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师德师风关乎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教书育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关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全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本学期,东关小学开辟了师德师风专栏——师德讲坛。学校挖掘身边学习的榜样,以张玲玲、吕秋莹两位老师为师德典型,构建了东小本土化师德品牌——东小“双玉”精神,并围绕“双玉”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老师们立德感悟、从教探索、成长砥砺、心灵收获、经验总结、知行提炼等激励广大教师不忘从教初心,担负起育人使命,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b> 本期“雅美讲坛”主人公是贺倩君老师</b></p> <p class="ql-block"> 教育格言:教育是种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待每朵花以自己的方式绽放。</p> <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把知识“倒”进孩子的脑袋,而是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兴趣所在和情感需求,是有效教学和德育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b> 一、寓教于乐,点燃兴趣 </b></p><p class="ql-block"> 小学课堂,尤其需要活力与趣味。我不断探索:把复杂的道理融入角色扮演、情景游戏;利用绘本、动画、手工等丰富的形式,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创设安全、积极、鼓励尝试的课堂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灌输多少知识都重要。</p> <p class="ql-block"><b> 二、爱是起点,更是方法</b></p><p class="ql-block">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爱需要智慧去表达和转化。要用孩子能感受、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们。孩子的成长有其规律,急不得,催不得。要像园丁一样,提供阳光雨露,然后耐心等待每一朵花以自己的节奏绽放。允许孩子犯错,把错误看作成长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b> 三、关注细节,成就习惯</b></p><p class="ql-block">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从整理书包、文明用语到认真听讲、独立思考,我们要关注每一个细节,通过日复一日的引导和强化,帮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在规则教育的同时,珍视孩子的童真童趣和独特个性。不应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孩子,要努力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师德讲坛是加油站,更是反思镜。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初心: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责任与情怀,守护他们珍贵的童年星空。我将继续怀揣对教育的敬畏、对学生的挚爱,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不断学习,用心耕耘,努力成为一名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喜爱、让社会尊重的新时代小学教师,让师德的星光,照亮更多孩子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