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p><p class="ql-block">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p><p class="ql-block">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p><p class="ql-block"> 齐鲁大地素以横跨天地的磅礴大气闻名,而烟台又因蓬莱阁而被视为人间仙境,弱水萦绕如隔世幻境。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奠定齐鲁“礼乐之源”的崇高地位。今年暑假的游学目的地烟台,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烟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属莱国地。明朝为防倭寇,在烟台山筑“狼烟台”,烟台因此得名。1861年烟台开埠,成为北方三大通商口岸之一,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登州文会馆。1983年,烟台撤地设市,成为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 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烟台站。</p> <p class="ql-block"> 今年研学活动非常盛行,如何有效组织研学活动,既要学习交流到有用的知识,又要游玩放松,缓解压力,让我们沉浸式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 先用按囗令完成动作的方式破冰,缓解气氛,放松心情。毕竟年龄大了,不出几轮我就败下阵来,坚持到最后的拿到了雨伞作为奖励。</p> <p class="ql-block"> 然后用抽卡片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我抽到的是“难过”卡片,于是抽到消级情绪的朋友坐到了一组。想想刚刚由于被淘汰得太快了,还真是有些郁闷。</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让我们把抽到的卡片组合成一个故事,然后确定一个主题进行小组讨论,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展示。于是我们用虽然.…∧但是.:、的方式进行讨论,确定了主题为“如何将学渣变为学霸”,并起了一个有诗意的题目即“破茧成蝶”。</p> <p class="ql-block"> 小组分工明确,有记录员,有主讲人,有执笔绘画人,还有小蜜蜂。大家团结协作,建言献策。</p> <p class="ql-block"> 展示的时候到了,上台的人畅所欲言,口若悬河,金句频出。</p> <p class="ql-block"> 来到海滨怎么能不踏浪而行,盛夏时节,晚霞映海,海风习习,沙滩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夜色降临,霓虹灯闪烁,漫步海边,凉风拂面,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息,第二天早上到海边看日出,早晨的海面雾蒙蒙的,别有一番仙雾缭绕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奔赴第一个景点,八仙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 相传,八仙受蓬莱仙岛的白云仙长邀请,参加牡丹盛会。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提议不乘船,而是各自施展神通渡海,以显示仙家本领。于是: </p><p class="ql-block"> 汉钟离将芭蕉扇抛入海中,躺在上面漂流;张果老骑纸驴踏浪而行; 吕洞宾御剑飞行; 何仙姑站在荷花上随波逐流;铁拐李用葫芦渡海; 韩湘子吹笛驭浪; 蓝采和乘花篮漂浮; 曹国舅脚踏玉板破浪前进。 然而,八仙的举动惊动了东海龙王,双方发生冲突。最终,八仙合力击败龙王,顺利渡海,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 喂海鸥是一场与大海精灵共舞的即兴诗篇,是风、浪、羽翼与人类指尖触碰的奇妙瞬间。</p> <p class="ql-block"> 人们抛出的何止是食物? 更是对自由的短暂租借—— 看那羽翼驮着灵魂冲上云霄, 自己却仍在陆地扎根。 海鸥啄食时的专注,恰似神明俯身亲吻人间烟火,转瞬即逝,却足够点亮一整个灰暗的午后。</p> <p class="ql-block"> 海风卷着咸涩的水汽扑面而来,天穹下骤然绽开一片流动的雪色—— 鸥群如撕碎的云絮俯冲盘旋,翅膀劈开气流发出猎猎锐响,脚爪蜷成金钩掠过浪尖,灰羽镶边的尾翼在阳光下划出银弧。 </p> <p class="ql-block"> 当火腿肠抛向半空,时间骤然凝固—— 十几道白影如离弦之箭射向目标,最敏捷的那只猛地仰头,黄喙“咔”地衔住食物,水珠顺着它绷直的脖颈滚落。 </p><p class="ql-block"> 鸥群炸成旋转的漩涡,有的倒悬着俯冲,有的侧身翻飞抢夺,翅膀交叠碰撞出扑棱棱的闷响,漫天绒羽簌簌飘洒,像一场暴烈的温柔雪崩。</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的魅力,正在于它既是凝固的建筑史,又是流动的传说——登阁望海时,脚下是戚继光抗倭的烽烟,眼前是八仙踏浪的幻影,而远方海市蜃楼的微光,仿佛仍在低语千年来人类对仙境的永恒向往。若你追寻的不仅是风景,更是文明的层叠印记,此地不可错过。</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历经宋、明、清多次修缮扩建,至今仍保留宋代主体结构,是现存最古老的名楼之一。四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1990年代更登上“四大名楼”主题邮票,奠定其文化地位。</p><p class="ql-block"> 神话策源地:作为“八仙过海”传说的起源地,相传吕洞宾等八仙在此醉酒后各显神通渡海而去;同时是秦始皇、汉武帝寻仙访药之地,蓬莱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的传说亦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到此游玩的迁客骚人挥笔留言,有冯玉祥有米芾,还有苏轼。</p> <p class="ql-block"> 曾经为海上一带一路奔波的元代沉船为研究古代海上贸易与军事提供实物依据,戚继光曾在此训练水军抗击倭寇。博物馆内文物涵盖从龙山文化到明清时期,是国内第二个以古船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据说秦始皇东巡时,走到海边,突然看见一座岛上有许多马在奔驰,神态甚为神俊,秦始皇以为是天赐,于是便封此岛为养马岛,专为秦始皇养马,从那时起,养马岛上就开始饲养良马。</p><p class="ql-block"> 岛上建有各类宾馆、休养中心40多座,大中型综合娱乐景区点15处,形成了以海滨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辅以观光浏览秦汉文化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景点有天马广场、赛马场、海滨浴场等。</p> <p class="ql-block">这种水质曾经在九寨沟看过,那时叹为观止,哪里知道海水也能有这种观感。词穷之后查了一下,感觉这些词很恰当:</p><p class="ql-block">“玻璃海”——马尔代夫式无瑕透明 。</p><p class="ql-block">“果冻浪”——浪花凝结成颤动的青柠色胶质 。</p><p class="ql-block">“液态氧”——清澈到令人呼吸一窒 。</p><p class="ql-block">“上帝的蒸馏水”——未被尘世沾染的纯粹</p> <p class="ql-block"> 如此清澈的海,让人错觉能直视地球的瞳孔。每一道波纹都是它眨眼的瞬间,而海底的沉船骸骨,则是它未曾遗忘的记忆。此时此刻我感觉这海水纯净得不像液体,倒像一整块被阳光劈开的蓝宝石,浪尖折射出虹彩,而深处沉着一整个未被触碰的透明宇宙。</p> <p class="ql-block"> 或许每只守望礁石的海鸥,都是被液态深渊蛊惑的伊卡洛斯。它们不追逐太阳,只与潮汐博弈,在永恒的悬停中成为海天平线上的一枚标点。</p><p class="ql-block"> 礁石是它的王座,亦是囚笼。 潮声千年如一日地重复:“飞走吧!飞走吧!” 而它用化石般的静止作答—— 所有未启程的远方,都沉甸甸地坠在收拢的翅骨中。</p> <p class="ql-block"> 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感觉此刻我在波斯享受地中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人与海的雕像旁边,一阵阵腥臭味扑鼻而来,这里是渔民们捕鱼回来之后交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像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朝阳街是近代烟台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老烟台著名的洋行、商号云集于此洋行,工厂、商号、银行、娱乐场所的中英文招牌比比皆是。1880年,德国商人在街北段路东开设盎斯洋行,这是当时烟台最大的花生出口商,此后,该街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街北头路东的顺昌商行造型别致,令人耳目一新;其对面的克利顿饭店则因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此下榻而名声大振。</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朝阳街,尽管一家家酒吧、迪厅都洋溢着现代气息。但若漫步街头,那西式建筑的华丽装饰和墙上影影绰绰的外文字母,仍能使人浮想联翩,思绪随之穿越时空,尽情体味百年街巷那深深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作为十三太保之一的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仙境与人间。</p><p class="ql-block">1.仙境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的投射。</p><p class="ql-block"> 仙境(蓬莱、瑶池、伊甸园)从来不是地理概念,而是集体潜意识的诗性具象。 投射的是人类对永恒的渴求:蓬莱的不老泉、蟠桃园的仙果,直指人类对死亡恐惧的抵抗。 对纯粹的向往:仙境无尘无垢,反衬人间烟火中的道德困境与生存挣扎。 对自由的幻想:御风而行的仙人,实则是被房贷、KPI束缚的现代人的精神代偿。 </p><p class="ql-block">2.仙凡之界是存在主义的吊桥 。</p><p class="ql-block"> 那道隔开仙境与凡尘的云雾,本质是认知的阈值:求不得之苦:秦始皇遣徐福东渡,终其一生未见三神山,恰如西西里弗推石上山。 见山三阶段: </p><p class="ql-block"> ① 凡人见山是山,仙境是传说; </p><p class="ql-block"> ② 修道者见山非山,在炼丹炉里冶炼妄念; </p><p class="ql-block"> ③ 得道者见山仍是山,发现"人间自有蓬莱在"(苏轼)。</p><p class="ql-block"> 所有仙凡交往的故事都在重复同一隐喻: 嫦娥奔月:获得永生却困于广寒宫的绝对孤独; 牛郎织女:爱情一旦跨越维度,便沦为年度打卡式的仪式; 八仙过海:当神通成为渡海工具,道法便沦为杂技。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背后,是李白未言明的恐惧——当凡人突破时间枷锁,是否也成了时间的囚徒? </p><p class="ql-block">3.我思考之后的终极答案:在泥泞中栽种莲花。</p><p class="ql-block"> 禅宗公案"平常心是道"早已点破:蓬莱不在东海,而在"柴米油盐皆道韵"的觉悟里;仙人不驾云,倒是菜场讨价还价的老妪,可能藏着"和光同尘"的真谛。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黄渤海的礁石上喂海鸥时,那一瞬的忘机—— 看白羽掠过浪尖,面包屑与霞光同坠—— 或许就是最接地气的飞升。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