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陇南的群山之间,有一支神秘的族群,他们被称为白马藏族。他们生活在川甘陕三省交界的摩天岭地区,与世隔绝,保留着独特的语言、服饰和信仰。关于他们的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走进白马人的寨子,正值他们举行传统舞蹈表演。鼓声震天,人群围坐,舞者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头戴夸张的面具,手持牛尾拂尘,跳起古老的傩舞。他们仿佛穿越时空而来,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远古的回响,每一张面具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听当地人说,白马人并非藏族的直系后裔。DNA研究显示,他们的祖先来自古老的氐羌族群,与藏族并无血缘关系。这让我对他们的历史更加好奇,他们究竟是谁?又为何被划入藏族?</p> <p class="ql-block">有学者认为白马人是吐蕃东征时遗留的藏兵后代,但基因证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我站在寨子的高处,望着远处的山峦,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战鼓声,却始终无法解开这支族群的真正来历。</p> <p class="ql-block">白马人的语言与藏语大相径庭,它更接近古羌语,属于汉藏语系羌语支。在寨子里,我常听见老人用这种独特的语言讲述传说,那声音低沉而悠远,像是从远古传来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震撼的,是他们的国家级非遗——傩舞“池哥昼”。舞者们戴着青面獠牙的面具,手持牛尾拂尘,重现狩猎祭祀的场景。那种原始而神秘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p> <p class="ql-block">还有另一种舞蹈,叫“熊猫舞”,是白马人独有的。舞者模仿熊猫的动作,憨态可掬,却又充满灵性。我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在长辈的指导下练习,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文化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白马人的服饰也极具特色。藏族男子多佩戴英雄结,而白马人则以白色雄鸡尾羽装饰的沙噶毡帽为标志。我曾见一位老人头戴这样的帽子,站在木屋前,神情专注,仿佛在守护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语言体系独立,与藏语三大方言不同,属于羌语支。在寨子里,我常听他们用白马语交谈,那声音像是山间的溪流,清澈而古老。</p> <p class="ql-block">白马人信奉自然崇拜和本教传统,部分也融合了佛教元素。在火把节的夜晚,我看见他们围着火堆跳起祭祀舞,火光映照着他们的脸庞,仿佛时光倒流。</p> <p class="ql-block">他们依山建寨,以农耕、畜牧和采集为生,生活方式原始而宁静。我曾走进一户人家,屋外是层层梯田,屋内是柴火灶台,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实。</p> <p class="ql-block">白马人的村寨地处偏僻,文化神秘而古老。他们没有文字,所有的传说和习俗都靠口耳相传。我坐在一位老妇人身边,听她讲述祖先的故事,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白马人生活在白水江畔,部分语言与藏语相通,因此被称为“白马藏族”。但他们的历史,却比“藏族”这个标签复杂得多。《史记》中曾记载:“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而《北史》也提到“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他们,或许正是古氐族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白马人进行DNA分析,发现他们是东亚最古老的族群之一,与藏族并不同源。这让我更加确信,白马人不是藏族的分支,而是一个独立的古老族群,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氐羌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白马人的民歌种类繁多,有劳动歌、祭祀歌、情感歌。我曾听过一首《吉祥白马》,旋律悠扬,歌词质朴,唱出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依恋。</p> <p class="ql-block">在寨子里,我还见过一位中年男子,他神情严肃,站在自家门前,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尊严。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他眼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本篇图片版权归本人所有,下载转贴请注明出处!</p><p class="ql-block">2、本篇文稿经Al润色特此说明。</p><p class="ql-block">3、背景音乐素材 贵州民歌《尧十三 瞎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