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天:悬塑里的岁月

李木子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5145</p> <p class="ql-block">  凤凰山巅的那抹金辉,原是东明禅师指尖的一念慈悲。从千佛庵到小西天,名字的流转里藏着光阴的密码——“道入西天”的门额题字,是尘世与净土的温柔界碑;与“”大西天”的遥遥相望,又让这座山寺在岁月里有了棋逢对手的意趣。谁能想到,最初那声“”千佛”的期盼,会在后来的时光里生长出近两千尊悬塑的磅礴。</p> <p class="ql-block">  明崇祯二年的第一块基石落下时,或许没人预见这场跨越十五载的营建。无量殿的廊庑映着初升的日头,摩云阁的飞檐接着山间的雾气,趋善桥在山下静静等一场因缘。直到大雄宝殿的梁柱撑起天空,文殊与普贤的殿宇分列两侧,这座依山而建的佛国,才渐渐显露出骨骼里的庄严。那些砖石瓦木,都浸着化缘僧人的脚步与香客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创建于雍正三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钟鼓楼</span></p> <p class="ql-block">  砖石瓦木的光阴,总在梁柱间写满虔诚。崇祯二年的第一声凿石,惊醒了凤凰山的寂静,十五载营建让无量殿的无梁拱券托起虚空,摩云阁的飞檐裁取流云,趋善桥在山下数着往来的脚步。雍正三年的钟鼓楼里,晨钟暮鼓撞碎过多少晨昏,让这座佛国在朝暮交替中,始终保持着与天地的和声。每一块砖都记得化缘僧人的草鞋,每一片瓦都藏着匠人掌心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无量殿殿堂为砖结构枕头窑,无梁柱支撑,又叫无梁殿,殿内的铜铸三世佛及文殊、普贤菩萨佛像被视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  最动人心魄的,是大雄宝殿里那场持续十三年的塑绘。顺治年间的匠人,以指尖为笔,以彩泥为墨,让万千神佛从虚空里走来。悬塑的妙处,正在于打破了尘世的疆界——天宫楼阁在壁上绵延,诸佛菩萨似要踏云而出,繁密到极致的金箔与彩绘,却丝毫不显杂乱。这哪里是泥塑,分明是把佛经里的大千世界,一寸寸搬到了人间,让“”极繁”成了最盛大的简约。</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堪称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站在殿前回望,才懂小西天的魔力,从不在“”蜚声中外”的盛名里,而在那些具体的温度里。是无梁殿不用一根梁柱的智慧,是钟鼓声里藏着的晨暮,是悬塑佛像眼角那抹似有若无的慈悲。当后来者的目光掠过铜佛的衣纹、悬塑的衣袂,总会与数百年前的虔诚撞个满怀——原来真正的不朽,从不是石头的永恒,而是让每一粒尘埃,都带着信仰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为让大家一饱眼福,网上下载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日志完成于 2025年7月12日 北京</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 2025年6月12日 隰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