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波兰之华沙(十一)

火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华沙,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古老是因为它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年轻是因为这座城市85%的建筑毁于二战;现今的优美建筑,大都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建造</u></i></b></h1>   <b>圣弥额尔圣弗洛里安教堂</b>,建于1888-1904年,华沙布拉格教区主教座堂   维斯瓦河,波兰的母亲河   面向维斯瓦河一侧的华沙皇家城堡   <b>  约瑟夫·毕苏斯基塑像</b>,波兰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b>瓦津基公园</b>,波兰最美丽的公园之一,原是波兰末代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别墅   <b>肖邦雕像</b>,身体微微左倾、风中飘动的头发和斗篷、随风飞舞的枝叶与微合两眼、轻蹙眉头的肖邦,似乎传递着内心一股欲语还休的冲动和激情 <b>  李斯特塑塑像</b>,肖邦的至交好友,正是得益于李斯特的帮助,肖邦的才华被世人所知<b></b> <b>  至圣救世主教堂</b>   车行途中所见酒店,外墙墙面雕塑的时代特征   <b>Polonia Palace Hotel</b>,1913年开业,华沙最老的酒店之一、当时酒店行业的典范,二战期间得以幸免完好保存,经历过沧桑风云、接待过无数国宾、名流和传奇人物   <b>华沙科学文化宫</b>,华沙标志性建筑,建成于1955年,当年苏联送给波兰的礼物,科学、文化设施、场馆的综合体;大厅门楣是青年宫,里面是进化博物馆   <b>国会大厅</b>,圆形的会议厅建筑,曾作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代表大会所在地   <b>波兰科技博物馆</b>,成立于1955年   周边是崭新的现代化建筑   <b>斯塔西茨宫</b>,建于1620年,波兰国家科学院所在地,大楼前方是哥白尼塑像   <b>哥白尼塑像</b>,1830年落成,纪念提出日心说的波兰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   哥白尼塑像与圣十字教堂位于街道两侧,由此往北到城堡广场就是克拉科夫郊区大街   <b>圣十字教堂</b>,华沙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之一;最早有关圣十字教堂的历史是1525年建立的木制教堂,现在的砖制教堂始建于1682年,历时110年于1792年全部完成    华丽的主祭坛建于1699年    美轮美奂的副祭坛   献给保护免于瘟疫的圣罗莎祭坛    肖邦的心脏安放于此,石柱上的碑文刻留着“至爱所在,心之所在”   教堂正在礼拜,只有教徒入内,我等游客只能在大厅外观赏   教堂门口背负十字架前行的耶稣塑像 <b>  华沙大学</b>,波兰最大的公立大学,建于1816年 <b>  华沙美术学院</b>,学院门前自带艺术色彩 <b>  蒂什基维奇宫</b>,四根1787年雕刻的巨大石柱支撑着阳台,现为华沙大学博物馆   <b>圣约瑟夫教堂</b>,二战中幸存的17世纪建筑,巴洛克式建筑,教堂前竖立着天主教红衣主教维辛斯基雕像   <b>维辛斯基塑像</b>,自1948年起担任华沙大主教直至1981年去世,2021年封圣,波兰人民心中的一位重要人物<br>   <b>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纪念碑</b>,勇敢无比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     <b>华沙总统府</b>,新古典主义建筑,始建于1643年,一、二战期间遭受了轻微的破坏,华沙起义中得以幸存 <b>  加尔默罗教堂</b>,建于1761-1783年,华沙最重要的地标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战争中得以幸存,基本保存了18世纪的原貌 <b>  密茨凯维奇塑像</b>,波兰浪漫主义文学开创者,波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革命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波兰人民的解放事业   <b>克拉科夫郊区大街</b>,华沙市中心最古老的大道之一,开辟于15世纪,从这条大街向南一直通往旧都克拉科夫    这是华沙最漂亮的一条街,它从nowy一直延伸到老城广场,沿途古建筑栉比鳞次,雕塑与纪念碑随处可见,华沙古城几个重要的教堂也都位于此地   <b>圣安妮教堂</b>,波兰最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外观教堂之一,也是华沙历史最古老的建筑之一,1788年以来教堂外观基本未有改变   克拉科夫郊区大街南端的城堡广场,华沙市中心通往老城的入口 <b>  华沙城堡广场</b>   广场四周建筑群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   夕阳映照下的古城建筑色彩浓郁,团队旅行途中难能可贵的一刻   二战期间,特别是华沙起义失败后,德国法西斯对华沙进行了彻底的毁灭,老城被夷为平地,城堡广场也不例外<br><br>   战后华沙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华沙人民几乎是完全复刻了战前老城风貌,重现了昔日辉煌<br>   近乎不可实现的成就,使从来不承认重建是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0年把这座浴火重生的老城以“华沙历史中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  华沙王宫</b>,也称皇家城堡,可以追溯到14世纪,目前为国家博物馆 <b>  齐格蒙特三世纪念柱</b>,立于1644年,华沙最古老的纪念碑和象征之一;1596年,正是齐格蒙特三世决定将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往华沙   城堡酒店   斯威特亚扬斯卡街,华沙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连接城堡广场和老城集市广场   <b>圣马丁教堂</b>,建于1353年 <b>  圣约翰大教堂</b>,始建于14世纪,天主教华沙总教区主教座堂,也是华沙三座主教座堂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b>格蕾丝圣殿教堂</b>,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建于1609-1626年间   <b>老城集市广场</b>,华沙老城核心、华沙最古老的部分,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拥有独特的波兰传统餐厅、咖啡馆和商店   战后的重建,华沙人民严格遵照原样修复   集市广场美人鱼雕塑,华沙的标志、城市保护神,美人鱼昂首挺胸,双目凝视远方,左手紧握盾牌右手高举利剑,守卫着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   <b>美人鱼铜像</b>,建于1855年,传说名叫华尔的男孩和名叫沙娃的女孩在此开拓家园,维斯瓦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   广场民居华丽的外立面   华沙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36年,广场区域中仅有这一侧的民居未被整体损毁   这一侧民居的外立面在战争中得以幸存   一家著名的米其林餐厅   圣安妮教堂钟楼,著名的老城观景台,俯瞰城堡广场的绝好位置 <b>  巴比肯堡垒</b>,半圆形的防御工事,位于华沙老城和新城之间,与老城城门相连,可以方便往来于老城内外   始建于1540年,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它被部分废弃、拆除和重建   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一路走来,有相当部分的建筑是由红砖砌成,这与我们原有的认知似乎大相径庭   <b>圣保罗隐士圣灵教堂</b>,天主教教堂,建于17世纪,华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以其独特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而闻名<br><br>   <b>圣雅克教堂</b>,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3年,巴洛克风格,外观简洁、全白,曾被用作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 <b>  居里夫人博物馆</b> <b>  中国驻波兰大使馆,</b>14天的行程,以中国大使馆为游览的终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集游记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