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2025年7月10日,终于卸下工作的重担,携爱人开启期待已久的西行之旅。首站抵达碛口古镇——这座黄河岸边沉睡千年的商贸重镇,曾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这里不仅是晋商文化的缩影,更是黄土高原与黄河文明交汇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车过吕梁,沿途风光渐入画境。公路两旁绿树成荫,传统牌坊、砖墙灰瓦的民居错落分布,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穿过蜿蜒山道,驶入碛口地界,只见河水浑黄,塔楼临崖而立,一派苍茫气象。我们沿着石板小巷缓步穿行,古井酒坊、红灯笼映照的老屋,处处透着岁月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在一处古巷深处,我驻足于刻有“退一步让三分”的石碑前,感悟古人处世之道;站在河畔码头,望着对岸青山与旧时商船遗迹,遥想当年商贾云集之盛况。</p> <p class="ql-block"> 午后登上李家山,依山而建的窑洞层层叠叠,宛若大地雕塑。村中木雕窗棂、飞檐翘角依旧精致,斑驳砖墙上依稀可见昔日繁华痕迹。</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处窑洞、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据记载,明成化年间李姓迁入并逐步兴旺发达,随着碛口商埠的繁荣,李家涉足商业,东西财主开始大动土木建造房屋,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规模宏大的窑洞建筑群。走在狭窄的街巷中,触摸着古老的墙壁,看着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精心雕琢的场景,也能感受到李氏家族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从李家山下来,一路行驶在沿黄公路的柏油路面,带着轻微的震颤向前延伸。左手边是壁立的黄土崖,像是被岁月的巨斧劈砍过,沟壑纵横的崖面上,偶尔有几丛酸枣树探出头。土层的纹理清晰可见,一层浅黄一层褐红,是千万年风雨冲刷出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 右手边,黄河总在视线里若隐若现。有时公路贴近河岸,能看见浑浊的河水翻着土黄色的浪,漩涡处泛着白沫,像大地跳动的脉搏;岸边的石头被河水磨得浑圆,有的黑如墨,有的黄似蜡,层层叠叠堆在滩边,像被时光遗忘的棋子。</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到达陕西靖边县,靖边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带,地理风貌格外独特。从汉庭酒店出来时,晚风正带着股清爽劲儿缠上脚踝。晚上八点的靖边,天还亮着大半,淡青色的天光漫过沿街的树梢,给砖红色的楼檐镀了层柔光——这比山西的夜色来得晚了足有一个钟头,倒像是偷来的一段黄昏。</p> <p class="ql-block"> 沿街的树被风拂得沙沙响,叶片上还沾着白日的阳光味。坐在饭店门口吃饭,偶遇六年级的小服务生,乖巧伶俐,动作娴熟,招呼客人更是热情周到,好一个小女子!靖边印象更添几分悠然!</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土地上,我们找到了久违的宁静,也收获了属于两个人的慢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