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寻踪(怀古篇)

如海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东南部旅游的6天时间里,我们居然参观了5个博物馆。一方面,要让小外孙女们形成好奇与探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恶补云南的历史,在久远烟云、纷繁岁月里钩沉,倾听滇地山河的回声。</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我们来到位于澄江市的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此馆也叫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博物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造型犹如摇篮,寓意生命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这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展示了寒武纪当云南还是一片汪洋时的6万多件古生物化石。展柜里那些被劈开的化石里,居然清晰地呈现了多孔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的骨架,令人惊叹不已。在生命演化展厅,巨大的恐龙骨架巍然挺立,恐龙模型惟妙惟肖,不时发出的吼叫声响彻展厅。</p><p class="ql-block"> 外孙女们当然对这些恐龙以及3D动画中的奇虾和三叶虫感兴趣,她们也初步了解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以及漫长岁月中生物进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从澄江到蒙自市,我们首先去参观了红河州博物馆。一个地级市居然能有个博物馆,很让人吃惊。而博物馆布局精美、展品众多,就更让人肃然起敬了。 </p><p class="ql-block"> 红河州博物馆有三个展区,分别是“富饶美丽的红河”、“绚丽多彩的民族”和“神秘古老的红河”。展馆里那些石斧和青铜器以及陶罐向我们讲述久远的年代,那些黑白照片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进程。而外孙女们则对少数民族服饰更感兴趣。穿在模特身上的、经过改良的少数民族服装,更像是一件件时装,散发着无尽的美和绚烂多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昆明。我知道重头的博物馆参观之旅即将来到。下车伊始,我们第一站就来到了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这一旧址,如今已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内,这样的学习环境,似乎在延续着当年的学子们为抗战胜利和中华崛起而忘我学习的场景,令人感慨、令人尊敬。</p><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我们了解到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整体搬迁至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在1946年迁回的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精英云集、硕果累累,除拥有一大批大师级教授外,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就读于此。西南联大的毕业生,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帧帧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记录着学校的辉煌,也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实现。</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时,我问外孙女们有何感受?她们沉吟片刻说: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我想,外孙女们心灵上的触动,是这次参观最大的收获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云南讲武堂。这座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校,从外部看,就甚是威武。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以及被刷成黄色的外墙,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民国的风云往事与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这些人大部分是国民党将领,但其中,却有两个闪亮的名字:朱德与叶剑英。他们两人,都是抱着推翻黑暗统治的初心,投笔从戎,来到讲武堂。在讲武堂,他们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培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精神,最终,在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后,把毕生献给了为人民求解放的事业,成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讲武堂的操场上,我仿佛回到了一百多年前那个杀声震天的练兵场景。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的身影在其中闪现,他们是那么目光炯炯,威武高大。 </p><p class="ql-block"> 带着外孙女在6天时间里看了5个博物馆,我认为是这次旅游的一大收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可以让她们在心中升腾对祖国的爱,而在历史与时代的长河里倘佯,则让她们知道我们来自何方又将去往何处。从石器时代走来,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呕心沥血。那些展览,不正是鲜活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这些吗?</p><p class="ql-block"> 在去往昆明机场的路上,我对外孙女们说,看了这些博物馆,够你们写好几篇作文了。她们笑着答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7、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