝当时存在的中央集权腐败,皇帝怠政、主昏臣奸,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割剧,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民族矛盾集中爆发的历史现象。也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官场百态图卷。有杜牧诗:《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唐的衰落早在那歌舞喧嚣、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之下便已悄然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主人公李善德就是一典型的“理工男”、“直男”、“官场小白”。李善德不懂官场之术,不谙修辞之道,一生“熟悉的只有数字,也只信任数字,危机降临,唯一能依靠的,亦只有数字”。虽是遭到上级和同事的“暗算”,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份死差的“荔枝史”,但也正是因为这个误打误撞使得他成为了书中唯一能胜任这份工作的节使。然而,就是这个“理工男”运用自己掌握的扎实算术本领、严谨的逻辑概论、孜孜不倦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表像上看只是为了完成“荔枝鲜”的任务,实则无意间完成了集天文、地理、气候、水纹、种植、采摘、贮藏、保鲜、运输、部门调动、联动、协作等,于一体的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也完成了集大成于一身的精算之道。他发明了脚程格眼,创造性的完善了“分枝植瓮之法”与“盐洗隔水之法”相结合的荔枝保鲜运输法(共争取到保鲜运输十一天的时间)。他一手挖掘出了荔枝的保鲜之法,探究出了荔枝的转运之门,摸索出了荔枝的转运之道。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办事的艰难,特别是办好一件办成功一件事所需要的决心、毅力、坚持的重要;在他竭尽全力办事的过程中,也逐渐看清了官场的昏腐黑暗,切身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生存的艰辛苦难。在显赫的权贵面前,这个“官场小白”没有选择奴颜媚骨的攀附,而是倔犟地选择做自己一如既往的“直男”,宁死直言上谏,最终被贬出长安,化身为岭南大山里潜心钻研的荔枝老农。</p><p class="ql-block"> 透过纸面,深深感悟:</p><p class="ql-block"> (1)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本文李善德即典型的“理工男”,扎实的算术功底,独特的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演算,以知识为基础,学识为底蕴,掌握逆向思维,善于处突应变。(如: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之处,就让冰块去找荔枝)工作模式不是一尘不变,工作方法不是千遍一律。故深悟,无论哪朝哪代、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个方面、知识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给你们温暖也照亮了前路!</p><p class="ql-block"> (2)遇事不惊不慌,不怕事不惧死,问题面前不悲观、不放弃;机会面前,不舍弃、不拒绝;只有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天无绝人之路,爱拼总会赢,干就是了。人生低谷,斗志犹存,逆风翻盘也不是不可能。</p><p class="ql-block"> (3)做人做事都要秉持真性情、付出真感情。(如:小说里的好友杜子美、韩洄对李善德,李善德对妻女、阿僮及山里的峒人、昆仑奴(林邑奴)、苏谅等)官场险恶何必唯诺假面以过?真情以待方有人间大爱!</p><p class="ql-block"> (4)假如说当官是一门学问,那么做官就是一门艺术。小说里的主人公李善德是干实事之人,却完全不懂为官之道,不谙职场生存之术。小说里的鱼朝恩、高力士、杨国忠才是这官场之中一等一的高手,能将权势、权术玩的得心应手、淋漓尽致。把当官、做官都做到极致、极限的高人(精于算计,善于变通,苛捐杂税,层层盘拔终致民不聊生,国之将亡)。书中故事亦暗讽官僚机构设置繁锁,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正常履职互不买账,利益面前各自盘算,权力游戏争宠无度,成败之举见风使舵的官场丑恶。也直嘲了官场职场中人的众生百态,如:爱官成瘾者,爱惜羽毛,善察言观色,会看事、会来事,凡事小心。不惜放弃尊严、廉耻,以金钱、色相等开路,投官所好,投身入怀,奴颜媚骨,娼妓不如。亦有官场中人,见上级官吏,摇头摆尾如哈叭狗,见平级同僚如专迷熟人的豹子湾鬼,见下级则是凶神恶煞的恶狼。《长安的荔枝》一书无不将此类“人才”盘剥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而似我等愚笨之人,既然融不了就不融,玩不了就不玩,仍然去做那个单纯的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官场也好、职场也罢是否也有这些“聪明人才”?或许有、或许又没、或许你自己就是?各自对照吧!</p><p class="ql-block"> (5)人与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要学会适应环境,从来都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世间聚散、关系远近,世间人情冷暖,靠的从来不是一如既往地情分,而是源自于你的自身实力。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但人们会敬畏你的成就,唯有自己的无比强大,才能赢得足够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总之,《长安的荔枝》通过紧张的时间节奏,跌宕的故事起伏,即讲叙了小人物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绝境开花、逆天改命的奋斗史,讽刺了当朝帝王将相,嫔妃佳丽的奢侈,腐朽糜烂的生活。也道出了人性的私欲、贪婪、虚伪和现实,反映了人心的真假、美丑与善恶。影射了官场的荒诞无稽、诠释了人性的千变万化、写实了人心的叵测。</p><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之前,大唐盛世一片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没顶之灾的危机。战火的洗掠,长安两百多万的人口竟仅剩一千余人,昔日的繁华早已在战火浩劫之下变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李善德率妻女一家被贬岭南,由刀笔吏成为了荔枝农,最终竟是上苍眷顾,因祸得福,得以全家保全。何以为安?窃以为:当世为人,不贪、不嗔、不痴、不念、不恋亦是,有最亲最爱的人相守,身、心亦可安矣!</p><p class="ql-block"> 借用书中金句“老犬疲骡,汲汲营营,是时候争取一下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完成荔枝使李善德由刀笔吏到荔枝老农一样的转变,都说“来日方长”,其时来日并不方长,生活是自己的,诗与远方在招手,“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有些时候,我们也得适当的转变一下自己,转变一下存在的思路、转变一下生活的方式,漫漫人生路,何不多些激情、多点色彩、多些内容?少些杂念,且行且珍惜吧!与书友共勉、志同道合者同享!</p><p class="ql-block"> 木木妄言</p><p class="ql-block"> 执笔有感</p><p class="ql-block"> 2025、06、06</p> <p class="ql-block">品《长安的荔枝》: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p><p class="ql-block"> 一看到这部小说的名字,就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全诗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驿使骑着快马,扬起滚滚红尘,只为让杨贵妃开心一笑的画面,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深刻地讽刺了唐玄宗为博贵妃欢心而不惜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揭露了唐朝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奢靡。</p><p class="ql-block"> 《长安的荔枝》这部小说有以下特点: </p><p class="ql-block"> 1.以小见大,以远及近。小说通过讲述九品小吏李善德负责将岭南荔枝运到长安这一具体事件,展现了唐朝官场的种种生态、社会的阶层差异以及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以一个微观的视角折射出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小说虽然背景设定在唐朝,但其中所反映的职场困境、权力斗争、小人物的挣扎等主题,都能让现代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分享以下几句金句: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p><p class="ql-block"> 2.情节紧凑,节奏明快。作者围绕荔枝运输这一核心任务,设置了诸多障碍和挑战,如荔枝的保鲜难题、官场的倾轧、资源的匮乏等,李善德在绝境中不断寻找解决方案,环环相扣的情节让读者始终保持高度的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 3.人物形象鲜明。书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李善德是一个老实本分却又在绝境中迸发出巨大能量的小吏,他的善良、执着和无奈让人感同身受;还有心狠手辣的杨国忠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动机,共同构成了一个鲜活的唐朝官场群像,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本书《官场现行记》。李善德在官场摸爬滚打,才明白权力之下,规则不过是强者的玩物。他在这场荔枝转运的博弈里,失去了朋友,险些丢了性命,这背后是底层人物为生存的苦苦挣扎。</p><p class="ql-block"> 4.语言通俗易懂。马伯庸以通俗易懂、生动流畅的语言进行创作,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专业的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中,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进入小说的世界,领略唐朝的风貌和故事的魅力。所以我也蛮期待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的。</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本,李善德的故事依然在我脑海中回荡。他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更是无数像他这样的小人物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书写而成。在李善德身上,看到他在生活困境里的坚持与妥协,也看到他内心的善良与坚守。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或许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勇气、执着与善良,就一定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p> <p class="ql-block"> 《长安的荔枝》的创作背景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笔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历史典故。马伯庸以此为灵感,通过小人物视角重构了荔枝运输背后庞大的权力运作与民生困境。本小说以杜牧诗句为切入点,将原本浪漫化的历史事件扩展为展现唐代官僚体系运作的缩影。作者通过虚构九品小吏李善德的荔枝运输任务,揭示盛唐表象下的权力倾轧与制度缺陷。关于这本书,有如下几个看法:</p><p class="ql-block"> 一、这本小说从视角转换的创作突破,与传统历史叙事聚焦帝王将相不同,感觉作者马伯庸特别关注基层官吏的生存困境,而与此相响应的是我们如今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不掌握话语权的人在政治斗争中也只能沦为牺牲品。</p><p class="ql-block"> 二、故事情节突破了对杨贵妃荔枝典故的传奇化演绎。通过荔枝腐败时限("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聚焦运输过程中涉及的驿站调度、资源征用等等细节,隐喻的表达了社会现实中职场生存压力,个体价值实现的困境,以及个人良知和相关制度的冲突等。</p><p class="ql-block"> 三、关于对故事本身的一个感受。唐明皇和杨贵妃故事大家皆不陌生,关于其二人的古装剧也很多,而此书以其中一个典故作为切入点,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的这个典故背后的故事以及我们在电视剧中看不到的情节。故事主人公李善德,一个九品小吏为人忠厚老实,他此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在长安城有一套理想的住宅。可人生总是充满意外,就在他掏空家底,按揭买下皇城外最南边的房子当天,高兴之余在同事灌酒下当了个别人避之不及荔枝使,前往岭南,在贵妃六月一日生日前送鲜荔枝回长安。而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便,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别人看来,这个荔枝使其实就是个必死的差事。"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有可能是大雷",明知被算计,却无可奈何,所以,切记不可被兴奋冲昏了头,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才是正理,才不至于在关键时刻吃大亏。而面对困境,唯有以勇气和坚韧来化解,用李善德的话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是书中最提气的话。其实,于我们一样,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磨难,艰难险阻就是考验,自怨自艾无济于事,不如放手一搏,自我激励,跨过去将是一片光明。李善德从出发就一直在模拟,储存方式、转运工具、转运路线衔接、天气变化、人员调度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有一套成熟的方案。他,也成为大唐最专业的荔枝转运专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物流专家。在当下,专业能力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身处何地,提升自己、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摆脱困境,或者说持续前进的唯一办法。书中说:"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一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这李善德不可能一人完成转运荔枝的任务,湖商苏凉、峒女阿僮、经略使、包括后来的杨国舅都是他完成转运任务必不可少的因素。善于计、工于计,孤掌难鸣,发现特点,通力合作,协力互助,最终得到巨大收效,永远都是创业的黄金法则。作为和李善德一样的小人物,我们或许生活的背景与环境是灰色的,但这其中肯定有一簇火苗,这火苗就是我们心中最原始、最人性、最柔软的,它会为我们开疆扩土,你只管去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我们成长路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转运荔枝"般的困境与难题,只有坚定信念,抱着必胜的信念去尝试,总会柳暗花明,我始终坚信,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路就有多宽,不要给自己设限,那你就有无限种可能。我们要看得清世道险恶,学得会人情世故,扛得住命运打击,更要守得住纯良本性,只管去做那个"老实人",上天自有安排,老实人变精明不难,难的是经历沧海桑田后,还能坚守那份善念,善有善报,上天总会庇佑你的周全。</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电视连续剧《潜伏》大火,究其原因,盖因在谍战剧的外衣之下,把职场剧的精髓抖落得令人叫绝。如今,又一相同风格的作品风靡全国,那就是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关于小人物的传奇故事: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被任命为“荔枝使”,要在贵妃诞辰之际,将她喜爱的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城。世人皆知“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跋山涉水、路途迢迢,这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好友的劝说下,李善德为了家人,决心放手一搏,带着一颗赴死的心奔赴岭南。</p><p class="ql-block"> 在胡商苏谅和荔枝园主阿僮等人的帮助下,李善德靠着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最终探索出荔枝的保存方法和最佳转运路线。这是一份倾注李善德心血的转运之法,涉及气候、邮驿、运具、钱粮等几大领域,内中细碎繁复之处,密如牛毛,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 </p><p class="ql-block"> 但即使安排周密,仍是状况百出。横亘在李善德面前的阻碍不是道路险阻,而是“命运”。十一日内运送新鲜荔枝的任务即将落实,李善德却为此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险些丢掉自己的性命。驰入长安城的只有一骑,阿僮的整个果园换来这抵达长安城的一骑。这背后隐藏了多少人的辛酸苦累,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在大功告成之际,本性善良的李善德面对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却坚持做人和为官的初心,不惜得罪权贵,无意中躲过了一场生死浩劫,换来了平静而真实的幸福。 因为卑微,李善德尝尽了职场的酸甜苦辣,上司的挖坑、同僚的倾轧、领导的抢功,甚至还有地方官员的追杀;因为诚实,李善德获得了苏谅和阿僮的信任,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持; 因为善良,李善德被林邑奴舍命报恩,救下一命; 因为正直,李善德敢于为百姓发声,自毁前途,却因祸得福。</p><p class="ql-block"> 兢兢业业的李善德,何尝不是努力的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还是那句话——你只管善良,其他的交给时间。 </p><p class="ql-block"> 书中不少金句妙语,摘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p><p class="ql-block"> “我四十岁生日那天,朋友们请我去曲江游玩庆祝。船行了一半,岸边升起浓雾,我突然陷入绝望。这不就是我的人生吗?已经过去大半,前途仍是微茫不可见” </p><p class="ql-block"> “天下送客最好的手段,莫过于开口借钱” </p><p class="ql-block">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p><p class="ql-block">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p><p class="ql-block"> “从军十余年,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词固穷</p> <p class="ql-block"> “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本期读书会分享的是《长安的荔枝》,接触马伯庸的作品是从影视剧开始的,比如巜古董局中局》,《长安的十二时辰》,《风起垅西》,《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等,但真正接触文字的还是《长安的荔枝》。感谢主推分享,让我得以从文字的世界见识鬼才马亲王。小说的内容很简单,讲述了唐朝小吏李善德被迫接下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艰巨任务,历经层层阻碍最终完成使命,却因揭露官场腐败而流放的故事。小说以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古代版‘职场生存战’展现权力博弈下小人物的挣扎与觉醒以及繁华之下的大厦将倾。</p><p class="ql-block"> ①李善德,一个不起眼的九品官,在接到任务后,亲赴岭南,以实干精神请求当地官府协调帮助,拜访荔农,请教荔枝保鲜的方法,制定运输计划、设计运输路线,做各种水路、陆路运送试验来比对荔枝鲜度,做各种整合优化以达到新鲜荔枝在规定时间运达长安,整个过程,他可谓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一个理工男,用他的精算算出了从岭南到长安的最佳路线,却算不出人情世故,算不出人心险恶,马伯庸借这个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告诉我们:真正决定人生命运的,是在绝境中心不绝望,在合作中放下独利,在待人时坚守善良。</p><p class="ql-block"> ②"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杜甫用老兵的故事点醒李善德的觉醒时刻,继而激发斗志,拼死一博,脑海里浮起了过年聚会时侄子说的成功三要素之逆商((Adversity Quotient,AQ)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逆境时的应对能力和恢复力,由保罗·史托兹博士提出,与智商(IQ)、情商(EQ)并称为成功三要素。其核心是衡量人在逆境中的韧性、适应力及超越困难的能力)。马伯庸在描写李善德在岭南荔枝转运任务中充分展现了小人物的孤勇精神和对抗命运桎梏的逆商。</p><p class="ql-block"> ③做人要能抬头,更要能低头。一仰一俯间,不仅仅是一个姿势,更是一种态度。逆境时抬头是一种勇气和信心,顺境时低头是一种冷静和低调。位卑时抬头是一种骨气,位高时低头是一种谦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做人要有力争上游的勇气,更要有愿意低头的大气。</p><p class="ql-block"> 合上《长安的荔枝》,男主人翁李善德在长安的跌跌撞撞,在岭南的忙忙碌碌,炫出自己节奏的胡弦舞,侗人的民歌,采摘荔枝时歌声不停防偷吃的智慧,昆仑奴的冒死相救还在脑海里不停滚动……整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善良有德的人,纵使虐我千百遍,我仍坚持本心不改变……</p> <p class="ql-block">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者马伯庸因杜牧的诗句写下《长安的荔枝》这本书。自古以来,内涵漂亮的女人为红颜祸水,把她们当成亡国的根源,其中有耳熟能详的妲己、褒姒、西施、赵飞燕、貂蝉,还有本书要吃荔枝的贵妃杨玉环。作者通过叙述荔枝由岭南运送到长安的前后过程,揭示“无人知是荔枝来”背后隐藏的真相,让我们在紧张、紧凑的节奏中跟随主人翁的步伐看到办事的艰辛和事在人为的决心,看到了官场的“潜规则”和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一枚小小的荔枝让我们看到泱泱大唐灭亡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写的是长安城小吏李善德被同事算计,接到一个掉脑袋的任务:在贵妃生辰之前,从千里之外的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这在当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朋友的开导下,为了家人,李善德背水一战,放手一搏,秉持“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决心,一路考察,一路计算,一路争取,由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无望变成有望,绝望之中觅到了希望 。在运送过程中他不敢懈怠,亲力亲为。但“人算不如天算”,实操中充满了变数,一切都不可控,偏偏这些不可控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因人性的私欲,人性的贪婪,人性的奸诈使这趟计划好的事情险象环生。经历九死一生后,当新鲜的荔枝顺利抵达长安那—刻,他没有一丁点欢欣鼓舞,而是被一种巨大的悲愤包裹着,因为在荔枝运送的全过程中他目睹了整个官场黑暗的一面,这种黑暗远远超出了他过来的认知。他被激怒了,也彻底觉醒了,决定不再唯唯诺诺卑微地活着,而是不惧强权不畏生死,为正义发声,为百姓鸣苦,勇敢地做了回自己,也正是这个时候,他的形象彻底立了起来。最终他被贬岭南,有幸错过了安史之乱,保全了自己和家人。</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揭示很多职场规则,看到“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他必须努力证明,自己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才不会在这个大盘里被挤出局。”“连做噩梦都在工作” 等由古及今千古不变的所谓职场“潜规则”。与《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职场相比,我非常幸运。<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一个好的环境,</span>遇到了好的机遇和好的领导。书里面的“潜规则”现实中的确存在,我也曾遭遇过很多坑,只是简单的我没有察觉,也懒得理会,我秉着做好份内的事,做一个心安理得的人,在人潮人海中坚持做一股清流,不让自己活成讨厌的样子。如今平平稳稳、安安静静地告别自己的工作生涯,挺好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就有江湖,人在人情人。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我们都逃脱不了规则,我们都是在一定的规则内生活。总之职场、官场、人生道场都不易,且行且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