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

韩松辉

<p class="ql-block">“大武漢”是湖北武漢的美稱,2019櫻花盛開的季節,攜老伴慕名走走看看。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提出:“武漢應略如紐約、倫敦之大”。辛亥首義成功,孫中山先生驚嘆:“武漢一呼,四方響應”,道出了武漢扼控四方的重要战略地位。武漢會戰時期,全國各地響起“保衛大武漢”的口號,武漢影響之大可見一斑。20世紀初期,武漢一度成為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漢”與“大上海”交相輝映,成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曾被冠以“大”的都市。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於1927年合併而成的武漢市,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被稱為“九省通衢”。大武漢確有其大,登上黃鶴樓,極目楚天,武漢之大氣大勢盡收眼底:兩江交匯,龟蛇相望,三鎮鼎立,大江東去。市域之浩蕩,氣勢之磅礴,不可不謂之大……</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蛇山之巅,瀕臨萬里長江,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黄鶴樓是武漢標誌性建築,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初期只是瞭望守戍的“軍事摟”,三國歸於一統後,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来聞名遐邇,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桥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晴川閣:位於漢陽龟山東麓,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六年,為漢陽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時所增建,得名於唐朝诗人崔颢“晴川歷歷漢陽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閣北臨漢水,東頻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蹟,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p> <p class="ql-block">古琴臺:與黃鶴樓、晴川閣並稱武漢三大名勝,中國古曲《高山流水》發源處。始建於北宋,重修於清嘉慶初年,位於漢陽龟山腳下的月湖之濱,東对龟山、北臨月湖,據《呂氏春秋》、《列子》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於該處偶遇鍾子期,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視子期為知音,並相約一年後重臨此地。不料,一年後伯牙依約回來,卻得知子期已經病故,伯牙悲痛之餘,从此不復鼓琴,史稱“伯牙絕弦”。 古琴臺建築群佔地約15畝,除殿堂主建築外,還有庭院、林園、花壇、茶室等,布局精巧、層次分明。殿堂前有漢白玉築成的方形石臺,相傳為伯牙撫琴之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北博物館:筹建於1953年,坐落於武昌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萬餘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牍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國寶級文物16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湖北美術館:位於武昌東湖之濱,與湖北省博物館毗邻,是省文化建設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佔地面積15318平方米,有十個展厅,展線總長度12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寶通寺:位於風景秀麗的武昌洪山南麓,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至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具有豐富的佛教文化底蘊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是武漢市唯一的皇家寺院。與古德寺、歸元寺、蓮溪寺並稱為武漢佛教“四大丛林”之一,規模之大、殿堂之宏偉為武昌諸剎之首……</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於武昌蛇山南麓閱馬場,佔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二層紅色樓房,因此又稱“紅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進駐這里,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發布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廷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學、照片資料……</p> <p class="ql-block">首義公園:位於武昌區蛇山上,始建於1923年。佔地16.6公傾。是目前武漢市唯一的以辛亥革命為主題的紀念性公園。公園沿山勢逐級盤旋而建,陳列着大量的辛亥革命的紀念性建築與物品……</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位於漢口黄浦路上,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914-1919年兩次擴建後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並由黎元洪題寫匾名。該寺佔地近3萬平方米,混合了歐亞宗教建築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於一身,在漢傳佛寺中实属罕見,堪為佛教勝地一大奇景、“漢傳佛寺第一奇觀”,具有很高的建築、文化和歷史價值。古德寺的核心建築運用了古羅馬建築的結構形式,在中國塔文化中独樹一帜。2012年古德寺被列入武漢市江岸十大景觀,是一座极具特色的禅宗建築。2013年,古德寺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武漢東湖風景區:毛澤東一生鍾愛東湖,稱其為“白雲黃鶴的地方”。現為中國最廣闊的城中湖,因位於武昌東部而得名,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百年前曾和其他湖泊相通並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1899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並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集旅遊觀光、休閒渡假、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旅遊風景區,面積達88平方公里。景區楚風濃郁,楚韵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碧波萬傾,青山環繞,岛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等多所院校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其溯源於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在武昌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武漢大學是東湖風景區的組成部分。學校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武大櫻花每年三月中旬進入盛花期,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p> <p class="ql-block">長春觀:中國著名的道教場所之一,位於武昌雙峰山南側,是該地區現存的唯一此類建築,傳說道教的祖師老子曾经在這里停留。元朝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處機來到這里修練和傳教,使它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因丘處機被稱為長春真人,所以稱長春觀。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佈局緊凑,規模宏大,不僅是當地的道教活動中心,還是景色優美的旅遊勝地……。</p> <p class="ql-block">歸元寺:位於漢陽歸元寺路,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佔地153畝,有殿舍200餘間,各類佛教經典7000餘卷。歸元寺屬於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稱歸元禪寺。又被稱為“漢西一境”,是因其古樹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p> <p class="ql-block">武漢博物館:位於江漢區青年路上,建築面積1.78萬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學術研究、宣傳教育、文化交流及休閒娛樂諸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藏品10萬餘件,涉及陶瓷、青銅器、書畫、玉器、竹木牙雕、珐琅器、印章等眾多種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