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意渐浓时,学习正当时。一场关于教育与技术的深度对话,在国培的课堂上悄然开启。当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如何让AI真正成为教学的“助推器”?今天,我们有幸迎来钟许文颖老师,在她的专题讲座与经验分享中,找到了生动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灵动互动,拉近距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初见钟老师,便被她身上的活力与亲和打动。讲座开始,她没有急于展开理论,而是用一个趣味互动拉近了与在场教师的距离——“猜猜关于我的描述里,哪一项是错误的?”轻松的提问让课堂瞬间升温。随后,她笑着说起自己姓名的由来,那些藏在文字里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这位年轻教育者的细腻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热爱驱动,融入教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从公费师范生到如今的教研骨干,钟老师的成长轨迹里,写满了对教育的热爱与探索。她聊起自己在讲台之外的生活:打架子鼓时的酣畅,唱歌时的投入,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的热忱。这份鲜活的生命力,也融入了她的教学理念——教育本该如生活般灵动,技术则是让这份灵动落地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干货满满,AI赋能教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讲座的核心,是一场干货满满的“AI教学实用指南”。钟老师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手把手带着大家解锁AI在课堂里的“隐藏技能”:用智能抠图快速制作个性化教具,让抽象的知识点有了具象的载体;用AI生成创意视频,让枯燥的课本内容变成生动的动态故事;就连点名与诗词抽查,也能通过智能工具变得趣味盎然。她将“AI赋能”拆解为助教、助学、助评、助管、助研、助育的全流程,每一个场景都贴着教学实际,每一个方法都能即刻上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反复强调“技术是工具,而非主导”。在分享AI应用的同时,不忘提醒大家警惕“AI幻觉”,守住内容的准确性——这份清醒与审慎,恰是资深教育者的专业底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启迪未来,携手前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两小时的讲座,在笑声与惊叹中悄然结束。钟老师用幽默化解了技术的冰冷,用实例驱散了创新的迷雾,让我们明白:AI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握在手中的教学利器。当这些实用工具走进课堂,当趣味互动取代机械重复,教育便有了更多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愿我们带着这份收获,将AI的智慧融入日常教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新意与温度。感谢钟许文颖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教育创新的窗。未来的路上,让我们与技术同行,与成长相伴,在教育的田野上,种出更多惊喜与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