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邂逅了一场关于礼仪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之旅。这并非山水之间的远行,却同样让我收获满满。伍教授从以下一些方面对礼仪进行讲解,穿着,化妆,肢体,动作,眼神,微笑,站姿,坐姿,走姿,手饰和鞠躬等等,让我在现代教育礼仪中重塑自我。</p> <p class="ql-block">借用孔子的话,来告诉我们礼仪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既是个人立身之本,又是国家治理之策。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礼仪文化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讲“礼”重“仪”、守“法”尚“美”,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和文化特质,也是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礼仪是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一个人教养、风度、魅力的综合展现。礼仪需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个人的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深深打动了我。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引导者。伍海琳教授娓娓道来“重构礼仪思维”的三个核心:真诚重于形式、换位思考、尊者思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形象与沟通方式。</p> <p class="ql-block">课程中提到的“73855定律”令人印象深刻:视觉传达占比高达55%,这提醒我在课堂上不仅要讲得好,更要站有站姿、坐有坐相。通过三步提升教师形象的方法,我学会了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展现职业感,也理解了“TPOR”原则背后的深意:时间、地点、对象与规则,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在仪容仪表礼仪环节,我学习了淡雅妆容的打造技巧与着装禁忌。无论是男教师的西装搭配,还是女教师的裙装规范,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对教育事业的敬畏。“服饰是人的第二肌肤”,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外在的形象也是内在修养的一种表达。</p> <p class="ql-block">我们围绕“教师职场六忌”展开讨论,结合真实案例反思自身行为。我更深刻地明白,教师的魅力不仅来自学识,更来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传递出的专业力量与人格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