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新强师工程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云浮市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班(2025.7.10-19)

文文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0号至19号,我们有幸参加了云浮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也提升了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1日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李小军院长的《漆画艺术比鉴赏》,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从调漆、打磨到镶嵌,每一步都需耐心与专注,让我在创作中沉淀心境,感受材质与色彩的微妙变化,领悟"慢工出细活"的真谛。</p><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梁树彬国画精品展,深感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水墨丹青间,山水意境悠远,花鸟灵动传神,笔墨线条尽显功力。作品或磅礴或细腻,皆凝聚画家匠心,令人沉醉于东方美学之韵,更添文化自信与传承之志。</p> <p class="ql-block">端砚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雕塑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书法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纤维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版画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2日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上午: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华年副教授《美术单元课程设计的逻辑与实践难点》让我认识到:课程设计需兼顾系统性逻辑与创造性实践,难点在于平衡知识结构化与学生个性化表达。通过案例剖析,我认识到单元间的递进衔接与跨学科融合是关键,需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激发学生审美与创作潜能。</p><p class="ql-block">下午:到肇庆市博物馆,骑楼,文创街、包公文化产业园包公祠、古城墙行走观看,穿行骑楼老街,触摸斑驳城墙,在包公祠感悟清廉文脉,于文创街邂逅新旧交融。笔墨勾勒间,历史不再是书本符号,而是砖瓦间的温度与色彩。让我以艺术之眼,读懂了肇庆“活着”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3日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张爱民副教授《金石拓片题跋略讲》让我领略到金石文化的深厚底蕴。题跋不仅是文字考据,更是历史与艺术的交融,展现了古人治学的严谨与审美意趣,启发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守护文化根脉。</p><p class="ql-block">下午:学习邓粤军老师的《"生活美育"助推跨学科美育融合与创生发展》后,深刻体会到美育应扎根生活,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多元融合激发创造力。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4日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郑舒文正高、国大师的《AI人工智能技术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后,深感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教育注入新活力。AI不仅能激发学生创意,还能个性化辅导,让美术学习更高效有趣。未来需平衡技术与人本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下午:到七星岩摩石刻写生,漫步七星岩摩崖石刻,千年墨韵扑面而来。斧凿刀痕间流淌着文人风骨,崖壁上的诗词书画与自然山水交相辉映。写生时笔尖仿佛触碰历史脉搏,采风收获的不仅是艺术灵感,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5日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王宪玲教授的《向美而行,启智未来一一中小学美育建设与课程创新实践》深刻体会到美育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课程创新与实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创造力,培养人文素养,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p><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端砚博物馆与培训基地,深刻感受到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的文化底蕴与匠心传承。从采石选料到精雕细琢,每一方砚台都凝聚着匠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艺术的追求。培训基地的技艺演示更让我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严谨与创新,传统工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焕发新生。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美育熏陶,更让我认识到文化自信需扎根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实践。</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6日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张园的《心影传神》一ー文艺复兴自画像研究,揭示了文艺复兴自画像不仅是技艺的革新,更是人文主义的觉醒。艺术家通过镜像凝视自我,将神性光环转化为个体精神的张扬,在画布上镌刻下“人”的永恒宣言。这种“以己为神”的创作姿态,打破了中世纪的集体叙事,为现代自我认知开辟了道路——每一笔触都是对生命价值的庄严礼赞。</p><p class="ql-block">下午:鼎湖山宝鼎园写生,让我在青峰翠谷间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古朴的青铜鼎与苍翠山林相映成趣,笔触间流淌着历史的厚重与山野的灵气,写生不仅是描绘风景,更是一场心灵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7日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苏梦熙的《中西艺术比较专题》让我深刻体会到中西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差异。中国艺术重意境与写意,西方艺术强调整体与写实,两者各有所长。通过对比,我不仅拓宽了审美视野,更理解了文化背景对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下午:学习陈明华副教授的《国学与师德修养》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育人智慧。儒家"仁爱""师道"思想启示教师应以德立身、以爱育人,在传道授业中践行师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修身明德,传承中华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8日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上午:学习冼贤《双新背景下中小学美术创新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后,深感美术教育需紧跟时代,融合跨学科思维与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创造力。教师应持续更新理念,通过反思与实践提升专业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美育新生态,实现美育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下午:参加《学员心得体会交流会》收获颇丰,同行们的经验分享让我深受启发。交流中拓宽了教学思路,也认识到自身不足。今后将积极借鉴优秀做法,不断反思提升,努力在教学中实践创新。</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提供的学习平台和教授们的倾囊相授!此次培训既是充电,也是启程,未来,我们将把所学融入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同时积极推动本校美术教研工作,为云浮美育发展贡献绵薄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