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喀纳斯一一观鱼台、三湾、老村、喀纳斯湖</p> <p class="ql-block"> 早晨的喀纳斯老村</p> <p class="ql-block"> 从喀纳斯去往白哈巴路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白哈巴村</p> <p class="ql-block"> 阿勒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双环首直柄剑</p><p class="ql-block"> 夏商时期</p> <p class="ql-block"> 菱形刻划戳点高领圜底陶罐</p><p class="ql-block"> 夏商时期</p> <p class="ql-block"> 石罐、石镞</p><p class="ql-block"> 夏商时期</p> <p class="ql-block"> 滑雪图</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世纪</p> <p class="ql-block"> 岩画证史 源起雪都</p><p class="ql-block"> 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是我国降雪最早、雪期最长的地区,以雪量大、雪质优、雪期长而著称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早在1万多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民就用白松木和马小腿皮做成的毛雪板进行生产生活。</p><p class="ql-block"> 2005年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墩德布拉克发现了人类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进行滑雪狩猎活动的岩画。它的绘制年代可上溯到距今1万至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间比挪威发现的岩画及瑞典、芬兰发现的古代滑雪板至少提早了几千年。</p><p class="ql-block"> 2015年挪威、瑞典、芬兰等18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对该岩画进行分析、考证、鉴别,共同确定了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并于"中国阿勒泰国际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会"联名发表《2015阿勒泰宣言》。</p><p class="ql-block"> "人类滑雪的太阳,首先从阿勒泰升起"。2018年,在第26届国际滑雪历史协会颁奖典礼上,被誉为"中国滑雪之父"的我国首位滑雪冠军单兆鉴,作为第一个站上国际冰雪运动赛事领奖台的亚洲人向世界宣告: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人类冰雪运动的起源地。</p><p class="ql-block"> 从此,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世界滑雪的起源地"得到国际公认。</p> <p class="ql-block"> 走G216沙漠公路穿越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时发现蒙古野驴</p> <p class="ql-block"> 哈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男木俑、女木俑</p><p class="ql-block"> 西周一春秋</p>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p> <p class="ql-block"> 回王墓</p> <p class="ql-block"> 阿勒屯古街</p> <p class="ql-block"> 瓜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象牙造像(复制件)</p><p class="ql-block"> 俗称象牙佛,高15.9厘米,中宽15.7厘米,厚3.5厘米,两边对合,由象牙雕刻而成。外刻一尊骑象菩萨,双手持宝塔,做虔诚状。造像中分为二,内刻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共有人像279个,塔、车马12个。从其造像的雕刻技法和装饰形式来看,与印度恒河上游笈多王朝时期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极为相似。象牙造像是隋唐时西域诸国很流行的佛教艺术作品。这尊造像,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佛教艺术产物。这件珍品,是中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涅磐变</p> <p class="ql-block"> 阿弥陀佛来引</p> <p class="ql-block"> 水月观音</p> <p class="ql-block"> 张掖一一七彩丹霞</p> <p class="ql-block"> 南台子向斜(夕晖归帆)</p><p class="ql-block"> 形成于1.45~1.00亿年前湖泊中的水平泥岩、砂质泥岩,在距今约0.8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影响下,遭受挤压而变形,岩层由原来的水平变为向下凹,地学上把这种形态称为向斜。核部为谷,两头上翘,翼部常风化侵蚀成彩丘地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彩色丘陵为什么是多种颜色</p><p class="ql-block"> 彩色丘陵色彩与Fe2+/Fe3+色素离子的比值有关系:当地层中Fe3+含量较多,Fe2+/Fe3*比值较低时,地层颜色以紫红和砖红为主;当地层中Fe3+含量较少,Fe2+/Fe3+比值较高时,地层颜色以灰绿色和黑色为主;当地层中Fe2+/Fe3+比值由低变高时,地层颜色逐渐由红色向灰绿、黄灰蓝灰过度,直至黑色或白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色丘陵是怎么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彩色丘陵由距今1.37~0.96亿年前(早白垩世)湖泊沉积的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因岩层中所含矿物不同而呈现多彩的颜色,它也记录了早白垩世气候环境的变迁和距今3600万年(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风化侵蚀的历史。随着时间和气候的变化,多彩的丘陵颜色变化万千,颇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气势,被誉为世界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武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菩萨头</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明代(1368年~I644年)</p> <p class="ql-block"> 四大圆圈网纹双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p><p class="ql-block"> (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p><p class="ql-block"> 泥质红陶。敞口,圆腹,平底,腹部有对称双耳。肩、腹部用褐、墨两色绘四大圆圈纹、垂帐纹,圆圈内绘网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绿釉陶立马</p><p class="ql-block">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p><p class="ql-block"> 红陶质,绿釉。马立姿,颌首张口,目平视前方,无尾。小竖耳,突圆目,大鼻孔,大腮,牙齿发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木马</p> <p class="ql-block"> 彩绘独角兽</p><p class="ql-block">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p> <p class="ql-block"> 木雕丫髻彩绘女立俑</p><p class="ql-block"> 唐·圣历二年(699年)</p> <p class="ql-block"> 木雕高髻彩绘女立俑</p><p class="ql-block"> 唐·圣历二年(699年)</p> <p class="ql-block"> 木雕戴风帽男立俑</p><p class="ql-block"> 唐·圣历二年(699年)</p> <p class="ql-block"> 前往塔城</p><p class="ql-block"> 大家猜到那个标识牌是干嘛的了吗。</p><p class="ql-block"> 积雪标杆一一公路两侧指示路面边缘的交通安全设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