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年代:民营企业的真正出路在于守正创新 <p class="ql-block">淬火年代:民营企业的真正出路在于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 李千树</p><p class="ql-block">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淬火年代》,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全景图。在这幅画卷中,不同民营企业的命运轨迹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市场经济大潮下企业兴衰的内在逻辑。该剧通过腾飞公司、钱宏明企业、原市一机公司等典型案例的艺术再现,回答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民营企业的真正出路究竟在哪里?答案清晰而有力——守法经营、守正创新才是民营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之道。</p><p class="ql-block"> 柳钧的腾飞公司代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光明前景。这家从父辈老旧小厂起步的企业,没有走捷径,而是依靠从德国学到的专业技能,脚踏实地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剧中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当其他企业热衷于资本市场运作时,柳钧却将有限资金投入到看似"笨重"的实体生产中。这种"脱虚向实"的战略选择,恰恰体现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追求短期暴利,而是通过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腾飞公司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一个经济学基本原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创新程度。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p><p class="ql-block"> 与腾飞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钱宏明企业的悲剧命运。从外贸起步,到炒股炒期货,再到放高利贷和介入房地产,钱宏明的经营轨迹是一条典型的"脱实向虚"之路。剧中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这位企业主的心态变化:从最初的谨慎尝试到后来的疯狂投机,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这一形象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当企业背离实体经济本质,沉迷于金融投机和资本游戏时,其繁荣必然是虚幻和短暂的。钱宏明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市场经济中一个铁律:任何不创造实际价值的经济活动,最终都会在价值规律面前现出原形。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危害企业自身,还会扰乱整个经济秩序,加剧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p><p class="ql-block"> 原市一机公司的"民营化"改造则揭示了另一种危险倾向。老板林岳将企业视为私人领地,以黑社会方式经营管理,最终导致企业堕落。这一情节直指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产权改革不等于管理野蛮化,企业改制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借口。林岳的形象令人联想到现实中那些打着改革旗号侵吞国有资产、损害职工利益的所谓"企业家"。他们的行为不仅违背商业伦理,更触犯法律底线。《淬火年代》通过这一角色的塑造,发出了明确警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法治为基础,以社会责任为约束。</p><p class="ql-block"> 剧中还塑造了一家"靠实力说话,靠前瞻性思维发财"的成功民营企业。这家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壮大,关键在于它既把握了政策方向,又抓住了市场机遇。这一案例生动说明:党和国家为民营企业提供的优惠扶持政策,只有被那些有远见、有定力的企业家正确理解和运用时,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发展红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的结合点,往往是企业创新的最佳切入点。</p><p class="ql-block"> 《淬火年代》不仅聚焦民营企业,还通过东海化工等国企的故事线,构建了完整的中国经济生态图景。东海化工的成功经验特别值得关注——它既保持了国企的制度优势,又吸收了民企的灵活机制,通过"守正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形象打破了"国企必然低效"的刻板印象,表明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治理机制和经营理念,而非简单的所有制形式。与此同时,剧中那个企图通过"民营化改造"侵吞国有资产的反面典型,则从另一角度警示我们:改革过程中的权力监督和制度约束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望《淬火年代》,我们可以得出几点重要启示:</p><p class="ql-block"> 其一,民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民营企业只有扎根实业、专注主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金融工具和资本运作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而不能本末倒置。柳钧与钱宏明的不同命运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其二,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腾飞公司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坚持实体经济,更在于它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这提示我们,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其三,法治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那些试图通过违法手段获取利益的企业,也许能得逞一时,但终将付出沉重代价。《淬火年代》中多个反面案例都印证了这一真理。</p><p class="ql-block"> 其四,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命运。原市一机公司的堕落表面上是经营不善,实质上是企业文化腐败的结果。而东海化工和腾飞公司的成功,则源于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提醒我们,企业的软实力同样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其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东海化工与民营企业合作共赢的案例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所有制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p><p class="ql-block"> 《淬火年代》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告诉我们:民营企业的真正出路在于守法经营、守正创新。这条路也许不如投机取巧来得快捷,但它是可持续的、稳健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当代中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政策支持,关键在于企业自身能否把握机遇、应对挑战。</p><p class="ql-block">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能够从《淬火年代》中汲取经验教训,认清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在守法经营中夯实基础,在持续创新中赢得未来,为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民营企业的历史机遇,也是其时代责任。</p><p class="ql-block"> 淬火,是金属经过高温加热后迅速冷却的过程,为的是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淬火年代》中的民营企业,同样需要经历市场的"淬火"考验,才能成就真正的强者。该剧以其深刻的现实关照和艺术表现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面观察民营企业发展的镜子,更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唯有那些经得起淬火考验的企业,才能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栋梁。</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1日于济南善居</p> <p class="ql-block">淬火年代,</p><p class="ql-block">大浪淘沙。</p><p class="ql-block">真金不怕火炼,</p><p class="ql-block">是金子总会发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