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回忆、人生!

知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陪老妈回老家到邯郸,想起了今年春节期间去世的从幼儿园开始认识的发小</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韩子军</b><b style="font-size:20px;">的父亲韩荫亭,而且还都是邯郸人,父亲当年与韩都是冀南军区三分区,听父亲说过韩荫亭反正带队归八路军时三分区司令员高厚良特地从军分区驻地赶赴永年迎接并在大油村召开了欢迎大会,轰动整个冀南解放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在沙面与子军两度作为邻居,,文革干部外调韩荫亭的是我父亲去的,回来讲了他的名气,小时经常见到韩伯伯(荫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韩荫亭一个邯郸地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无人不晓的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韩荫亭1912年出生在永年县田寨,1929年考入省立第十三中学。1930年冬天,在学潮运动中表现出色的刘洪宾、李福祥、赵海楓、韩荫亭4名学生被批准加入共青团,一个月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省立十三中国共产党员合影;前排右一:郑吉甫,(1941年去世)后排左二赵海枫,(47年牺牲,新四旅旅长、三分区司令员)左三为韩荫亭、左四:李福祥(冀南三分区副政委)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6月,直南特委书记王子青,指示成立中共永年县委员会,并指定县委书记由韩荫亭担任。正在十三中读书年仅19岁的韩荫亭,勇敢地挑起了中共永年县首任县委书记的重担。1932年6月,韩荫亭调直南特委工作,中共永年县委即停止工作。由韩荫亭担任书记的中共永年县委,是永年县建立最早的一个县级领导机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抗日游击大队长,1937年12月,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29师抽调第769团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和1个骑兵连,组建东进抗日游击纵队,陈再道任司令员、李菁玉任政治委员,挺近冀南平原。1938年3月,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骑兵团与来到冀南的东进纵队会和,武装力量迅速壮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8月27日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日寇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的进攻,第三八六旅新一团由王新亭率领返回转入整训。新一团由于东进三支队牺牲较大,三个营就地缩编为一个独立营,营长冯连卿,教导员韩荫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调集独立第三旅团和一一四师团共3700多人,在伪军配合下,分4路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独立营营长冯连卿,教导员韩荫亭率部在抗击日军的大“扫荡”中,营长冯连卿不幸牺牲,后由韩荫亭教导员兼任营长全面负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八路军东进纵队独3团3营营部韩荫亭任营长兼教导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保留下来的旧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韩荫亭三兄弟都是参加抗日战争的,他大弟韩绍亭(1921-1959)1939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担任八路军秘密交通站站长。1942年12月,韩荫亭秘密安排八路军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的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在家中养伤。韩荫亭安排二弟韩绍亭负责看护、买药、送饭以及传送情报等活动。经过半年的精心照护,刘志坚身体得到恢复。由于长期在恶劣的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积劳成疾,于一九五九年病故,享年三十八岁。三弟韩惠亭:1945年参军,1946年入党。任空军高炮部副部长,空军司令部研究室正师级研究员。(已去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5月29日,韩荫亭和赵海枫偷袭广府城。韩荫亭骑马跑到南桥时马后脚中弹,马失去平衡,韩荫亭被甩了出去,重重地摔在滏阳河南桥头的石头上。左大腿骨折。”他只得回家养伤,之后脱离了部队,脱离了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10月,日特务队送信给韩荫亭,请韩荫亭出面维持本地区治安,组织保甲自卫团。韩荫亭把赵海枫约来商议此事。赵海枫说:“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打入日军内部,既能够更好地掌握敌情,又可以为抗日做特殊工作,何乐而不为呢?”冀南三分区首长高厚良、甘思和结合复杂形势,认真分析了韩荫亭的情况,为更有利开展抗日工作,同意赵海枫提出的让韩荫亭打入敌人内部、出任伪职的建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韩荫亭打入敌人内部之事,原八路军冀南三分区司令员高厚良曾著述:“从1940年至日本投降,中国共产党就想尽一切办法保护韩荫亭同志,不能让日本人和汉奸发觉韩的真实身份,否则,对我极为不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2年12月,韩荫亭秘密安排八路军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的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在家中养伤。经过半年的精心照护,刘志坚身体得到恢复。1943年5月15日,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司令员陈再道,第三军分区参谋长高厚良来韩荫亭部来接刘志坚到延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 4 5年8月21日日冀南军区的指示,中共三地委和三分区一致认为韩荫亭同志已经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应该率部反正,编入八路军。”赵海枫、王之光接受任务后,赵海枫见到韩荫亭郑重地说:“韩荫亭同志,我和之光同志代表中共三地委和三分区司令部向你宣布:你在敌营已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组织决定让你率部反正,集体参加八路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分区司令员高厚良特地从分区驻地赶赴永年迎接,并在大由村召开了欢迎大会,高厚良郑重的说:“现在我宣布:韩荫亭率部起义成功,起义部队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平汉支队,任命韩荫亭为平汉支队司令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八路军平汉支队改为冀南军分区独立第三团,韩荫亭任团长。1947年9月随十纵队,先后任三十旅九十团团长、一七四师五二二团团长等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赵海枫是韩荫亭十三中同学。1930年同时入党,1941年,任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滏西支队司令员。1945年,任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旅长,1946年,担任军调永年执行小组中共首席代表,1947年,在豫北战役中攻打楚旺时身负重伤,5月21日牺牲,年仅33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8月韩荫亭回归八路军任平汉支队司令员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老家大名府原来是韩萌亭率部解放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韩荫亭从45年8月开始担任团长职务到52年还是团长,什么原因:还是那段“伪军”的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韩荫亭任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带技术人员检查香矛生产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韩荫亭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二日在广州逝世,国家领导人王震、赵紫阳等同志送了花圈,国家农林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600多人参加了韩荫亭同志的追悼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围固了两年多最后也是韩荫亭带的团解放的广府永年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冀南三分区司令员后空军政委高厚良的女儿高燕燕在父亲与韩荫亭照片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春节前我与父亲团的参谋长焦骥(51年牺牲在朝鲜)的女儿来到韩荫亭的故居,今年又来,韩荫亭的侄女还守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子军走了,他1955年8月1日生人,可惜没到70“古来稀”为此纪念下两代韩家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十年代与子军同沙面农垦厅的发小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珠江路58号的小伙伴们;前右一:(韩子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5年沙面农垦厅部分两代人50年后相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沙面农垦厅参加的两辈人大合照(照片中老辈的现基本都走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