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四)

漂亮外婆

<p class="ql-block">荔坡小七孔景区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景区面积46.4平方千米。分为多岩溶、地貌、水体、生物四大类景观。景区集水、洞、林、瀑、湖、石多种景观于一体,主要有:小七孔桥、拉雅瀑布、响水河、卧龙潭、鸳鸯湖、水上森林、翠谷瀑布等,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18万个,被称为“洗肺康养”胜地,“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p><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于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4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MAB)成员;2007年6月27日被批谁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排队乘游览车进景区</p> <p class="ql-block">拉雅瀑布落差30米,宽20米,气势磅礴,水雾清凉。布依语拉雅为“美丽姑娘”。</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壳抬升和水量等因素对碳酸盐岩的综合作用,响水河开始巡速下切,深度350米一500米,使河床的地形不断变化,随着水流的侵蚀,落差不断形成,最终塑造出了全长1.6公里,总落差110米,最宽约40米的68级形态各异的瀑布群。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瀑布奇观。</p><p class="ql-block">68级瀑布群在狭窄的响水河谷错落分布,水流或急或缓,每一级落差都有着独特的节奏与旋律,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音乐会现场,让我们充满了敬畏与赞叹!</p> <p class="ql-block">沿着响水河谷的栈道步行,如同走进了音乐会的现场,不由自主的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以喀斯特地暗河出口形成的碧水闻名。潭水口孤形坝拦截形成深潭,呈现静谧与磅礴的动态美景;四周高山环抱,怪石古木林立,水质清澈湛蓝(潭水因季节与天气而变化),被誉为“喀斯特秘境千年传奇”。</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桥长40米,宽1.8米,i横跨响水河;桥身由麻石条彻成,桥腹七孔,结构玲珑,工艺精妙,古为荔波通往广西的盐马古道。</p><p class="ql-block">桥首原存石碑两座,一为《修碑》,铭筑桥功德;一为《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联句。</p><p class="ql-block">桥下河水幽蓝,两岸古木荫绿参天,衬出桥的雅静恬美,现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水域面积约20公倾,深约40米,常年生长着一片金阳木,被称为“东方亚马逊”。I</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是景区内最落差最大的瀑布,高约60多米,呈多级下跌略呈扇形态势,群峰环绕,水流磅礴,远观如悬于山腰的玉带,近看则浪花飞溅,水雾弥漫,犹如一幅山水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