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救世主 用作为争取地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16)</div> 8月23日我和教务处长宋琦辛、副处长罗振华,参加了在千岛湖温馨岛度假村举办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化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照片1,2)。<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1 千岛湖温馨岛度假村</div>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周建松教授传达了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精神。<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2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div>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任君庆教授解读了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任教授参加了发展纲要的文件起草),在“十二五”期间的我国的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国家建设骨干示范高职院校1000所,其中400所省级示范院校,200个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00个区域(或行业)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成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20万人。全国建设10万人在线,100万/日访问量的共享教育资源库。实施高职院校招生改革,逐步实行注册入校等多种形式的招生方式。<br> 麦可斯教育咨询公司总裁王伯庆作了“高职院校培养质量评价与改进”的报告,提出以学生发展结果(就业质量、能力达成、职业发展)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核心,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跟踪数据反向诊断培养过程的问题,形成“评价-诊断-改进”闭环模式,“用事实说话”,摒弃主观评价,要求所有结论需有可追溯的数据支撑(如就业率、薪资水平、专业相关度等),避免形容词描述。<br> 下午大会分为3个小组进行讨论。我们参加的是民办学院组,有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长。大家围绕着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根据各学院的实际对民办院校的办学市场机制,专业设置,就业培训,民办院校教师政策落实,教育教学评估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照片3,4)。<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3民办学院讨论组</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4民办学院讨论组</p><p class="ql-block"> 面对民办教育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好职业教育,我介绍了育英学院的办学思路和自己的理解。我院提出了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之路,在专业设置方面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省内率先设置了民航服务专业群,重点做大做强人文艺术设计专业群和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群等,以现代服务业为目标设置新专业。我们还在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学技能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估,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的编写。学院加强文化和内涵建设,多争取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学院在管理模式,文化的提炼等方面,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学好专业技术,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24日上午,大会安排了讨论汇报,这次讨论分为省属院校组,市地院校组和民办院校3个组。</p><p class="ql-block">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来建良副校长代表“省属学院组”汇报,来教授的汇报分为四个字。变,政策变我们就要改变,改革教学,教学过程。惑,特色专业的建设同质化的程度高,趋同化,建设的实训基地都是雷同的,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工学结合如何做,顶岗实习的管理怎样才能够合理。苦,各种项目申报,兼职教师50%的提法是专家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什么人民不满意?学校里开展的职业素养的课程多,授业的多,传教解惑的课程少。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要加强普适性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廖志林副校长代表“市地院校组”汇报发言,对提高教学质量,对专业的调整数量上从多到少,自主招生的文化考试能否由省厅统一等提出了建议。提出了专业对口和成就教育,专业设置的权限要下放,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到政府挂职锻炼。到外省招生政府能否补贴?农林专业招生困难应率先突破,高职院校要开展内涵建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中小企业合作很有可能与大型企业合作不太适合。搞教育不能浮躁,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技能,适应社会需求是专业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广厦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贾恭惠教授代表“民办学院组”汇报发言。国家的教育发展纲要方向明确,民办教育从法律上得以保障,民办教育发展大有希望,是发展机遇,也是挑战。生源出现了拐点,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学校要顺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如何生成?再讲发展,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才有可能生存,没有救世主。民办学院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时的调整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的招生就好。新增专业权限是否能够下放到高校?政府给民办学校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民办教育法规比较宏观,落实的不够好。特别是民办院校教师身份,退休养老等都是问题。希望政府在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多给民办院校一些支持。</p><p class="ql-block"> 上午大会继续报告。</p><p class="ql-block">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胡野作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如何着地”的报告,重点是顶层设计,把握专业特色;推进课程改革,丰富专业特色;优化师资培养,保障专业特色。</p><p class="ql-block">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副校长徐金寿作了“搭建四大能力平台,提升学生就业软硬能力”的报告,介绍该校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思考、经验和教学改革措施,指出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技术基础知识。他结合该校专业建设实际,介绍了推动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四大平台构建的经验和做法。</p><p class="ql-block">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潘菊素作了“教师教学能力测评和课程建设标准”的报告,介绍了该院实施的教师能力测评,精品课程建设和建设课程标准等经验。</p><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庄华洁处长讲话。她认为高职教育走到了关键的时期,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重点专业建设,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各学院要从办学基础、行业、办学效果等方面抓好专业结构布局,专业成群才能冒尖,办好优势专业群和特色专业。各学院的“十二五”规划要根据本院的专业群,谋划好哪些专业创特色,重点建设创品牌。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的引进培训,只有教师的队伍上去了,理念更新了,课程建设才能上去。要改变引进、培养、使用教师的机制和制度,改变教师的评价评定体系。学院要开放办学,吸收企业的管理理念,吸收谏言者的帮助。学校的资源要开放,特别是实训基地要对外开放和共享。教育厅计划分批派出校长和教师到国外交流学习。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重点是质量评价,设计出让社会信服的指标如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依据就业质量,就业位子、起薪点等,还有用人单位的评价,特别是第三方连续几年的评价,毕业生职业转换率等要素。各学院的发展建设要靠自己,没有救世主,要清楚自己的地位,不要发晕,用作为争取地位。</p><p class="ql-block"> 听了专家的报告,参加了讨论,有收获,有感触。</p><p class="ql-block"> 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宽敞的校园,丰富的资源,雄厚的资金,政府有力地支持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的生源等都优于我们民办院校。</p><p class="ql-block"> 了解“别人家的学校”在关心什么、尝试什么、困扰什么,能打破自身的认知局限,看到更广阔的可能性图谱。</p><p class="ql-block"> 引发深度思考,当看到截然不同的做法或关注点时,会自然引发反思“为什么他们这么做?”“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面临的类似问题,是否有不同的解法?”</p><p class="ql-block"> 启发创新路径,虽然不能直接复制,但异质的想法是绝佳的“催化剂”。 </p><p class="ql-block"> 识别共性规律,在表面的差异之下,有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共性规律(如产教融合的本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p><p class="ql-block"> 明确自身定位与路径,通过对比和了解,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独特优势、核心使命、现实约束和发展阶段。制定更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案。</p><p class="ql-block"> 地位不同,属性不同的高职院校讨论、关心的问题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屁股决定意识。不同的交流,真的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比是不可能的,学也是学不会的,但了解了别人在思考什么,在做什么,对自己应该做什么是会有指导和借鉴的。</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将一所学校的成就或做法直接套用到另一所基础、环境、资源完全不同的院校,是无效甚至有害的,起点不同,路径自然不同,强行照搬和复制是不切实际的,也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强行照搬和复制是不切实际的,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浪费资源、抑制创新,最终导致失败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引发新的问题,无法形成独特的价值和竞争优势。</p><p class="ql-block"> 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批判思考、灵活应用和持续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照片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5 笔者在讨论发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农历六月十七日忆记于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