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师生在阅读中汲取智慧、涵养品格,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与教学相长,特制定本师生共读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常态化的共读活动,搭建师生思想交流的桥梁,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让阅读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文学素养与理解能力,拓宽知识视野。</p><p class="ql-block">2.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增进师生情感,营造“共读、共思、共享”的书香氛围。</p><p class="ql-block">3. 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结合,提升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二、参与对象</p><p class="ql-block">全体师生(按学段推荐阅读书目)</p><p class="ql-block">三、阅读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6日—2025年8月15日</p>  <p class="ql-block">四、实施步骤</p><p class="ql-block">(一)启动阶段(7月6日—7月13日)</p><p class="ql-block">1. 书目推荐:学校以及各学段语文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读书吧内容推荐1本经典书目,涵盖文学、科学、历史等领域,学生进行精读,鼓励泛读其他书籍。</p>  <p class="ql-block">2. 制定计划:师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明确每日阅读时长。一二年级每天阅读时间为20分钟,三四年级40分钟,五六年级为60分钟,每天记录阅读进度。</p>  <p class="ql-block">3. 启动仪式:通过放假会议开展启动仪式,教师分享阅读方法,学生交流阅读期待。</p>  <p class="ql-block">(二)共读阶段(7月14日—8月15日)</p><p class="ql-block">1. 打卡分享:利用班级群每日打卡阅读进度,分享精彩段落或短感悟(100字以内),记录好词,好句,利用思维导图绘画故事情节自己梳理人物关系。教师定期抽查并反馈。</p>  <p class="ql-block">2. 师生互动研讨:教师每周发布1个阅读话题:如“书中最打动你的情节及原因;你最喜欢的主人公及原因?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参与留言,教师针对性点评;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p><p class="ql-block">3.教师阅读:</p><p class="ql-block">      教师自行安排阅读时间,深入研读选定的书籍,并每天撰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阅读心得可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师利用学校教师阅读群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会,开展线上交流研讨活动,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p>  <p class="ql-block">(三)成果展示阶段(开学后1周)</p><p class="ql-block">1. 作品征集:收集学生阅读成果,包括读后感、读书笔记,人物分析思维导图等。</p>  <p class="ql-block">2. 读书交流分享:通过橱窗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开展演讲比赛评选“阅读之星”“创意之星”,评选书香家庭,颁发奖牌。</p>  <p class="ql-block">3. 总结分享:召开总结会,师生分享假期阅读收获,教师总结活动亮点与改进方向。</p>  <p class="ql-block">五、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 教师职责:每日查看打卡情况,每周参与小组研讨,及时回复学生疑问,跟踪阅读困难学生并提供指导</p><p class="ql-block">2.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鼓励纸质书阅读。</p><p class="ql-block">3. 尊重学生阅读差异,不强制统一进度,关注个性化感悟。</p>  <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师生共读,让阅读成为假期的“成长养分”,让书籍成为连接师生的“心灵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