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HOLIDAY INN AYLESBURY环境不错,每天的英式早茶吃得还很习惯。🥰</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是去丘吉尔庄园也就是布莱尼姆宫,然后伦敦市中心city walk。</p> <p class="ql-block">去丘吉尔庄园路过牛津市的比斯特名牌购物村</p> <p class="ql-block">比斯特名牌购物中心,地处伦敦与伯明翰之间,90多个世界名牌均在此设有折扣专卖店,东西不多,空空荡荡,没有什么人气,品牌和国内的比斯特比较要弱很多。随意走走即可。</p> <p class="ql-block">比斯特去布莱尼姆宫也就是丘吉尔庄园23公里,大概半个小时。</p><p class="ql-block">丘吉尔庄园是历代马尔伯勒公爵府邸,也是温斯顿·丘吉尔出生地。是英国唯一一座非宗教非王室却具有“宫”称号的建筑,也是英国园林的经典之作。宫殿位于牛津伍德斯托克,由约翰·范布勒建造。1987年,这座官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布莱尼姆宫是丘吉尔庄园的中心建筑,不少人说它堪比法国凡尔赛宫,是英国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英国最大的私人庄园。</p> <p class="ql-block">布莱尼姆宫参观了二个小时(因为内容太多,后一篇独篇介绍)</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庄园去伦敦市中心120公里路程,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白金汉宫,不过还是没有赶上入内时间,只能city walk了。</p><p class="ql-block">刚刚到达英国的时候,也是先到的伦敦,去了温莎城堡和大英博物馆,对于市中心已经有匆匆的一瞥。今天的city walk相对有熟悉感。</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英语: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坐落于威斯敏斯特,是英国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1703-1705年,白金汉公爵和诺曼比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宫”,构成了主体建筑。</p><p class="ql-block">1761年,英王乔治三世获得该府邸,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师约翰·纳西和爱德华·布罗尔主持,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p><p class="ql-block">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19世纪40年代,宫殿公共立面开始修建,形成延续白金汉宫形象。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皇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悬挂着王室徽章的庄严的正门,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四周围都设有栏杆,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若皇宫正上方飘扬着英皇旗帜,则表示女王如今是国王仍在宫中;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代表女王(国王)外出。女王(国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span></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正前方是由爱德华七世扩建完成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像要从天而降,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由阿斯顿·韦伯爵士与托马斯·布罗克爵士主导设计,1911年正式落成。纪念碑基座采用2300吨汉白玉石材建造,主体由维多利亚女王坐像、正义与真理天使雕像及鎏金胜利女神像构成三段式结构,整体高度达82米。其基座四角设有象征航海主题的铜像群,其中一组人狮铜像由新西兰人民赠送。作为白金汉宫区域核心景观,该纪念碑与周边水师提督门、圣詹姆斯公园形成轴线呼应。</p> <p class="ql-block">走过女王纪念碑,来到圣詹姆斯公园,它曾是国王亨利八世的猎鹿苑,19世纪初经过整修,园内翻新了修长的人造湖以及画坛,现在已经是伦敦市美丽的公园之一。</p><p class="ql-block">圣詹姆斯公园东面是骑兵卫队( Horse Guards )马路,西面是白金汉宫,北面是林荫路和圣詹姆士宫,南面是鸟笼步道( Birdcage Walk )。内有圣詹姆士公园湖和鸭岛、西岛两座岛。常年有鹈鹕、天鹅等各色水禽出没,可谓赏鸟天堂,野趣盎然。每天下午3点饲养员会定时给它们喂食,届时,漫步公园,你可以在圣詹姆斯公园湖的人行桥远眺白金汉宫,也可闲散漫步在南面的鸟笼步道,鸟语花香,公园里的鹈鹕和天鹅包括松鼠🐿都会与你近距离接触和互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群的天鹅和白金汉宫相应成趣,惬意而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中午游园还可以聆听精彩的露天午间音乐,在夏季,可以租个躺椅,晒晒日光浴,享受美好的音乐和风景。</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搜彩蛋活动。</p> <p class="ql-block">公园东门口的Guard's Division Memorial皇家卫队游行纪念碑,是英国重要的战争纪念场所。该纪念碑最初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临时阅兵建筑,后于1920年改为永久性纪念碑,成为英国和平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皇家卫队游行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大战中牺牲的14,000名卫队士兵,于1926年揭幕。1922年举办的纪念碑设计竞赛由建筑师哈罗德·查尔顿·布拉德肖和雕塑家吉尔伯特·莱德沃德获得。两人在战前就读于罗马英国学校,前者是该校的首位罗马建筑学学者,后者是首位罗马雕塑学学者。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罗马的加洛尼加里波第纪念碑,但后来演化为一个粗壮而庄严的石制方碑,其上刻意安排了一排僵硬而正式的五个卫队士兵。莱德沃德被告知,每个士兵都应代表五个师中的典型士兵:榴弹兵、冷溪兵、苏格兰兵、威尔士兵和爱尔兰卫队士兵。模型是从爱尔兰卫队中挑选的,由于雕塑家先以裸体人物为创作基础。纪念碑的后侧面向圣詹姆斯公园,上面有一块板子,描绘着一门18磅野战炮正在装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圣詹姆斯公园的东门出口就是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伦敦骑兵博物馆也在那里,博物馆位于白厅骑兵营(66 Horse Guards Ave),通过沉浸式展览手段展示英国骑兵的历史传统、战斗荣誉及现代职能演变。其核心展区复原18世纪马厩工作场景,结合互动影像展示骑兵训练体系和日常勤务流程,展品涵盖服饰装备、军事纪念品及首次公开的稀有文物。博物馆建筑自1750年起作为皇家骑兵总部使用,300多年来持续见证骑兵部队发展。场馆每日举行卫兵换岗仪式(平日11:00/周日10:00)与16:00检阅活动,现存驻防制度印证现役军事基地属性。</p> <p class="ql-block">阅兵场一侧是冷战时期建的掩体。冷战时期,英国在白厅等政府核心区建设了大量核掩体,包括防空作战室、指挥掩体等。</p> <p class="ql-block">往北走,是特拉法尔加广场,一个英国伦敦市中心的著名广场。广场以纪念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闻名,中央耸立着纳尔逊将军的纪念碑和铜像,该铜像高53米,是伦敦的重要历史符号。 </p> <p class="ql-block">沿白厅街,一路都是纪念碑和政府部门。</p><p class="ql-block">路过和平纪念碑,这最初是1918年一战胜利阅兵时搭建的临时木质结构,因公众强烈要求保留,于1920年由建筑师埃德温·兰兹尔·鲁琴斯重新设计为永久性建筑,成为英国首个国家级战争纪念碑。其希腊语原名"Cenotaph"意为"空墓",象征对无名烈士的集体追思。纪念碑选址伦敦白厅街中央轴线,正对国防部大楼,强化了政治与军事纪念的空间关联性。</p><p class="ql-block">纪念碑高11米,重达12万千克,采用波特兰石与大理石建造,主体为独特的同心球形截断表面几何造型,顶部装饰石制花环与青铜武器浮雕。</p><p class="ql-block">四面分别刻有英王乔治五世花押字、两次世界大战年份(1914-1918和1939-1945)及拉丁文铭文"Glorious Dead"(死的光荣)。基座铺设花岗岩步道,常年摆放各界敬献的花圈。两侧旗杆悬挂六面军种旗帜,包括英国国旗、皇家海军旗、皇家空军旗等,外交部一侧曾并列欧盟旗帜与英国国旗。</p><p class="ql-block">该纪念碑作为英国战争记忆的核心载体,兼具建筑艺术价值与民族精神象征意义,至今仍是公众瞻仰与官方仪式的焦点场所。</p> <p class="ql-block">二战妇女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是一座褐色大理石纪念碑,雕塑很别致,石碑上并没有雕刻具体的人像,而是刻着17套不同工种的制服,象征着二战期间妇女在前后方承担的工作。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那些在“如此多舛境遇中仍能从容应对”的英国妇女们而建,2005年落成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亲自揭幕。</p> <p class="ql-block">伦敦阵亡将士纪念碑(Cenotaph) ,与英国国防部大楼相邻。它由白色大理石建造,外形简洁庄重,顶部设有火焰雕塑,象征对阵亡将士的永恒怀念。该纪念碑由英国政府于1918年建成,最初用于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阵亡士兵,后扩展至所有战争中的英联邦将士。 每年11月11日英联邦停战纪念日期间举行悼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文: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军事家、政治家,陆军元帅,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p><p class="ql-block">蒙哥马利早年就学于圣保罗公学、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服役于英属印度,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各参谋学院进修,并进行军事研究。后任旅长、师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率军与比、法军并肩作战。曾参加指挥敦刻尔克撤退以及法国投降之前的战斗,先后任军长和军区司令。1942年任英国驻北非第8集团军司令,指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击溃德意联军,扭转北非战局,享有“沙漠之鼠”的称誉。1943年与盟军配合于突尼斯战役中全歼北非残敌,又率英军在西西里岛登陆,配合美军进行意大利战役。后调第21集团军群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的计划,并于登陆时任盟军副总指挥。1944年晋升陆军元帅,随后实施市场花园行动失败,但仍向德国腹地推进。1945年代表盟军在吕讷堡接受德军北方兵团投降,任盟国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盟军联合统帅部副统帅。1946年后相继任英国参谋总长、西欧联盟常设防御组织主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副总司令等职。1958年退役,仍以民间人士身份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1976年在汉普郡奥尔顿逝世,享年88岁。著有《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领导艺术之路》等。</p><p class="ql-block">蒙哥马利被视为二战期间盟军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也是英国陆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指挥官之一。</p> <p class="ql-block">沿白厅街一路政府机关大楼,汇集了英国国防部、外交部、内政部、财政部等政府机构,素有"白厅"的代称。</p> <p class="ql-block">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的官邸,其设计朴实的黑色木门,缀上白色的数字"10",是人们所共知的标记。唐宁街被铁门封住,还有警卫把守,游客无法入内,只能隔着铁栏杆远远观望。你不用特意赶来这里一探究竟,在游览大本钟或特拉法加广场附近的景点后顺道过来即可。</p><p class="ql-block">此外,唐宁街此前还有一只名为 Larry 的猫,曾被任命为"内阁捕鼠官",后因抓不到老鼠又贪睡而被降职。关于这只萌猫的花边新闻充满趣味。</p> <p class="ql-block">一直往南走,行至威斯敏斯特宫。</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称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宫始建于公元960年,历经诺曼征服、文艺复兴等重要历史时期的扩建与修缮,融合了哥特式、罗马式等多元建筑风格,堪称一部立体的英国史书。其中教堂内高耸的尖塔刺破苍穹,彩色玻璃窗上的圣经故事在阳光下流转,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神圣氛围。历代英国君主在此加冕,从征服者威廉到伊丽莎白二世,权杖与王冠的光芒照亮过这里的每一寸地砖;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巨匠长眠于此,他们的墓碑与纪念碑错落林立,无声诉说着英国在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而最令国人熟知的大笨钟(现称伊丽莎白塔),正是威斯敏斯特宫钟楼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塔(the Elizabeth Tower),旧称钟塔(the Clock Tower),俗称大本钟(Big Ben),是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大本钟,按照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设计,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时钟的表盘镶嵌在直径23英尺(7米)的铁框里,支撑着312块猫眼石,看起来像彩色窗户。表盘的周边以镀金装饰。</p><p class="ql-block">该塔由奥古斯塔斯·普金(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每到国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1小时报时一次。</p><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日,包括三大主要党派高级成员在内的331名议会成员支持将“钟楼”改成“伊丽莎白塔”的议案,用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同年6月26日,大本钟(Big Ben)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the Elizabeth Tower)”</p><p class="ql-block">这座精准的报时钟闻名世界,每到整点,低沉浑厚的钟声穿透伦敦雾霭,不仅是城市的时间坐标,更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王室婚礼的欢腾,以及无数影响世界的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大本钟(伊丽莎白塔)是英国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自1859年起为伦敦报时起,见证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作为英国议会大厦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了多次重大政治活动,二战期间,曾暂停报时以示哀悼,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这座城市的传承和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宫对面就是议会广场,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广场周边都是名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p><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教堂。1540年之后,成为圣公会教堂。</p><p class="ql-block">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译作西敏寺)与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伦敦议会广场(Parliament Square)是英国政治与历史的象征性场所,其周边矗立的11座雕像以政治家为主,涵盖英国及国际重要人物。以下是具体名单及背景:</p><p class="ql-block">1,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p><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雕像以标志性的拄杖姿态展现其坚定形象。</p><p class="ql-block">2,大卫·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一战时期首相,推动国民保险法,奠定英国福利国家基础。</p><p class="ql-block">3,帕默斯顿子爵(Viscount Palmerston)。19世纪三次出任英国首相,主导克里米亚战争等外交事务。</p><p class="ql-block">4,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p><p class="ql-block">美国第16任总统,以解放黑奴闻名,雕像象征英美历史联系。</p><p class="ql-block">5,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p><p class="ql-block">南非反种族隔离领袖,其雕像体现对全球人权斗争的认可。</p><p class="ql-block">6,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p><p class="ql-block">印度独立运动领袖,雕像于2015年揭幕,反映英国对殖民历史的反思。</p><p class="ql-block">7 乔治·坎宁(George Canning)。19世纪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推动南美独立运动。8,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的军事家,后任首相。</p><p class="ql-block">9,坦普尔雕像,纪念那位19世纪中叶的英国首相,他主导了英国的外交政策,见证了帝国的巅峰。</p><p class="ql-block">10, 扬·克里斯蒂安·斯穆茨(1956年揭幕),南非前总理,曾两次担任南非总理,军事领导人,哲学家,参与联合国宪章起草。</p><p class="ql-block">11,本杰明·迪斯雷利,维多利亚时代首相,保守党改革派代表。</p><p class="ql-block">议会广场雕像群不仅纪念历史人物,也体现英国对多元价值的包容,如甘地、曼德拉等“非传统”选择,展示了复杂的历史观。</p> <p class="ql-block">伦敦街头的雕像就像是一个行走的艺术博物馆,也是英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脉络和曾经的辉煌、苦难、挣扎和崛起!这些雕塑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城市的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向前……</p> <p class="ql-block">徬晚时分,钟声在这个古老的城市响起,金色的阳光落在大本钟的塔顶,熠熠生辉,丘吉尔雕像的正迎着钟楼,阳光下,他的背影显得异常的沧桑而坚韧,丘吉尔说,“我们都是虫子,但我相信我是萤火虫。”</p> <p class="ql-block">宿INTERCONTINENTAL LONDON - THE O2</p> <p class="ql-block">伦敦的天气阴晴不定,到房间就开始下起雨了,呆呆享受雨中的城市,雾都的神秘已慢慢褪去……</p> <p class="ql-block">明天将继续伦敦深度游,将去西敏寺、国家美术馆、伦敦眼观伦敦全景、坐泰晤士河游船游览伦敦全貌,期待好天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