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法国及欧洲驰名的文化文学地标,世界基督教的圣地。 2019年4月15日,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吞噬了三分之二的屋顶,高高的尖塔倒塌,那一刻,令人心碎。<br> 接下来,是漫长又复杂的大教堂修复期。历时5年(部分工程还没有完成),花费近7亿欧元。2024年12月8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对游客开放。<br> 重生后的巴黎圣母院有什么变化?按照网络给的答案,共三个方面: <b> 建筑结构修复</b><br> 尖塔 与 公鸡风向标 :新尖塔高度达96米,复刻了19世纪设计,顶部金色公鸡风向标拥有火焰状翅膀,内部还嵌有2000名修缮人员名单的羊皮卷轴。 <br> 屋顶 :采用1300根古橡木梁重建,新增喷水系统和防火隔离层,大幅提升防火性能。 <br> 拱顶 :使用原始石材修复破损部分,结合3D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确保精准对接。 <br> <b>内部装饰与艺术品</b><br> 主殿 :彻底清除烟尘和污垢,翻新42000平方米石材饰面,恢复石灰岩原貌。 <br> 彩色玻璃窗 :幸存的玫瑰花窗重现鲜艳色彩,灯光下呈现红、蓝、紫色光影。 雕塑与管风琴 :8000根音管重新调试,人耳校准音色;壁画和雕塑完成清洁修复。 <br> <b> 修复进度</b><br> 目前外侧脚手架仍可见,部分区域仍在施工。官方表示重新开放不代表修复结束,彩绘玻璃预计2026年完成,飞扶壁和穹顶加固等后续工程将持续至2030年。 作为普通游客,建筑结构修复方面(拱顶除外)看不到,能看到的是内部装饰与艺术品。<br> 2025年5月28日,我来到巴黎圣母院。广场上人很多。如果网上提前预约,无需排队,即可进入教堂内部。 我2016年7月6日参观了巴黎圣母院。两次对比,我看到的变化。<br> 从正门进入大教堂,第一眼的感受是:敞亮,光线柔和,拱顶墙面干净。拱顶使用原始石材修复破损部分。与火灾前的大教堂相比,去除了上百年的烟尘污垢。 重修后与之前的对比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最难的是,还原初建时的样子,包括建筑材料。这次整修,坚持了这一原则,所有建筑材料都是用原材料,很不容易。由于清除了烟尘污垢,就像给老房子一次大清扫,再次进入,亮堂多了。 玫瑰花窗经过清洁补绘,更加光彩夺目。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工匠们用彩色玻璃在整个窗子上镶嵌一幅幅图画,讲述圣经的故事。阳光透过彩绘玻璃,五光十色,把教堂渲染的光影神秘,炫目夺神。 大教堂内部采用了环保材质的蜡烛,供游客使用。 照明设备已全面更新,可灵活调节光源强度和色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唱诗班座椅也焕然一新,采用橡木材质,靠背设计更低,呈现淡金色,极富设计感。 增加了现代抽象派绘画作品。 巴黎圣母院大厅两侧,由三层空间组成,底层圆柱,柱间有连续的单圆心尖拱券。再往两侧,是一个个小格间。(在13世纪,建筑内部增加了29座小教堂。那些围绕唱诗班席位的小教堂被称为辐射式小教堂。我不知道这些小格间是不是小教堂)内有宗教雕塑和绘画陈列。这次我看到这些小格间里的绘画,有一些是现代抽象派作品。这些作品不太可能在失火前的大教堂中悬挂,因为是现代绘画作品。巴黎圣母院建成于1345年,后多次被损毁,直至1845年全面整修。 当然,我在2016年来大教堂时,看的不仔细,尤其是拍摄的照片也不多。现在翻看九年前的图片,没有看到这些现代抽象派绘画作品。 巴黎圣母院展现了中世纪宗教信仰和文化与建筑技术的精髓。它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2019年前可以从教堂东门走出去,来到后面的小花园,拍到尖塔和侧面。现在因为修复工程还没有结束,游客不能到教堂东面。 我没有宗教信仰,又不懂建筑艺术。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肤浅又不专业,敬请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