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理发店成了网红打卡地 <h3> “我叫杨梅,酸酸甜甜就是我。”在这火热的七月,狮城沧州依旧沉浸在外地杨梅上市的季节里,而5元理发店的杨梅则幽默地笑着向顾客调侃起自己的名字。她用笑容与手艺,为这座城市的夏日增添了一抹亮色。</h3> <h3> 在沧州市区大运河畔东侧的四合街小街子,一处位于堤顶路边的无名理发小店,虽然门面陈旧,却人气十足。店内店外总有人排队等候,仿佛这里不是理发店,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社区会客厅。</h3> <h3> 个中缘由,总让人觉得这营生格外接地气。5元理一次发,手艺却是专业理发师水准。店主杨梅性格和气、开朗、大方,吸引了不少中老年顾客和小学生慕名而来,有时甚至应接不暇。</h3> <h3> 顾客群体多为中老年人和假期里的小学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个月理一次发是常态。而市面上男性理发一般收费20元,这5元理发无疑成了性价比之首选。习惯了节俭生活的老百姓,能省则省,省下的不只是钱,更是一份生活的从容。</h3> <h3> 杨梅的5元理发店,是她家沿河的老平房。几年前,这里曾被划入大运河风景带建设规划,列入拆迁范围,但因种种原因,拆迁迟迟没有到位。</h3> <h3> 2022年元月,杨梅将小屋简单收拾一番,装上了空调,“二月二”5元理发店便红红火火地开张了。营业时间定为上午8点半至12点,下午2点半至5点半,但只要有顾客在等,她都会坚持理完最后一人。几乎每天,她都要为四五十人理发。</h3> <h3> 杨梅笑着说:“理一天发确实挺累的,我不能太拼,得注意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为大家多服务几年。”</h3> <h3> 杨梅是个老理发师了,16岁便开始学艺,曾在二百间理发店工作。市场经济浪潮中,她也曾尝试开宠物店,但兜兜转转,还是觉得理发最得心应手,于是重拾老本行,时至今日已经三十多年。当然,也有妇女想剪发烫发染发,但看到排队的人群,便只能望而却步,只好与杨梅预约时间再来店里整个好发型。</h3> <h3> 杨梅的5元理发,成了小店的招牌,也成了城市中一个独特的风景线。人们不仅为价格而来,更是为那份亲切与手艺而来。</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人民公园南门五元理发人气旺</b></p> <h3> 长期以来,在人来人往的人民公园南门,几处五元理发摊点成了市民的“心头好”。起初是露天理发,近两年搭起了帐篷遮阳挡风,五元理发的营生依旧火热。逛公园的、专门赶来的、甚至住院病人的家属,都喜欢在这里理发。顾客群体以中老年人和假期小学生为主,偶尔也有老年妇女前来剪发。</h3> 赵欣理发在街头 <h3> 沧州晚报曾在去年3月中旬报道过,在市区开元南大道与鲸川路交叉口东北角的街头,有一位名叫赵欣的理发师,以五元理发的价格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他用朴实的价格和精湛的手艺,赢得了街坊邻里的喜爱。</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践行与感悟</b></p> <p class="ql-block"> <i>这</i>几年来,我月月五元理发。一个农村长大的娃,当兵、转业,虽有退休金,但晓得日子甘苦辛劳,一切靠自己奋斗,早就养成节俭的习惯。平头短发,五元理的发也不赖,也就不在舍近求远、再多花三倍的钱了。5元理发,随意自在接地气,用航天员的话说:感觉良好!</p> <h3> 而我认识的一位企业退休老翁,为了省下十多元理发费,曾乐此不疲地骑着电动三轮车跑几里地去道东理发,坚持多年,直到年老体衰,索性买了一把理发剪,请家人帮忙为自己剪发。他说:“年老了,不讲究了。”</h3> <h3> 沧州市区的这些五元理发摊点,不仅便利了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成为了城市中一道温暖的风景。他(她)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人间烟火气,也见证了城市发展中不变的温情。五元理发,不只是一个价格标签,更是一种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精神写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