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地处东经44°至52°、北纬38°至42°,面积8.66万平方千米。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余脉最终没入里海。其飞地纳西切万自治共和国被亚美尼亚、伊朗和土耳其三国所环绕。阿塞拜疆陆地边境线总长2657千米,海岸线长456千米。</p> <p class="ql-block">巴库火神庙是阿塞拜疆人民崇拜火的象征,千百年来,神庙里的石井不出水却出火,并长期被视为国家的圣火。</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是闻名全球即永恒之火的地方,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五边形建筑群的中心是一个建造在天然气出气口上的圆顶圣坛神龛,圣坛中天然永恒的火焰一直燃烧。</p> <p class="ql-block">一团长明的火在院子中央静静地燃烧着。周围的小木屋是对火庙历史和典故的详细介绍。事实上最初真正的永恒之火在19世纪由于地下资源的枯竭而被扑灭,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是天然气人工重新进入原苏联期间不断燃烧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火焰塔是首都巴库地标性建筑,屹立在巴库里海边的高地上,在巴库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它。</p><p class="ql-block">三座火焰状的塔体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火焰塔的建设,据说是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阿塞拜疆,坐拥里海蔚蓝与千年石油火, 曾是古丝路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里海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内陆水体,也是阿塞拜疆的地理标志之一。里海滨海大道是游客和当地人放松的好去处,人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里海的美景,或可以乘坐摩天轮俯瞰巴库的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位于巴库市阿利耶夫大道,是一个建筑和广场连续融为一体的流线型整体规划,这是已故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力作,无疑已经成为了巴库的新地标。整个中心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这座流线型的建筑不断从地面向上延伸,曲线形的外观表皮将建筑各空间的功能区有效分割并很好地保留了其各自的私密性。</p> <p class="ql-block">巴库老城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历史核心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12世纪石砌城墙、少女塔和希尔凡宫等中世纪建筑群闻名,融合了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多重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希尔万沙宫殿位于阿塞拜疆西北小镇沙基,建造于1797年,是沙基必到的旅游地,也是18世纪建筑杰作,以5000块彩色玻璃拼接的“无钉穹顶”闻名,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宫殿的内墙完全覆盖着十八世纪不同时期的装饰壁画,大部分图案是插满鲜花的花瓶和花卉纹饰,而一楼大厅的一系列绘画描绘了狩猎和战斗场景。</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位于巴库老城的东侧,距离里海边不足百米,是巴库老城的地标建筑。始建于12世纪,后经历代整修与海岸变化,现存建筑高29米,共有8层。1304年在这里发生特大地震,许多居民楼夷为平地,而此塔却安然无恙。塔平面呈钥匙孔状,北圆南尖,据说有冬暖夏凉之效。塔身全部由石灰石砌成,砌墙的石头一圈外凸,一圈内凹,在墙上构成层层清楚的横线。塔内可以容纳200人。内部每一层都有展览,可以了解这个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拾梯登上少女塔顶,可俯瞰整个巴库老城。</p> <p class="ql-block">沙马基清真寺是高加索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743-744年,历经多次地震和战火仍得以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清真寺主体为三个长方形排列的大厅,中央正厅墙壁设有凹壁装饰,穹顶装饰有精美花纹和阿拉伯文字,灯具呈火轮状。庭院内设有喷泉,整体建筑融合了宗教艺术与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戈布斯坦国家公园是世界遗产,拥有6000幅史前岩画和400余座泥火山,被誉为“地球呼吸”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