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or养女

细碎的荫凉

<p class="ql-block">早上去集市买菜,在一个摊位前听到卖菜的大姐和旁边的人聊天,她指着从菜摊前经过的一个阿姨说:这老太太太幸福了,四个闺女。旁边菜摊的大姐回应说,是啊,谁说不是呢?每个闺女给她贴点,她就衣食不愁了。不像养儿子的,能不倒贴就阿弥陀佛了。哪天他给你点,弄不好家里就得打架。这边这个大姐又说道:你没看抖音里说的吗?养女儿的阿姨们都在到处游玩,养儿子的阿姨们都在当奶奶。不花个一二百万的儿子都娶不到媳妇,那些养二个三个的可惨了……</p> <p class="ql-block">她们的话让我有些汗流浃背,也引起了我的沉思。因为我就是两个儿子的母亲。春江水暧鸭先知,普通老百姓对社会现实的感知是最明显的。</p><p class="ql-block">我是70年代的人,我生活的时代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普遍。我父母都是从旧时代里走出来的,虽然他们接受了新教育,但骨子里早已被传统观念所浸淫。父母的重男轻女让我很受伤害,也许他们对弟弟的偏宠里有一份是因为弟弟是家里最小的,但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是男孩,也因此,有很多年我对于自己是女性有着很严重的自卑感。我不理解为什么同是父母的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待遇不一样。尽管我很不满,尽管我也抗争,但我无力抵抗整个社会的认知。<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候我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记得老师在讲人类历史时,讲到母系社会 和父系社会。他说父系社会的存在时间是远远低于母系社会的存在时间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落后,男人们打猎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家庭生活更多依赖于女性。所以那时候男性的社会很低下,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了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制造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铁器与铜器的出现,男性越来越成为主力,于是进入父系社会。女人慢慢成为了波伏娃的《第二性》。</p> <p class="ql-block">从前我并不理解生产力决定社会关系,但几十年的人生,我看到女性地位的变化,也理解了经济地位与家庭地位的关系。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在社会中参与的工作越来越多,许多女性的收入超过了男性,成为家庭经济的支柱,有些家庭甚至出现女外男内的情况。西方的女权运动已经有几百年了,几百年来,无数的女性为男女平等而奋斗,但是收效并不显著。但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女性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近些年女性的地位开始越来越呈现出压过男性的趋势,妻管严,软饭男,姐弟恋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并不是女权运动的作用,这现状也并非女权运动所追求的。无论是社会母系还是社会父系都不是我们要的结果,男女平等,和谐共生才是理想的社会追求。</p> <p class="ql-block">想起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杨贵妃承宠后:“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从前人们盼着生男孩,那是因为男性是家里的主力,而现在,人们想养女儿,那也是因女性的话语权越来越有重量。这不是男女平等,不过是利益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代男性的地位正在面临挑战,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女尊男卑。从前我作为女性,对于女权运动是追随的,盼着女性地位能高一些。而现在我是两个男孩的母亲,我又不免为孩子的未来担忧担忧。身份不一样,自然角度不一样。其实不管养儿还是养女,都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幸福和谐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而是双方甚至多方努力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回头一想,我何必杞人忧天,宇宙间自有一种平衡法则。儿孙自有儿孙福,相信孩子们自有他们的生存之道。</p> <p class="ql-block">以上仅是个人之见之感,不代表观念正确,如有不当,请一笑置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