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开仙都观,天气阴森下来,小雨飘下的时候丝毫没有感到凉爽,反倒是一阵阵的闷热,湿度也很大,但小雨和闷热并没有削弱我们继续仙都景区的游兴,加上下一个探访目的地是独峰书院,路途比较平坦,因此还是感觉轻松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车队在丁字路口不知去向,我便又打起前站,顺利找到独峰书院,便引导团友前来游赏。</p> <p class="ql-block"> 从游览标识牌上了解到,独峰书院地处丽水市,旧称处州,位于浙西南,境邻闽东北,有“万山之都”、“四塞之国”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p> <p class="ql-block"> 县邑始分于汉晋,州郡迭建于隋唐。处州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古迹之盛,蔚为大观。窥一斑而见全豹,“丽博观古·处州遗存”微周刊以图文形式带大家了解丽水的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就成了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成为这里人们的精神家园,推动了丽水文旅融合发展。</p> <p class="ql-block"> 独峰书院就在仙都景区月镜岩下,面临好溪,为缙云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朱熹讲学地。</p> <p class="ql-block"> 元至正《仙都志》载:“独峰书院……淳熙壬寅(1182),晦庵朱先生持常平节,上疏劾台守,未报。徜徉于此山,以伺朝旨。有于此藏修(专心向学)为宜之语。”</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缙云县志》记载:“独峰书院在县东三十里仙都山独峰前,朱子持常平节来憩此。”查有关史料可知,淳熙八年(1181),浙东地区饥荒严重,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p> <p class="ql-block"> 淳熙九年(1182),巡历婺州、衢州各县,再转绍兴入台州。离开台州经缙云,留足感悟仙都山水风光,在仙都独峰前设帐讲学。</p> <p class="ql-block"> 朱熹(1130~1200)曾于仙都独峰前讲学。</p> <p class="ql-block"> 朱熹离开缙云后,他的学生陈邦衡在仙都岩(笋川村内)建读书堂,潜心于理学。宋宝庆三年(1227),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朱熹讲学处,创建“独峰书院”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宋咸淳七年(1271),邑人潜说友即旧址广而新之。明洪武间毁。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监察御史樊献科母王氏亡故,为守孝之便,在独峰书院遗址建“天然泉石”一院,称“仙都草堂”。</p> <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十二年(1873),南乡绅董倡捐,将院址从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移至初旸谷旁的月镜岩下,仿原样重建独峰书院,光绪元年(1875)落成。</p> <p class="ql-block"> 在山海幽深的秘境之中,独峰书院隐于云端之间,似仙人遗留的墨宝,清秀稳重的外表下,内室通幽雅致,温馨而宁静,仿佛每一处都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深入其中,仿佛进入了时光的长河,遇见了千年文脉。独峰书院外观清秀稳重,内室通幽雅致,温馨而宁静,到处都是历史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踏入书院,我不禁为先人在这山海幽深处,植下这千年文脉,引得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传教于民而感叹。</p> <p class="ql-block"> 而今,书院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现代人与历史对话的桥梁。独峰书院,这个曾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作赋的地方,如今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现代人与历史对话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你看,这里还有院士专家工作站,足以说明对传承、挖掘、研究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 盛夏酷暑,炎炎烈日,炙烤大地,仿佛在提炼一切生命的豪情。尽管我们有幸遇到日后小雨,但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渴望找到一片清凉的避风港,以逃离高温的磨难,独峰书院就是最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在这个时节,在这样的清凉之地,泡一壶香茗,读一本好书,品味一首美妙的音乐,或是沉浸在一个有声故事的世界里,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p> <p class="ql-block"> 沉浸在这惬意之中,我情不自禁坐在一张桌凳上,与两个来此“求学”的孩子同室听课,微风吹拂在脸颊,周围一片绿意盎然的竹林,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人与大自然的互动也显得这么有文化,这样有底蕴。</p> <p class="ql-block"> 我静心观赏着书院墙壁上的箴言语录,其中的故事带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奇幻的世界,心灵也随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此时此刻,我仿佛与世隔绝,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烦恼,更忘记了疲惫。</p> <p class="ql-block"> 恰在此时,耳边传来了青竹与溪水演奏一曲大自然的轻音乐,流水潺潺的旋律,轻轻细语的歌词,让我的心情瞬间平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让人沉浸在音符的海洋中,感受着音乐的魔力。</p> <p class="ql-block"> 人的兴趣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或许,你更喜欢听一段有声故事。声音的魔力在这个炎热的夏日里,显得尤为动人。</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中的角色仿佛就在眼前浮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冒险与奇遇,会让你为之动容,为之动情;也会让你在故事的发展中,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感动。</p> <p class="ql-block"> 离开独峰书院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个深居山野之中的书香书院,不仅为今古人们提供了一个独享授课、学习、阅读的空间,更让现在人们体会到了文化与历史的共生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独峰书院</span>文化飘香</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p><p class="ql-block">书院书香,吟唱历史</p><p class="ql-block">颂诗读书,吟唱文化</p><p class="ql-block">韵律墨香飘散,如同古人低语</p><p class="ql-block">好想在这里,用文字编写一段传世空白</p><p class="ql-block">地是纸,雨是墨</p><p class="ql-block">窗外的风景是书写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能没能有段下雪的情节</p><p class="ql-block">我却在这殷殷雨季听到雪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正以雨滴的形式一页页翻开雪白</p><p class="ql-block">湿漉漉的智慧洒满浙西南大地</p><p class="ql-block">我不想成为过客,所到之处</p><p class="ql-block">把跳跃的思想擦出火花</p><p class="ql-block">看见文化先人如同流星划过长空</p><p class="ql-block">洒下江南的雪花,精髓永不融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在书院堂桌前,静静与先贤对话</p><p class="ql-block">一股股知识溪流汇成智慧长河</p><p class="ql-block">滋养着还未满足的心灵</p><p class="ql-block">窗外翠绿青竹,在雨中</p><p class="ql-block">悄悄打开书院未知的奥秘</p><p class="ql-block">文字已经表达不了书院的深韵</p><p class="ql-block">就在文字的海洋里不懈徜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会找到一处心灵的港湾</p><p class="ql-block">让灵魂在这里栖息陶醉</p><p class="ql-block">心中从此有了一个圣地</p><p class="ql-block">可以与古人同行,与未来相望</p><p class="ql-block">可以让思绪自由翱翔,谈古论今</p><p class="ql-block">我似一叶扁舟,引颂着《道德经》</p><p class="ql-block">《诗经》,唐诗宋词飘然前行</p><p class="ql-block">让历史更广阔,让文化更扩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