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省思草堂文明十二家中午共学小课堂——《婚前男女应有的认识》(第54期)

省思草堂文明十二家(贵阳)

<p class="ql-block">祝梅学长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母亲说,他们的婚姻是外公看中了父亲的手艺包办的,当年只能听父母安排。她总说因“八字不合”而打架,但我明白实为性格不合。尽管如此,他们却互相惦记。亲戚们说母亲惯着父亲,不许别人说他坏话。虽然争吵甚至闹过离婚,但最终为了哥哥和我坚持了下来。父母都很善良、勤劳,虽在农村,却从未让我吃苦。他们这辈子辛苦,但心态好,烦心事很快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过去我对原生家庭充满怨气,抗拒一切家里的事,对父母的抱怨和哥哥都感到生气。姐姐引导我学习后,彭老师的话点醒了我:“所有你认为对你不好的,都是来成就你的。”我豁然开朗,意识到父亲和哥哥是来成就我的,让我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塑造了我的性格和对婚姻的认知,我决定释怀。 学习后,我开始真正接纳家人:不再抗拒回家,主动和父亲聊天,帮哥哥做事。内心平静了许多,连父母争吵都少了,或许像《水知道答案》所说,是我的心态变了。虽然他们的婚姻充满打骂抱怨,但将错就错也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p> <p class="ql-block">在母亲身上,我学会了忍让,学会了谦逊,学会了包容。现在仔细想想,我之所以现在和先生婚姻中能包容,能换位思考,应该都是在母亲身上学到的。我不该抱怨我的家庭,抱怨我的出生,我应该接受这一切,感恩我的父母,感恩所有的人。</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男孩打翻鱼缸,父亲未责骂,而是递上抹布说:“我们一起努力让地板变干。”男孩后来成为工程师,感念父亲教会他:“面对问题,不逃避、不抱怨,积极面对直下承担”,此理同样适用于婚姻,伴侣间也应做到“大事不慌,小事不责”,面对困难时齐心协力,不抱怨,不指责,共同面对与解决。</p> <p class="ql-block">曾两次吼孩子被先生提醒,我自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 庆幸在此共学!如今明白“止”是起点,其后还有“定、静、安、虑、得”待修习。修心修身,是毕生功课。惟愿精进不懈,终能以己之“坦荡荡”,化他人之“长戚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白知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报 道:白知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7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