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千年河南史的震撼体验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的唯一目的地,是令人震撼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p><p class="ql-block">入园观看的第一部剧《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便深深打动了我。故事讲述了一位现代人"穿越"回过去,向铁路工人们描绘未来中国火车的飞速发展与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剧中一幕令我尤为动容:当这位现代人告知工人们,他们倾注心血建造的铁路终将失败时,工人们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斗志昂扬,眼中闪烁着为祖国铁路事业崛起而奋斗的坚定光芒﹣﹣他们渴望用双手为国家强盛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同样感人的是一位本欲南下深圳的有志青年。当他听说未来的郑州将走向繁荣强盛,他毅然选择留下。他深信,个人的涓滴之力汇聚起来,便是建设家乡、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这部戏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工人阶级那份弥足珍贵的奉献精神﹣﹣为祖国繁荣倾尽所有,为家乡建设淬炼自我。这份精神,令人肃</p><p class="ql-block">然起敬,更令人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  在洛阳探寻“天子驾六遗址”,一段关于某位周朝天子的故事沉睡于此。然而,黄土之下,车马仪仗犹存,天子身份却成千古之谜,至今无从确考。</p><p class="ql-block">两位演员老师倾情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一位周朝天子与现代人的对话。剧中,演员老师反复疾呼,声震心魄:"这里没有宝物!只有殉葬的车马遗骸!"</p><p class="ql-block">这振聋发聩的呐喊,是对盗墓者贪婪目光最尖锐的批判,也是对珍贵文物惨遭劫掠最深沉的悲鸣!它警醒我们:文物绝非换取财富的冰冷密码,它们是祖先留下的血脉印记,是民族历史的无声证言。我们当以敬畏之心守护,让其重见天日的光华得以永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捧腹的一幕上演了!那位来自现代的男演员,竟化身为古代周朝天子的妃子。只见他口衔一支玫瑰,身姿摇曳,舞态妖娆,将妃子的娇嗔风韵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绝倒!</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无名周天子的悠远怅惘,更怀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磅礴自豪,我们步入了《麦子啊麦子》的小剧场。</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农人李十三的身影仿佛穿透了时光-﹣从商周的犁痕到今岁的麦浪,他始终俯身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守望,如同大地本身般亘古不移。</p><p class="ql-block">然而,最令人心弦震颤、意绪难平的,是那一场跨越千年的约定:宋徽宗曾对李十三许诺--"待麦熟时,朕当归矣。"</p><p class="ql-block">麦穗黄了一季又一季,黄河水涨了又落……可那位风流帝王,终究湮没在北国的尘沙里,再未踏上他魂牵梦萦的中原沃土。</p> <p class="ql-block">压轴之作《幻城剧场》,将时空的壁垒轰然洞开!现代人与古人,隔着一道透明的岁月长河遥遥相望,彼此低语着历史的尘封秘辛。</p><p class="ql-block">舞台上,虽不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身影列队而出,但这绝非意味着他们已在时间长河中湮灭无痕。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更为永恒的姿态﹣﹣如同星辰融入夜幕,如同根系深扎沃土,静默地伫立在你我脚下的每一寸山河之中,以其不灭的精神,无声地守护着这片华夏故园!</p> <p class="ql-block">暮色四合,步出幻城,心潮却久久难平。这一日的行走与凝望,如同在华夏文明的星河中溯流而上,触摸到了历史温热的脉搏。</p><p class="ql-block">收拾行囊,更需整理心绪。《第七机车》里铁路工人挥汗如雨、矢志不渝的坚韧;天子驾六遗址前那声"没有宝物"的震耳发聩;跨越时空剧场中古今灵魂无声的凝视与低语…… 一幕幕,一重重,早已不是简单的剧目,而是化作滚烫的烙印,深深镌刻进血脉的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