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迟到的告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追忆好友董立庆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芬谦</p><p class="ql-block">去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一个令人痛彻心扉的日子,一位躬耕试马教坛42年,备受人们尊重的教育工作者董立庆先生骤然离世,带着他对事业的一生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眷恋撒手人寰,给家人留下巨大的伤痛,给亲友同事邻里留下无尽的哀思和怀念。而我当时却浑然不知,一直到一个月后,在一次饭局上,才从一位朋友的流露中得知,噩耗如晴天霹雳,令我悲痛不已。</p><p class="ql-block">立庆先生是母校永青中学高我两级的学长,参加工作后我们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同事,是走的亲近,交往深厚的朋友,是我敬重学习的榜样;其夫人赵凤琴女士是我高中同班同学,也是后来的同事;其长女明华是我1994—1995在试马初中任教时班上的得意门生。在试马初中任教期间,作为同学、同事、朋友和孩子班主任的我,曾多次受邀到立庆家里做客,一来二去,更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交情。我们经长在一起探讨工作,交流感情,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育方法,吸取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坚定了我终身从教的信念。其女儿明华在师范深造期间,我们师生之间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参加工作后对我这位初中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一直念念不忘,敬重有加,多次在重要的饭局上把我邀请为座上宾,对我及家庭给予极力关照,令我念念不忘。从上师范到毕业后参加工作一直到现在,她每前进一步都要在第一时间把喜讯告诉我,我们也成了事业上相互支持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处于以上的种种关系,在立庆先生离世时我没有能够向他的遗体告别,在他告别人寰去往天国之时没有焚香叩拜送他一程,成了我此生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心灵上一个莫大的伤痛。以至于后来无法面对立庆先生的亲属—我的同学赵凤琴女士和两个女儿。</p><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我路过立庆先生曾经工作过的校园,看到办公室窗前那束熟悉的阳光,总会恍惚觉得他仍坐在那里勤奋工作,抬头时眼里盛着对教育的热忱。风穿过走廊时的声响,像极了他温和的叮嘱,可转身望去,只有空荡荡的长椅,和我再也递不出去的问候。</p><p class="ql-block">转眼之间,立庆先生离开我们已一年多了,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里都隐隐作痛,没能参加现场告别仪式,但是我有很多要向先生告别的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就化成这些文字算是迟到的告别吧! 这份迟到的告别,成了我心口一道细密的疤,每逢雨夜便隐隐作痛。可转念想起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的欣慰,想起明华从他身上传承下来的的正直与热忱的美德,又觉他从未真正离开——他把生命的光,留在了他热爱的讲台,留在了我们这些被他温暖过的人心里。随文草就小诗两首,以表寸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其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月风急折栋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迟闻噩耗泪千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讲台四十春秋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及焚香话寸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其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梦里犹逢旧学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先生笑问近来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醒来唯有窗前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我余生憾未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