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和几个创业朋友聊天,他们最大的困扰是什么?不是市场、不是产品,而是“人”。</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年轻人,怎么管啊?”一位老板皱着眉说,“你说他,他不听;你压他,他反弹;你不给他好处,他就直接躺平。”</p><p class="ql-block">这话一听,是不是很耳熟?</p><p class="ql-block">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还在用工业时代的“命令式”管理,去管信息时代的“个体户”。这就像拿着大哥大,想给iPhone发微信,能通吗?</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得特别到位:“识人才、提人效、顺人性。” 这不就是管人的“三板斧”吗?</p><p class="ql-block">以前我们总觉得,管理就是盯着员工,看他们有没有好好干活。</p><p class="ql-block">其实不然。真正的高手管理者早就明白:</p><p class="ql-block">管理不是“监视”,而是“激发”。</p><p class="ql-block">管理不是“制度逼迫”,而是“效率提升”。</p><p class="ql-block">管理更不是“压抑本性”,而是“顺势而为”。</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管理中的“三板斧”,掰开了揉碎了,让你一看就懂,一用就灵。</p><p class="ql-block">一、识人才:先选对人,再谈培养。</p><p class="ql-block">你想盖一栋摩天大楼,第一步是什么?选地基,选材料。选错了,后面怎么补救,都可能是豆腐渣工程。</p><p class="ql-block">管人也是一样。</p><p class="ql-block">1. 选择大于培养</p><p class="ql-block">我常说,“种树先选苗,带人先选人。”</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喜欢把“培养人”挂在嘴边,觉得能把一块璞玉雕成美玉,是自己能力。但很多时候,你选了一个“顽石”,再怎么雕,它还是顽石。</p><p class="ql-block">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改造一个不合适的人,不如一开始就花一分力气,选一个合适的人。别不信,选错一个人的成本,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p><p class="ql-block">2. 德行优于能力</p><p class="ql-block">“这个人能力很强,就是有点小毛病……”你是不是也听过这种话?</p><p class="ql-block">能力固然重要,但德行才是底座。一个能力再强,但人品有问题的员工,就像一颗老鼠屎,可能坏了一锅汤。他能带来的破坏力,远超他创造的价值。</p><p class="ql-block">记住一句话:“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潜力股。” 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一个人的品行,真的很难改变。</p><p class="ql-block">3. 功劳高于苦劳</p><p class="ql-block">公司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搞慈善的。</p><p class="ql-block">你每天加班到深夜,感动了自己,感动了同事,但如果没出结果,没创造价值,那对公司而言,你只是在做“无用功”。</p><p class="ql-block">所以,不要光看员工“努力”了多少,要看他“产出”了多少。“没有业绩的努力,只是在自我感动。” 这句话,扎心,但真实。</p><p class="ql-block">二、提人效:让每个人都创造更大价值。</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人效?简单说,就是每个人能为公司贡献多少。</p><p class="ql-block">它不是简单的“干得多”,而是“干得对,干得好,干得有价值”。</p><p class="ql-block">1. 事与目标挂钩:别让大家瞎忙活。</p><p class="ql-block">你见过那种公司吗?大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年底一盘点,发现业绩没啥增长。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在“瞎忙”。</p><p class="ql-block">每个人手上的活儿,都必须和公司的战略目标对齐。让员工清楚地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对公司意味着什么。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白费劲。</p><p class="ql-block">2. 薪酬与业绩挂钩:多劳多得,天经地义。</p><p class="ql-block">人性是什么?趋利避害。</p><p class="ql-block">所以,薪酬设计一定要体现“多劳多得”。干得好的人,就应该拿到更多。那些绩效考核不清不楚、大锅饭的公司,最终都会养懒人,逼走能人。</p><p class="ql-block">让努力的人有回报,让偷懒的人没市场,这才是最大的公平,也是最好的激励。</p><p class="ql-block">3. 人才与岗位匹配: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你让一条鱼去爬树,让一只猴子去游泳,结果会怎样?</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管理者要做的,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长处。</p><p class="ql-block">一个优秀的销售,可能不适合做细致的财务;一个严谨的研发,可能不善于对外沟通。强行弥补短板,不如扬长避短。</p><p class="ql-block">三、顺人性:懂得“人心”,才能带好团队。</p><p class="ql-block">“管自己逆人性,管别人顺人性。” 这句话,我特别喜欢。</p><p class="ql-block">你要求自己自律、刻苦、坚持,这是逆人性。但你要想管好别人,就得顺着人性来。</p><p class="ql-block">1. “钱”给够:解决生存,消除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一层是什么?生理需求。员工来上班是为了什么?为了赚钱养家。</p><p class="ql-block">所以,钱,一定要给够。别扣扣搜搜的。该给的薪水、奖金,一分都不能少。而且,要及时,要透明。</p><p class="ql-block">“钱不一定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最基础的需求满足了,员工才能安心为你奋斗。</p><p class="ql-block">2. “誉”给够:满足尊重,让人感到被看见。</p><p class="ql-block">人除了温饱,还有面子。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p><p class="ql-block">当员工做出了成绩,别吝啬你的表扬。公开表扬,比私下鼓励更有力量。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被看见”,他会更愿意为你付出。</p><p class="ql-block">3. “位”给够:满足成长,让人看到未来。</p><p class="ql-block">年轻人最怕什么?一眼望到头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所以,要给员工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告诉他们,在这里,你努力了,能得到什么?是晋升,是更大的舞台,还是学习新技能的机会?</p><p class="ql-block">一个没有发展空间的老板,是留不住人才的。</p><p class="ql-block">4. “情”给够:满足情感,让人感到温暖。</p><p class="ql-block">谁都想在一个有温度、有情义的团队里工作。</p><p class="ql-block">关心员工的生活,在他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建立一种“我们是一家人”的团队文化。</p><p class="ql-block">“真正能留住人的,从来不是高薪,而是温暖。” 这句话,你品,你细品。</p><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三位一体”的高手。</p><p class="ql-block">记住这三个关键词:</p><p class="ql-block">识人才:选对人,少走弯路。</p><p class="ql-block">提人效:做对事,提升价值。</p><p class="ql-block">顺人性:说对话,带好人。</p><p class="ql-block">不会识人,是瞎带;不会提效,是瞎忙;不会顺人性,是瞎管。</p><p class="ql-block">管理,不是让人害怕你,而是让人相信你、佩服你、心甘情愿地跟着你干。</p><p class="ql-block">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有章法、更有温度、更有远见的管理者。</p><p class="ql-block">你的挑战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你在“识人、提效、顺人性”方面,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分享你的实战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