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6月,我与儿子踏上了一场期盼已久的旅程——登顶长白山,探访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天池。这一天天气晴好,阳光洒满山峦,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云端的路。</span></p> <p class="ql-block">6月8日从沈阳站乘高铁到延吉西</p> <p class="ql-block">6月10日似延吉坐班车到二道白河,就是所谓的北坡,上山可以选择三个方向上山:</p><p class="ql-block">1.北坡(二道白河镇附近)。</p><p class="ql-block">优势:交通最便利(高铁直达)、景点最多(绿渊潭、瀑布等)、配套完善。</p><p class="ql-block">劣势:天池视野部分遮挡、游客最多、需多次换乘景区车辆。</p><p class="ql-block">适合人群:首次游览、时间紧凑、带老人或小孩的游客。</p><p class="ql-block">2.西坡(松江河镇附近)。</p><p class="ql-block">优势:天池视野开阔(需爬1442级台阶)、火山地貌壮观、夏季高山花海景观。</p><p class="ql-block">劣势:体力消耗大、景点较少。</p><p class="ql-block">适合人群:体力较好、偏好摄影与徒步的游客。</p><p class="ql-block">3.南坡(中朝边境附近)。</p><p class="ql-block">优势:天池全景最近距离观赏、游客最少、乘车直达山顶。</p><p class="ql-block">劣势:仅夏季开放(通常6-9月)、每日限流需预约、交通最不便。</p><p class="ql-block">适合人群:追求深度体验、反感拥挤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被称为不咸山,至少在战国初年不咸山已闻名于中原。据说“不咸”出自满族先世,是满语“伯罗聂·显乾”的音译省略,义为“长白”。唐代称为太白山。自辽、金起,多称为长白山。</p><p class="ql-block">长白山是满人、朝鲜人圣地,从清朝顺治元年时封禁,历经200多年,一直到咸丰时期,由于民间闯关东活动难以抑制,才解除封禁。</p><p class="ql-block">在长白山山巅中心的天池,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湖,是中、朝的界湖。天池被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所围,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其中最高的将军峰位于朝鲜一侧,天池西侧的白云峰是中国东北境内第一高峰。</p><p class="ql-block">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三江之源。发源于天池北坡的长白山瀑布的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南麓,图们江源于长白山天池东麓。</p><p class="ql-block">每年有七八个月的封冻期,天池的神奇之处在于,看上去它只有出水而没有入水,却千年不绝地流淌着。古人说它的水来自海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传奇小镇坐观光车上山</p> <p class="ql-block">因为天气好的原因,山上人已经很多了。</p> <p class="ql-block">天池我们终归有缘!</p><p class="ql-block">“来天池,不一定能见到天池,看天池,是需要缘分的,如果你跟天池有缘,第一次你就能看到她,如果没有缘,来几次都不一定见到她。因为天池天气终年变化多端,常常会被一层薄雾遮掩着,所以来了也未必能看到她”</p> <p class="ql-block">据说江泽民来了三次都没有看到天池,邓小平只来一次就看到天池全貌,所以欣然写下“天池“二字题词。</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日的长白山,风里还裹着未褪尽的寒意,我和已不算年轻的儿子并肩踏上登山的路。越往上走,植被越发疏朗,最后只剩裸露的岩石与残雪,像大地褪去华服,露出嶙峋却坦荡的筋骨。</p><p class="ql-block"> 终于抵达天池边时,风突然静了一瞬。眼前的湖没有盛夏的澄澈碧绿,也没有秋日的斑斓倒映,而是被一层半融的冰面覆盖着——不是全然的白,冰下的水透着幽蓝,像被冻住的深海,边缘处已有些许融化的裂隙,露出粼粼波光,仿佛沉睡的巨兽正缓缓睁开眼。十六座山峰环伺四周,峰顶还顶着新鲜的雪,与冰湖相映,天地间只剩蓝与白两种颜色,干净得让人不敢出声。</p><p class="ql-block"> 儿子站在稍远些的地方,背对着我望着湖面。我想起他这些年为了事业奔波的模样,忽然觉得这未解冻的天池像极了人生——看似沉寂,底下却藏着奔涌的力量,只待时机一到,便会破冰而出。</p><p class="ql-block"> 下山时风又起了,吹得人衣角翻飞。儿子忽然回头笑了笑:“爸,这地方真敞亮。”我知道,他看见了天池此刻的模样,也该懂了,那些暂时的凝滞,从来都不是终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