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皇宫的代表作:凡尔赛宫,西欧行第5天

顾天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启程,踏上奔赴巴黎的长途旅程。今天的目的地,是欧洲宫廷艺术的巅峰之作——凡尔赛宫。心中满是对这座奢华宫殿的期待,却未曾料到,这一天将充满波折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旧看窗外景色消磨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高速公路上突如其来的堵车,让原本顺畅的行程变得寸步难行。大巴车像蜗牛般缓缓前行,几个小时的煎熬后,终于得知罪魁祸首竟是出租车司机的罢工。更令人愤怒的是,许多出租车竟排成横排,在高速上缓慢行驶,仿佛在示威。这在中国简直难以想象!或许真该让那些盲目崇洋媚外的人亲历此景。据说法国罢工频繁,法国人似乎一生都在罢工、准备罢工,或正走在罢工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巴车终于在下午五点多抵达凡尔赛宫停车场,而五点半便停止入场。时间紧迫,我们只能跟随年轻领队狂奔。广场地面凹凸不平,奔跑中气喘吁吁,唯有咬牙坚持。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万里迢迢,若错过这次机会,该如何是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在最后一刻冲进凡尔赛宫,心中却仍忐忑不安:会不会因时间所剩无几,参观内容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幸运的是,因临近闭馆,游客较平时少些。讲解员说,平时这里总是人满为患。我匆忙间拍下许多照片,虽因时间仓促,效果并不理想,但每一张都弥足珍贵。作为美篇发到美友圈,照片数量略多,却舍不得删减,就这样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凡尔赛宫,跟随讲解员戴上耳机,边听边走,对各个房间的历史、用途和趣闻有了深入了解。然而,事后翻看照片,能辨识出的房间仅有三个。其余房间虽美,却难以对号入座,只能将它们一并列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格力斯厅:以巨幅天顶画《海格力斯的圣化》闻名,曾是宴会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维纳斯厅:象征爱与美,装饰以白色大理石与镀金雕像,曾用于舞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黛安娜厅:路易十四的台球室,墙壁饰有狩猎女神黛安娜主题壁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神厅:原为卫兵室,后改为音乐厅,装饰以战争主题壁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墨丘利厅:曾用作王座厅或寝宫,床榻以银线刺绣装饰,后因战争熔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波罗厅:国王接见使臣的正式场所,象征“太阳王”与太阳神阿波罗的关联。每日清晨的“起床仪式”(Lever)和夜晚的“就寝仪式”(Coucher)在此举行,彰显国王的神圣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王(路易十四)寝宫位于宫殿中央,正对东方,象征太阳的升起。金红色调为主,床榻被镀金栏杆环绕,天顶画《法兰西守护国王》强化了君权神授的理念。房间中有路易十四最喜欢的一副画像。每日清晨,国王在此举行起床、更衣等公开仪式,贵族们争相参与,只为获得“递衬衫”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注意路易十四的这副画像,我看衣着(红色高跟鞋等)和姿势都有点儿变态。据记载,路易十四活了77年,却只洗过7次澡,靠喷香水来掩盖身上的气味,不可思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当属镜厅,又称镜廊,位于战争厅之南。这座被誉为“镇宫之宝”的大厅,是路易十四时代的象征。长73米,高12.3米,宽10.5米,墙壁上镶嵌着17面巨大的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17扇拱形落地大窗与镜子一一对应,将窗外的蓝天美景映照其中。24个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与烛台点燃的蜡烛,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支烛光,将整个大厅照得金碧辉煌。路易十四时代,家具与花木盆景皆为纯银打造,常在此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与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与柱脚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以展开双翼的太阳为主题,象征对路易十四的崇敬。拱形穹顶上是30幅巨型油画,记录了路易十四自1660至1670年的一系列战功,尤其是对荷兰的战争。这些画作由御用宫廷画师查理·勒·布朗创作,首次以普通人形象描绘国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镜厅之闻名并不单是来自其设计,更重要的是因为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色当被俘,并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德皇威廉一世就在镜厅内加冕并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法国指定在镜厅签订和约,即著名的“凡尔赛和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紧迫,花园已无暇深入参观,只能透过窗户略窥一二,聊胜于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后寝宫曾由玛丽·安托瓦内特等三位王后居住。装饰风格为洛可可式,柔和的色彩与花卉图案展现女性气质。床后暗门通向王后私人区域,大革命期间,玛丽王后曾试图由此逃离群众围攻,却未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尔赛宫的屋顶壁画众多,许多出自名家之手,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房间里的大部分元素都跟拿破仑相关,但略显讽刺的是:拿破仑从未住过凡尔赛宫!而且他本人对凡尔赛宫极其抗拒,因为这里到处都是路易十四的影子。幸亏这两位历史上杰出的君王不在同一时代,否则就要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尔赛宫后来成为历史博物馆,与拿破仑相关的一些艺术品才安放于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厅中央竖立有一根“胜利女神柱”,是当时拿破仑为庆祝第一次帝国胜利(战胜德国)而委托塞夫雷斯(Sèvres)皇家瓷厂制作的,也被称为“奥斯特里茨圆柱(Austerlitz Column)”。它是帝国时期陶瓷制品的杰作之一,于1807年完工,次年安置于杜伊勒里宫的官邸内。路易·菲利普时期才移至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这个房间,最显眼的就是正对面那幅巨型油画——《拿破仑一世和约瑟芬皇后加冕典礼》,房间就因此而得名,称为加冕厅。它是拿破仑的首席御用画师——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是画家于1808-1822年间复制的自己的作品。原作就在巴黎卢浮宫,明天注意看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间房间的两侧陈列着多位著名贵族的画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参观过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宫、马德里皇宫,如今又亲历凡尔赛宫,总体感受相似:极尽奢华,金碧辉煌。华丽的吊灯、豪华的镜子、屋顶绘满壁画,光彩夺目。房间内挂满屋主的肖像画,摆放着精美的工艺品与家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宫殿,花园尚未关闭,但时间已不允许我们进入。只能在远处拍下几张照片,略感遗憾。我曾参观过俄罗斯夏宫花园,花了两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凡尔赛宫的花园想必同样壮丽,可惜无缘深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宫殿,在广场上拍下几张凡尔赛宫的远景,为这次匆匆之行留下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世界文化遗产(1979年列入),凡尔赛宫被誉为“欧洲宫廷文化的巅峰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语)。这座承载法国300年君主制历史的建筑群,是全球宫廷艺术研究的重要范本。我曾参观过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等国的皇宫,发现它们皆受凡尔赛宫影响,可见其深远的文化影响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