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3日(中)。如果不是外孙子催得急,我还要在岳麓书院这座千年庭院中流连。我太喜欢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 于是就萌生出哪一天或与朋友结伴,或一人独行,再到这里走走看看,哪怕是就坐在一个角落,一个屋檐下,对,就坐在那里,在书香与自然美景的完美融合中陶醉……</p> <p class="ql-block"> 思绪回到了现实。我还在这里流连忘返,女儿和外孙子已快步走上前往爱晚亭景点的山路上。</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 当年毕沅经常游览岳麓山,喜欢红叶亭的美景。有一天,他邀请好友罗典一同赏枫叶,看到满山的红叶美景,感叹不已。罗典提议将红叶亭改名为爱晚亭,以纪念这美丽的红叶景色。毕沅欣然同意,并为之题写了“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 我一路快走追赶着女儿母子,却不觉间已来到爱晚亭。爱晚亭地处清风峡峡口,三面环山。亭前有池塘,池水清澈,流水潺潺;池畔桃柳成行,青翠欲滴。</p> <p class="ql-block"> 站在池塘边,仰望爱晚亭。爱晚亭八柱重檐、攒尖顶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四个翼角高翘,顶盖绿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 踟蹰着“攀爬”到爱晚亭下,亭内有一横匾,刻有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毛泽东的草书采千古之遗韵、集百家之所长、熔众法于一炉,有“行草书圣”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1913~1918年间,毛泽东、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青年,经常留连于爱晚亭、清风峡等处探讨救国救民真理。在这个亭子周围,这群青年,书生意气,或看江流帆转,指点江山;或品秋岭枫丹,激扬文字。</p> <p class="ql-block">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伟人的笔法遒劲刚健,纵逸奔放,成为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四大名亭,皆是因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它们分别是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之有名,有两个原因,一是亭名与风景,二是伟人与名人。 现悬挂于亭上的红底鎏金匾额是1952年毛泽东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邀请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子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爱晚亭遭战火彻底摧毁,仅存基址。1952年由湖南大学主持重建。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爱晚亭所在地岳麓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3月5日,爱晚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两百多年以来,爱晚亭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古,爱晚亭也是每个到长沙游客必来之地。</p><p class="ql-block"> 我在爱晚亭打卡。</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还寄寓了人们珍惜生活、莫负良辰美景的美好期待与希冀……</p> <p class="ql-block"> 发到朋友圈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视频:游览岳麓山景区爱晚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