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茄子的故事

芳梅疏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九岁之前,家里蔬菜少得可怜。十岁以后,尽管自家近30 米长的前院是菜园,可是土质不够肥沃,八口之家的蔬菜,比吃供应的还得精打细算。妈妈上班,一大家子人的饭食都靠小脚奶奶,她经历了多少难,我儿时的视角往往视而不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所见的奶奶的行为,渐渐在眼前呈现无数个特写镜头,刺激我的心灵深处,那数不清的故事,闪耀着柔弱肩头扛着一家生活重任的高大形象。这形象,是我的偶像,也是我50年又20天的光阴里,时常隐隐的痛,62岁的奶奶,没有享过清福,倒是时时刻刻都把自己和劳作紧紧绑在一起。就说当下吃的茄子,我一拿起茄子,一准想起奶奶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天,奶奶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备好的茄子籽,精心地在钢盆里育苗,洒水多少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待秧苗育好后,等待阴天,他得提醒心思都在工作上的儿子,事先帮她备垄刨坑,上班的儿子媳妇都走了,奶奶就自己栽茄子,下秧后必须及时浇水培土,来不及等上班人回家,小脚奶奶就自己用脸盆端水(那时候没有小桶)浇茄子秧,待水沉下去再培土,到了中午,还得管一家子人的午饭,现在想想,奶奶何等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平日里旱了,奶奶就端水浇浇,好在家里有洋井,水源不是问题。只要茄子秧长势好,流再多的汗奶奶也开心。眼看着茄子秧上紫色花绽开笑脸,奶奶笑呵呵地对我说:“丫头,吃茄子有盼望了”,我除了嫌茄子长得慢,不懂得替奶奶分担一盆水的劳作。盼到茄子可以吃的时候,奶奶早就看好该摘哪几只茄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要说想起奶奶的故事,就是我们家的茄子吃了,茄子裤不能扔,奶奶无论多忙,都得趁茄子裤离开茄子后还有的水分,把“骨肉”分开,再把“肉”用线串上晾晒 ,到了冬天,蔬菜单调,有一个阶段,经常吃水煮干白菜叶,奶奶就把干茄子裤用温水泡发,炸“茄子”酱;吃腻了干白菜,吃到茄子味道的酱,食欲大增。一个茄子裤干了之后真是一丁点,可是奶奶为了改善一家人的伙食,就是这样兢兢业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茄子一夏天一秋天地陆续提供食材,解决奶奶无菜之忧。到了天气转凉,茄子个头都僵在两三寸长不长,时间长了倒是长得瓷实,趁来霜之前,奶奶把所有的茄子包(对长不大茄子的称呼)一律采摘下来,同样再把茄子裤去掉串上晾晒,更重要的是把茄子包上锅蒸一下,留心把握不能蒸过火,然后放上韭菜和盐,放在缸盆里,置于阴凉处。深秋我们上山植树造林带饭盒,这是最受欢迎的小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奶奶没有赶上分田到户,没过着蔬菜绰绰有余的日子,可是她在拮据面前总是物尽其用,让我们的饭食尽量可口。</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奶奶用勤劳善良,用自强不息,诠释人生的价值,也常用一句话教导我:“无论啥时候,都得活出个人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领会奶奶的苦心:面对困境与优渥,都不能忘记我是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