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每日经济新闻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榜单时,株洲以全国第36位的排名,在近300座城市中脱颖而出。这座中部工业重镇,正以澎湃的创新动能和雄厚的产业积淀,在低空经济的星辰大海中开辟出一条特色发展航道。</p> <p class="ql-block"> 株洲的低空经济成就,源自深厚的工业血脉与精准的产业布局。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株洲拥有航空动力领域的“国家队”身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航空装备和低空经济列为“新三样”产业重点培育,吸引上下游企业120余家集聚发展,构建了从航空发动机研发、整机制造到通航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芦淞通用机场作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A1类通用机场,通航运营能力领跑湖南、跻身全国前列;新翼科技开辟近30条无人机航线,让医疗急救、农产配送、应急巡检等低空服务从概念飞入现实。</p> <p class="ql-block"> 在创新能力的锻造上,株洲以“北斗+低空”融合开辟新赛道。短短三年间,株洲从北斗产业“后来者”跃升为全国“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其首创的“赛会一体模式”,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为平台,用153项场景需求“命题引才”,吸引368个创新项目同台竞技。赛事中涌现的北斗遥感灾害监测系统、短报文通信模组等技术,迅速应用于地质灾害预警、通航机场管理等真实场景。创新基因深植城市肌理——从3D打印航空发动机首飞,到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机的“株洲芯”,2025年上半年便诞生多项行业首发成果,彰显了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的硬核实力。</p> <p class="ql-block"> 更令人赞叹的是株洲以营商环境沃土滋养产业生态的远见。政府设立10亿元北斗产业基金,组建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吸引千寻位置等龙头企业设立华中总部;税务部门成立“罗博士工作室”,为先进制造企业提供税收政策精准辅导,单家企业即获增值税抵减140余万元;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成立北斗规模应用指挥部,以“地级市高配”打破行政壁垒,构建“金融—场景—孵化”闭环生态。政策胆识与市场活力在此交融,让技术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p> <p class="ql-block"> 从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到低空经济全国36强的创新高地,株洲以“工业基因+场景赋能+生态滋养”的三重奏,诠释了中部制造业城市升维竞逐的突围之路。当无人机划破株洲的天空,当北斗卫星在浩瀚宇宙标注株洲坐标,这座工业老城正以实干的姿态链动苍穹,在低空经济的星辰大海中,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株洲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