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末的云南马关,一场说走就走的车友露营之旅在阿雅湖悄然展开。蓝天未现,云层低垂,却丝毫不减这片土地的魅力。我们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暮色泼洒而下,将天地晕染成靛青长卷。河畔帐篷静立,像被揉皱的红绸,敛着白日喧嚣;路灯垂眸,把银白清辉轻铺向草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水面如镜,收尽远山剪影与零星灯火,连微风都蹑足,怕漾碎这方静谧。草滩上,白帆列队成眠,月光为篷,盖着未启的浪游梦;营地灯火暖黄,从帐篷缝隙漏出,与摇曳蕉叶缠成温柔的网,把喧嚣统统滤在网外。</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沿水延展,灯带牵出银链,却不扰水的沉思。路尽头,灯影稀疏,把夜色让给更深的静—— 木柴堆沉默守望,石阶隐入草茵,连虫鸣都收了声,生怕撞破这夜织的茧,任人在里头,把心浸成一汪清月 。</p> <p class="ql-block">在湖畔的清晨,把身心交给瑜伽。山为屏,水为镜,每一次伸展,都是与自然的和鸣。脚踩大地,手触苍穹,在一呼一吸间,听见内心的宁静,原来,生活的诗意,就藏在这与山水共舞的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 茅坪南疆国门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委会南面,距县城约40公里,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是中越边境云南段唯一存留的石砌国门,2019年2月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6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p><p class="ql-block"> 国门为城墙式建筑,整体用青石、白灰、石沙垒筑。残墙长约18米,两端墙厚0.8米,设有12个瞭望射击孔。墙体中部通道长6.5米,宽2.78米,高2.5米,通道顶部用石块垒成弧形,南面门头上方石刻面横书阴刻“大中华民国”五字。</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秋,日军在越南南方登陆,为防日军入侵,国民党军官黄远墉于1942年率部调集地方工匠在茅坪修筑加固此防御工事。它是中越国境边界线的铁证,为确立中越界线提供了可靠依据,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如中国军队开进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南疆人民欢庆抗战胜利、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