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易经的智慧—总论03—天人合德……下

成蜜

<p class="ql-block">这是正道。你说当皇帝很神气。爱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那我也尽量走这一条路。说了算。那就不对了。那就不合天道了。所以我们才知道。大位天定,非以智取。大位是说了算的,那个人。他是老天选的。不是人一票一票投出来的。不是。你想尽办法想要挤进大位。只要老天不同意。你就无能为力。那这是不是迷信?这其实不是迷信。可是有很多人听到这个道理。就很有兴趣。偷偷跟我讲。他说。那我要当总经理。你要老天来定了。我说总经理有那么大吗?你看每个人都把自己看得太大了。你认为总经理很大。但是老天一看。满街都是总经理。那你算什么?所以这个大卫天定。这个大是非常大的才叫大。不要自己说我就很大了。不要有这种想法。我们每个人能够在小事情上。你说了算就已经不得了。然后慢慢在比较大一点的事情上。你还能说了算?就应该心满意足了。至于那个最大的事情。我们叫天大的事。还是要看老天来选那个人。他是老天的代言人。他说了算。我们不要去争那个位置。这才叫做读《易经》对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一种安排。孔子为什么叫集大成?就是因为到了他。已经把所有话都讲完了。以后人没事干了。孟子他读了孔子的书。</p><p class="ql-block">《孟子》</p><p class="ql-block">孔子圣之时者也</p><p class="ql-block">就是说他能够把《易经》看着时代的变化。来把它及时的扭转过来。把神道设教撇开。直截了当的说。这些就是人生的形式规则。他那个时掌握的非常好。可是我们必须要了解。</p><p class="ql-block">《论语》</p><p class="ql-block">述而不作</p><p class="ql-block">信而好古</p><p class="ql-block">信而好古就是说他是了解。当年古代的伏羲的原来的本意。那叫信而好古。他是述而不作。他只是把《易经》本来的面貌。把它阐述出来。他没有加入他自己的意见。他没有创作。 他非常了解。《易经》是由天垂象。然后透过伏羲的一画开天。就悟出了4个字。天理良心。天理是天。良心是人。所以天人合一。千里跟人心一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所以就叫做天人合德。宇宙万象。他都显出一种自然的责任。你看太阳有没有说?你缺电费了。没有。太阳该出来他就出来。水不停的流。其实水流有他的目的。就是他透过这个流的过程。来使很多不干净的把它净化了。要不然上面的人在洗衣服。下面的人怎么喝水?就是那个过程。其实我们现在就是根据这个。水流怎么会进化的过程?来做成我们的净水器。所有的科学只要你弄明白。你都知道。是按照。《易经》的道理在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证明古老的《易经》蕴含着亘古不变的道理。而《易经》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天人合德。但是。包含着如此人生智慧的。《易经》是在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了呢。其实。《易经》衰落。也是从汉朝开始。就已经衰了,为什么?盛极必衰。连《易经》本身。也逃不过这样的一个规律。秦始皇他把书烧掉的时候。为什么把《易经》留下来。就是大家讲这本书不要说。他是老百姓拿来占卜用的。秦始皇一听,那好吧。那就不烧吧。这样的举动对不对?那不是我们评论的。好不好?我们倒可以想想看。答案还是。《易经》的道理。就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就是把这本书把它保留下来。坏的就是从此大家又认为。《易经》就是占卜用的书。所以从汉代开始。相术就大量发挥。对于这种占易,他非常有兴趣。相术一流行。就把《易经》从道德性。又拉回来。变成知识性。这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趋吉避凶。慢慢就变成易学的重点。我到请各位想想看。趋吉避凶好不好?一个人满脑子都是趋吉避凶。他就很容易投机取巧。要做一件事情。占个卦不好。不做。占一卦好。我就做。那不是投机取巧。对我好的我才去做。对我不好的我不去做。那这已经跟孔子的道理。已经偏离太远了。那还有什么道德可言?孔子是说你该做的。就算有很大的困难。你也要一步一步去克服。我该做的。就算我结果会很惨。我考虑一下该做的。我还是会去做。这才对。因为真正你德性好的时候。那个凶会变吉。吉会变凶。为什么?我们已经讲过了。先天而天弗违。这才叫做伟大的人物。当然你可以讲。我不是伟大的人物。我是一般老百姓。所以我还是相信占卜。可以 我们也不反对。我们只是讲一句话而已。一个人他很会算。叫做神算,神到什么地步?神到70%的命中率。够高了吧。你不可能100%。不可能的。那天变成你去做好了。那天会很好笑的。你100%.那我还有存在的余地吗?所以你说这个人很灵很灵。70%.80%不得了了。偏偏你的事情。就落在那个30%的不准的。那个几率里面,那你不是很倒霉。我们只讲这句话就好。其他的各位自己去选择。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