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庐山

姚米

<p class="ql-block">  骄阳似火,烈暑难消,寻找清凉,出走它乡。百度问道,哪路最佳?踌躇之际,小妹来电;避暑首选,庐山最佳,收拾行囊,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铁飞驰,索道凌空,转瞬之间,穿越时空。牯岭小镇,跃入眼帘,古木擎天,绿荫如盖。石墙红顶,错落山间,青石小径,蜿蜒云际。寸土寸金,难觅菜畦,花木扶疏,商铺林立。居民悠然,幸福无忧,安居乐业,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庐山的历史是一部自然、文化、政治紧密交织的壮丽史诗。这座海拔1474米的奇秀名山,以其雄伟险峻的山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驻足流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千古名句道出了这座神秘山岳的独特魅力。在海拔1167米的云深处,藏着一座名为牯岭的"云中山城",这座面积46.6平方公里的高山小镇,常住人口约1.3万,却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繁华景象:银行、影院、酒吧、医院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星巴克、肯德基等国际品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牯岭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英文译音命名的小镇。1886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登上庐山,被这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与清政府签订租约,将牯牛岭简称为"牯岭"(Kuling),取英文"cooling"(清凉)之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余年来,牯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山城的骨架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韵味:蜿蜒的街道、错落的石阶、层层叠叠的红顶别墅,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一周的庐山之行,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不仅见证了山城建设的日新月异,更深刻感受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当我两次遗失手机都能完璧归赵时,真切体会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深刻内涵。这座见证了中西文化交融的云中山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续写着新时代的华章。</p> <p class="ql-block">1858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天津条约,九龙成为通商口岸。198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来庐山长冲,开辟牯岭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20世纪初庐山近代历史的真实展现。岁月岁已消失,历史却在黑白间定格。</p><p class="ql-block">(1902年,李德立等人在庐山乌龙潭</p><p class="ql-block">拍照)</p> <p class="ql-block">百年后的乌龙潭,曾经西游记的取景点</p> <p class="ql-block">去乌龙潭的路上看到,古希腊哲学家诗人普洛提诺的一首石刻诗(公元205年一279年)</p><p class="ql-block">我觉的有意思就拍下了。</p><p class="ql-block"> 神性</p><p class="ql-block"> 在岩石中沉睡</p><p class="ql-block"> 在植物中呼吸</p><p class="ql-block"> 在动物中迷梦</p><p class="ql-block"> 在人类中醒觉</p> <p class="ql-block">黄龙谭</p> <p class="ql-block">我在庐山看落日;</p> <p class="ql-block">我伸出右手想托起下沉的火焰,它却滑向我的腕边。</p> <p class="ql-block">我慌忙伸出左手,突然手心发烫,指缝浸出熔化的金光。暖流注入血管的刹那,整个庐山在我手心摇晃。</p> <p class="ql-block">当我屈指欲握,夕阳正卡在生命线的岔口,掌纹被译作,晚霞灼烧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瀑布落差155米。李白五次登庐山写下二十几首与庐山有关的诗句。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3000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故才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青莲谷的水流向三叠泉,当年李白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在路经三叠泉的途中。为了拍这张照片把手机落下了。登到山顶,准备乘小火车下山时,才发现手机没了。紧张之时,用小妹的手机挂电话,由武汉的一位朋友接了电话,并告诉了掉失的地点,等待我们取回。非常感谢这位陌生的热心朋友。我们返回拿手机,来回多走了近二千个台阶,由于过渡的紧张兴奋,也忘记了身体的疲劳。</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乘武汉“江峡”到九江,乘车到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p> <p class="ql-block">庐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毛泽东三上庐山分别为,1959年,1961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1959年,会议集中批判所谓的右倾错误,将彭德怀错误地定性为以彭德怀为首的“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撤消了他的国防部长的职务。</p><p class="ql-block">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工业、粮食、财贸及教育问题,史称“第二次庐山会议”。(主要应对三年自然灾害,对国家经济政策作了部署和调整)</p><p class="ql-block">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举行。林彪一伙为了实现抢班夺权的野心,按照事先的密谋,由林彪在全会开幕会议上发表称赞毛泽东的天才、反对所谓有人否认毛泽东是天才的讲话,随后在小组会上,分别在各组同时宣讲由陈伯达选编经过林彪审定的“称天才”的材料。这时,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已经表面化。陈伯达抢先作了吹捧林彪、坚持设国家主席、攻击张春桥等的发言,这个发言记入华北组会议第二号简报,从而引起了一场混乱。毛主席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把矛头直指陈伯达,搞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等等。从而控制了林彪一伙抢班夺权的政治野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我的一点意見)印发全会后,会议开始转入对陈伯达的批判。</p> <p class="ql-block">庐山人民剧场,就是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伟人诗词碑园。毛主席一生爱山乐山,对庐山情有独钟,三次登临庐山,庐山处处留下伟人的足迹。这是两位伟人的朔像。《登高望远》主席诗词“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p> <p class="ql-block">庐山寻仙记</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庐山作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为庐山仙人洞提诗</p><p class="ql-block">为庐山党委题词</p> <p class="ql-block">朱德为植物园云雾茶,仙人洞作诗两首</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诗</p> <p class="ql-block">这是林伯渠1959年8月游庐山留下的诗词一首。</p> <p class="ql-block">这是朱德1959年与董必武初游庐山时留下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1959年,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在庐山</p> <p class="ql-block">1970年8月25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董必武在庐山手书(牯岭即事)诗词一首。</p><p class="ql-block">山中连日两阴沉,秋肃为功动鬼神。</p><p class="ql-block">午后云开红日出,林间晚入暖晴新。</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真迹</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与黄克诚在庐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与张鼎丞在庐山</p> <p class="ql-block">1959年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同志在庐山留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闻天在1954年12月至1960年11月期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span></p> <p class="ql-block">张闻天庐山会议的发言提要</p> <p class="ql-block">1946年,美国总统特使,八上庐山,为国共谈判面见蒋介石。这里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蒋介石的晤谈之处。</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1903年英国人巴莉购地建造,1933年蒋介石夫妇入住。并在此接见外国史节,多次主持各种高层会议。解敢后别墅收回。1959年,1961年,毛主席在召开庐山会议,并在此下榻。国家领导人郭沫若,胡耀邦,宋庆龄等在此休息居住。</p> <p class="ql-block">1942年宋庆龄、宋蔼龄、宋美龄、蒋介石在庐山美庐别墅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三幅作品是宋美龄在庐山留下的真迹。</p> <p class="ql-block">百年后的美芦别墅</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景点</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第四峰1314米</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上下石阶大约二千多,我成功登顶并返回,开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烟雾变化无常,瞬间即逝,我秒拍下的,“庐山仙女下凡来"。</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景区是西游记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含鄱亭地处含鄱岭中央,左倚五老峰右倚太乙峰。海拔1211米</p> <p class="ql-block">含鄱亭边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亭子</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建于1961年,湖边有(水声如琴)的石刻,并且整个湖的形状像一把小提琴,因此而得名。再加湖傍有花径,又名花径湖。</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部份湖景</p> <p class="ql-block">“花径”二字是白居易留下的手书。花径并非是花的世界,只是这里的环境特别高雅幽静。</p> <p class="ql-block">虽然青春离我们远去,当每次看到毕业季心情还是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p><p class="ql-block">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p> <p class="ql-block">观音桥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江南名桥</p> <p class="ql-block">赶往观音桥的路上,,绿荫如盖,阴凉舒适。</p> <p class="ql-block">观音桥建于北宋年间,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观音桥边有口泉水,被唐代茶圣评为“天下第六泉"我接了一杯水,一路上慢慢享用,冰凉甘甜。</p> <p class="ql-block">观音桥向左,去寻找老蒋当年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老蒋在观音桥的行馆</p> <p class="ql-block">在老蒋的行馆旁,是老蒋夫妇种下的夫妻树,(柳衫)树杆挺拔,技叶茂盛。如今也有近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1600年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朱熹曾经在这里主持讲学,制定了严格的校规,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得庐山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优美名山,更是一座文化教育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状元桥上走一走,清华北大在招手。‌‌‌‌</p><p class="ql-block">状元桥边看一看,好运跑到你身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白鹿洞</p> <p class="ql-block">经过拾泉阁</p> <p class="ql-block">拾泉阁是个现代设备免费供水站。</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古木参天,绿荫如幕,石头房子铁皮顶的牯岭镇。在这里看不到自行车、摩托车、红绿灯、七八月份拒绝私家车进入。山道崎岖,路面峡小,弯道如麻,需要极高的驾车技术。</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牯岭镇</p> <p class="ql-block">牯岭街的街心花园,唯一的一块平地,每晚都有小乐队在此演出,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庐山西湖宾馆</p> <p class="ql-block">专属《庐山恋》影院,每张票价40元</p> <p class="ql-block">庐山星子县秀峰山瀑布。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p> <p class="ql-block">路上碰上一个当地导游,让她陪同到美庐别墅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