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响起时,我以为自己会像挣脱缰绳的马,一头扎进复习计划里——毕竟准高三的身份像枚沉甸甸的印章,早该把“松懈”二字从字典里抠掉。可从7月9日到今天,三天时间像被谁悄悄抽走了芯子,摊开的课本始终停在第一页,我盯着那些熟悉的字句,脑子里却一片空白。</p><p class="ql-block"> 对于明年的高考,心里着急是真的。现在不想学习也是真的,就想不管不顾的玩,即使知道有的同学在考完之后就开始了计划和学习。可我就想放松地玩,不想学习,面对父母的焦虑,我甚至开始怀疑:难道我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吗?明年的高考是否可以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直到傍晚刷到黄妈妈的朋友圈。照片里,她家的小桌子摆得满满当当,哥哥举着可乐和妹妹碰杯,黄妈妈站在旁边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黄的灯光。配文很简单:“考完啦,先吃顿好的。”没有提成绩,没有说计划,就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分享一块蛋糕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突然愣住了。原来考试结束后,还可以有这样的打开方式——不是立刻绷紧弦,而是允许自己松口气,像给跑累了的小狗倒碗水。这三天里,我一边逼着自己“必须学习”,一边又在拖延中责怪自己,反而把“休息”变成了负担。就像拉橡皮筋,一直扯着不放,要么弹伤自己,要么彻底失去弹性。</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天慢慢暗下来,我起身走到厨房,给自己倒了杯温水。玻璃上的水汽模糊了我的脸,却让心里的焦躁一点点沉淀下来。高三的路还很长,或许不必从第一天就用冲刺的速度奔跑。偶尔停下来,看看身边的烟火气,整理好状态再出发,反而能走得更稳些。明天早上起来,或许可以先不急着翻开课本。煎个鸡蛋,听首喜欢的歌,下楼跑个步,然后告诉自己:休息够了,该往前奔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