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枷锁》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著的一本自传体小说。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他结合自身的人生图案,在《人生的枷锁》中塑造了一个菲利普·凯里主人公人物。菲利普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物,虽然患有先天残疾,性格孤僻、敏感、执拗,但为人真诚、诚实、中厚、怜悯、平和、宽容、绅士并善良。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每个阶段,都经受着挫折、痛苦与磨难,在身心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伤痕。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等几十个形形色色人物的人生及境遇描写,从家庭、宗教、情感、文化、职业、人格、教养等方面,深刻剖析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所遭遇的人生枷锁,以及境遇下所造就的生活追求和人生理念。</p><p class="ql-block"> 菲利普的脚,在出生时就先天残疾,在他九岁幼童那年,父母相继离世,由他的伯父收养。他的伯父是一位牧师,因此他接受着基督教的启蒙与熏陶,后来他到皇家公学念书,这是一所学校与大教堂合二而一的学校,其教育目的就是从小培养终身侍奉上帝的意识。因此菲利普小时对宗教和上帝耳濡目染并十分虔诚。一年后他进了寄宿学校,期间因跛脚被同学欺负、嘲弄、戏耍,而又无亲人倾诉和呵护,让他失去孩童的天真与快乐。由于他寄伯父家篱下,在伯父家小心翼翼。加之身体上的跛脚残疾,在学校被歧视,因而他在幼小的心灵上就套上了自卑的枷锁,由此也渐渐变得没有自信、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因而没有朋友。这使他性格偏执,沉默寡言,不会处理同学关系,导致说话尖酸刻薄,经常通过挖苦别人而寻得内心快乐和满足。由此,在他心灵上又套上了妒忌、偏执、心胸狭窄的枷锁,并在自卑心的驱使下,有时又强装成妄自尊大的外表。这样的性格,导致后来中学时期,他与结识的朋友罗斯不欢而散,并因此心情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影响了学业,不仅成绩下滑,也让他放弃了做牧师的想法,萌生了退学想法并达成愿望,由此结束了他的中学时代。</p><p class="ql-block"> 菲利普曾经无数次地祈求上帝让他那只畸形脚恢复完好无缺,但都化为泡影,无疾而终。事实证明,不仅牧师大伯骗了他,经文骗了他,最后就连他虔诚信奉的上帝也骗了他。这让他明白,经文所说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菲利普对上帝的虔敬,在现实面前,经不起事实考验,渐渐的他不再诵读《圣经》,宗教信徒的热情也随之减退。菲利普退学后,到德国海德堡求学。这一年,对他来说,虽然生活的平淡无奇,浑浑噩噩。但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位非基督徒但却乐于助人的美国人威克斯。在一次感冒患病中,得到威克斯的热心照顾,让他认识到:一个人的真诚善良和慈爱,不是来自于信教,而是源于美德。在德国的生活,让他终止了对基督教的信仰,不再信仰上帝。从此,迫使他沉醉在自己的思想和无畏之中,开始了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离开德国,菲利普到伦敦的会计师事务所做了一名见习生,这是他第一次探寻人生职业。但是拮据单调的生活,让他仅仅干了十个月就了无兴趣,一年后便辞了职。菲利普内心向往浪漫、美好和爱情,在伦敦的会计师见习生生活,让他的梦想幻灭。这时,绘画点燃了他的强烈爱好,燃起了去巴黎的念头,于是毅然地辞去职,到巴黎去寻求做画家的梦。</p><p class="ql-block"> 菲利普来到巴黎后,置身并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起初在开始的时间里,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画上,尽管生活的贫穷、劳苦、艰辛,但巴黎的生活已深入他的骨髓。两年的学画生活,不像他在海德堡时少不更事,而是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他在这里认识并结识了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接受着不同思想认识的交流和碰撞。在直面着许许多多侨居在巴黎的外国画家的褊狭生活,有的一事无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沦为酒鬼,有的绝望自杀。由此,菲利普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有时他也陷入迷茫和空虚之中。菲利普将自己完成的一幅肖像画,送去巴黎美术展览会参展落选,这动摇了他的绘画梦想。之后,他请画室教课的福内特画师鉴赏自己作品,并征求意见,画师的忠告是“拿出勇气来,在别的方面去碰碰运气吧。”这让他决定放弃了学画,他不甘做个二流画家混日子。在寻求职业的道路上,他再次做出抉择,决定继承他父亲的职业,去做一名医生。他在巴黎两年,虽然学画无成,但是阅读了许多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籍,这让他在心灵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p><p class="ql-block"> 菲利普放弃绘画学业后,他第二次前往伦敦,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三次尝试,踏上学医的道路。这期间,菲利普曾一厢情愿、卑微地迷恋着茶馆女招待米尔德里德,并且悲不自胜、一头栽进情网当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菲利普由于神魂颠倒地沉迷于情感的漩涡当中,整天魂不守舍,让他一度荒废了学业。而米尔德里德是一个漂亮轻薄、贪图虚荣、追求物质、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玩弄情感、贪婪无耻、灵魂丑陋、身性恶毒的女人,她一次次地将菲利普飞蛾扑火的感情伤害得体无完肤,但也因其荒诞至极、厚颜无耻、纵情寻欢的背叛,终让自己沦落到穷困潦倒、卖身求生的悲惨下场。这段恋情,是菲利普人生中所背负的凄苦、悲惨的情感枷锁,对他心灵上所造成的创伤,终身都未能愈合。</p><p class="ql-block"> 当菲利普从这一段扭曲、屈辱的情感枷锁中摆脱出来,仿佛让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他开始专注于学业上的学习,顺利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并当了门诊医生的助手。之后,菲利普又攻读其他学科,专心跟随医师实习。为了筹集完成学业和实习的生活费用,他倾注了所有积蓄投资股票,结果亏得血本无归。当时全部家当仅剩七个英镑,让学业和生活陷入极度窘境。他曾一度餐风露宿,食不果腹,生活到了山穷水复的地步,又一次地陷入了生活苦难的泥淖当中。在菲利普举目无亲、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无奈投奔到萍水之交的阿特尔尼家,尽管阿特尔尼家境也是家徒四壁,但善良的这家人还是热情的收留了他。在阿特尔尼的帮助下,菲利普很快在一家商场找到了顾客招待员的工作,尽管暂解燃眉之急,但却无法支持继续他的学业,只能为填饱肚子和生计苦苦挣扎。在艰辛的生活和现实的困境下,菲利普在思考着,在心底呐喊着,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在菲利普看来,人生就是由出生、成长、恋爱、结婚、生子,为生存而辛苦劳作,最后死去的这些图案组成。有的人生图案还没织完,就被盲目冷酷的命运切断;有的人生,提供的是一种难以仿效的图案,幸福和痛苦都被编织在这图案里。随着人的死去,这些图案就不复存在。对于千百万生灵来说,人生只不过是没完没了的劳作。他遭到的不幸只不过是精致又美观的装饰品的一部分,人生无非是一种格局、一种图案,生活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 菲利普的伯父去世后,他得到了八十英镑银行存款的遗产,由此得以回到了圣卢克医院,使他的辍学得以继续,并顺利走上助产士的岗位,可以独立出诊,不久就顺利领到妇产医生合格证书。菲利普终于通过七年的努力,拿到了行医合格证的毕业文凭,并在第二天就到一家医院做了临时代理医生,此时菲利普已年近三十岁,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假期,菲利普应阿特而尼的邀请,与他们一家到肯特郡蛇麻子草场度假,这次再遇见阿特而尼大女儿萨利时,她已出落成盈盈女子。菲利普在这里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更让他未曾预料的是,他与萨利有了男欢女爱。萨利是一位大方、端庄、美丽、恬静、含蓄、安分、善良且极富母性的女孩子,她对菲利普是少女的单纯与女性纯朴的怜爱。而菲利普是在饱受精神的苦痛和生活磨难后,所寻求的只是情爱上的慰籍,他在心底是卑微的,怀有不配得感。然而,当萨利告诉他怀孕时,这让菲利普改变了心理和心态。尽管后来证明这是一个乌龙,但菲利普已在心里开始接受萨利,让他放弃了之前的所有想法,点燃了他心底爱情的火焰和对婚姻与家庭的渴望。这就是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一切都不重要,一切枷锁都会被打破。</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让菲利普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某种缺陷,不是身体上的就是精神上的。他自己的一生一直信奉着别人口头上或书本上向他灌输的理想,而从来不是出自内心的愿望。他的一生总是被他认为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他真心想做什么所左右。他的愿望,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毫无意义的人生事实中,编织出一幅错综复杂而又美丽的图案来。</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枷锁》旨在告诉读者,一个人来到世上,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在青年时期,常常会遇到种种人生的枷锁,诸如家庭、宗教、教育、社会、情感、金钱等束缚。小说展示了资本主义现实世界里,底层社会及其破产的中产阶级的生活苦难,揭示了宗教信仰的虚伪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糜烂,进而得出:“人世间的苦难,是由千苍百孔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现实主义答案和“人生没有意义,死亡无足轻重”的虚无主义结论。</p><p class="ql-block"> 地球上自从有生命那天起,生命就不平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才是丛林世界的生存法则。而作为相对文明的动物,人类的生命本应平等,但人类生命从古至今从来就没平等过。历朝历代,帝王贵为天子,有生杀大权,而平民百姓的生命不如草芥。不仅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时代。也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历史。当今的漂亮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核弹与最先进的轰炸机,却不允许比它弱小百倍千倍的国家提炼高浓缩铀,他们奉行的是漂亮国优先。鉴于此,他们可以任意对他国发动战争,肆意轰炸他国领土,凶残斩首他国首领,毫无顾忌地涂炭无辜生灵。这世界,哪来公理和天理,谈何人权和正义。</p><p class="ql-block">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生之枷锁,有因天魔所致,也有为心魔所生。有人一出生,就戴上人生的枷锁。那是因为,有人生在名门望族,而有人则生在百姓市井世家;有人出生就衔着金钥匙,而有人出生则就面朝黄土背朝天;有人出生健健康康,而有人出生则先天残疾;有人生在国泰民安的祥壤,而有人则生在战乱饥荒当中。天魔的枷锁,人生无法选择、改变与摆脱。茫茫世间,形形色色,人生各异。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必将面临家庭、社会与生活的现实处境,一定会遇到原生家庭、情感、信仰、宗教、财富、贫穷等物质和精神上枷锁的困扰,这就是人生境遇中的心魔枷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越不过,或能跨过去的,一个又一个人生枷锁。逃避不了的枷锁,只有带着枷锁直面人生,以超越枷锁的心态看待人生。</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探索,是抉择,是挣脱枷锁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顽强的奋斗,去挣脱、打破人生的枷锁,让人生充满乐观主义。人生的道路上,要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气概,人生哪怕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也要树起柳暗花明的信心。其实生命的所有意义都是后天赋予的,是社会、世俗、信仰、宗教等,赋予了生命一个又一个冠冕堂皇的意义。这些意义,要么是理想主义的,要么是现实主义的,要么是自由主义的,要么是虚无主义的……,说到底,它们都脱离了原本生命底色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人生究竟有何意义,即轻于鸿毛,又重于泰山。人,在社会上:人微言轻,无足轻重,轻似鸿毛。人,在家庭里:顶天立地,无可替代,就如泰山。“燕雀安知鸿鹄志”又能怎样,张楚王也不过仅做了六个月就遭毙命;天生丽姿倾国色,三千宠爱在一身又如何,不也是落一个缢死马嵬坡的下场;作为皇帝女儿死在父王刀下,只因“何苦生于帝王家”。这何不是受天魔枷锁之谴。世间熙熙攘攘,人一旦着了心魔,或成为物质的奴隶,或成为精神的奴隶,或成为金钱的奴隶,或成为权利的奴隶……,所以在现实当中,我们总能看到,有多少成功人士、商界翘楚,英年早逝撒手人寰;又有多少人上人、叱咤风云人物,利益熏心成了阶下囚。这皆都因心魔枷锁所赐。</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与自己和解,这是生命给予成熟的勋章。不必与执念较劲,不必为遗憾懊悔,若将心困在了人生的枷锁里,那么生活必将深陷在世间的泥淖中。生活向来不会一帆风顺,与其在执念里挣扎,不如轻装上阵,以豁达之心看待一切。不役于物,方能不囿于心。在人生的行囊里,卸掉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负重,行走的也就会轻松自如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遵从本心做自己才是生命底色之意义。如果你把自己活成了生命里的信仰,那么你就是照亮自己生活里的那束光,是埋在岁月里的那颗幸福种子。“物物而不物于物,念念而不念于念。”是人生理想的状态,也是最好的心态。“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破除心魔,摘掉自己套上的枷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让自己活成自己,把人生还给人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