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

Daiyin

<p class="ql-block">1921年动工兴建,1923年6月竣工,由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55年,汇丰银行撤出上海,上海市政府进驻,大楼更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铜大门:大楼正门面东设置三樘青铜大门,铸造工艺精致,彰显出建筑的尊贵气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窗材质:沿街主要立面采用精致的铜门窗,与花岗石外墙相搭配,而次要立面则使用钢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徽章中的图案是汇丰银行英文缩写“HSBC”的变形组合,具有较强的品牌辨识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汇丰银行时期,这样的徽章被放置在建筑显眼位置,如大门上, 是作为银行品牌形象和身份的象征。现在边门的门上还保留</span></p> <p class="ql-block">  营业大厅呈长方形,四周有28根大理石饰面的爱奥尼克式柱子。大厅中央为高13.2米的拱形玻璃天棚,天棚南北两端各有两根由整根大理石雕成的爱奥尼克式装饰圆柱。</p> <p class="ql-block">穹顶中心描绘的是太阳神、月亮神与谷物神 ,象征着光明、滋养与丰收,寓意着银行在金融领域如太阳般光芒四射,带来繁荣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环绕中心图案的中层,是黄道十二星座的形象,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秩序,体现了当时对天文与自然规律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外层绘制了上世纪20年代汇丰银行在全球最重要的八个分行所在城市的风貌,包括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每个城市画面旁都有对应的城市名,并且配有代表该城市的象征性人物或元素,如女神、建筑等,展示了汇丰银行的国际化布局与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这扇门的设计与汇丰银行大楼整体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相契合,从材质的选择(如深色木材、金属装饰等)到造型元素的运用,都与大楼内部其他装饰和外部风格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统一、和谐的建筑氛围,彰显了建筑的整体性和连贯性。</p> <p class="ql-block">在传统文化中,狮子有守护辟邪的寓意。作为银行门前的雕塑,它象征着守护财富,寓意汇丰银行能够牢牢守护客户的资产,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也彰显银行在金融领域的权威与地位。在西方文化里,狮子是勇气、力量和统治力的象征,契合汇丰银行作为重要金融机构的强大实力形象 。</p> <p class="ql-block">银行对面是外滩的三件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