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9日</p> <p class="ql-block">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5平方公里下,是距今约3200年—2600年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整,唯一一个能够走进商周时期的考古挖掘现场的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兵马俑博物馆同一级别,体验感确完全不同。今天的考古学家赋予了金沙遗址一个极具分量的称号——中国商周时期上古祭祀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该馆2007年2月建成开馆,场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分为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园林区等部分。馆内有两大主体建筑——遗迹馆和陈列馆,分别位于摸底河的南北两岸,一方一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馆内5000多件金器、玉器、象牙器等器具组成的豪华整容,直接闪瞎现代人的双眼。</p><p class="ql-block">其中太阳神鸟金饰更是成为成都城市标志,堪称古代版的国潮顶流。这两个建筑群,活脱脱就是,古代商代时期的“CBD的核心区”,那些成吨的象牙,野猪的獠牙,鹿角,分分钟让人脑补出古蜀王举行“青铜时代维密秀”的奢华场面。</p><p class="ql-block">2021年入驻百年考古大发现中,被网友戏称这是“四川最硬核的四川特产”,国家AAAA级景区的头衔背后,藏着最硬核的文化密码。它与三星堆古蜀文明形成双子星,打碎了古蜀莽荒的刻板印象。</p> <p class="ql-block"> <b>遗址馆:触摸原始脉搏</b></p><p class="ql-block">遗址馆的祭祀区,沿摸底河南岸分布约1.5万平方米,呈半圆形,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米。在这里,观众一方面可以实地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宏大气派,另一方面又能身临其境,近距离观看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发掘的工作原理。目前这里已发现60余处祭祀遗存,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骨角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獠牙、鹿角、陶器等。</p><p class="ql-block"><b>第1号遗迹</b>:坑内分层堆放,上层堆放大量象牙,最长160厘米,从坑土侧面观察,象牙多达8层,摆放有规律,下层放至大量玉器、铜器、金器等。因保护象牙,现已回填。</p><p class="ql-block"><b>第8号遗迹</b>:面积2平方米,坑内填土有大量朱砂,五层摆放,出土文物345件,其中金器45件,铜器93件,玉器194件,石器7件,象牙残器3件,陶器3件。金面具当时第一次挖土,翻找,夯土都没发现,再二次翻土才被发现,当时是揉成一团,考古人员慢慢整理才得到金面具,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金面具。</p><p class="ql-block"><b>第18号遗迹</b>:由边长40厘米,9根方柱构成,面积约22平方,木制已腐烂,仅残留柱洞,推测原址是一个长方形木制的祭祀台。</p> <p class="ql-block"><b> 远古家园:勾勒古蜀文明温馨画卷</b></p><p class="ql-block">远古家园场馆,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古蜀人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这里陈列着各种生活器具,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蜀平原地区,有大象、野猪、鹿,植被茂盛,人民生活相对富足。此展厅内可以看到,人们如何狩猎、捕鱼、耕种,如何建造房屋、制作衣物。孩子们在田野间嬉笑玩耍,妇女们在溪边洗衣做饭,男人们则外出劳作,一幅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图景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b>王朝剪映:见证古蜀盛世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重要文物有:青铜立人、石跪坐人像、石虎、青铜容器等。</p><p class="ql-block">此馆将碎片化的考古发掘成果巧妙拼贴,呈现出一幅幅金沙先民生产生活的剪影,包括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等,展现了一个规模宏大、规划严密、社会组织结构清晰的商周时期古蜀王国都城图景。</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鸟”金饰的太阳为十二芒,象征一年十二个月或每天十二的时辰,呈顺时针旋转,而小铜立人的帽圈为十三芒,呈反时针旋转,寓意太阳神光不可数。</p> <p class="ql-block"> <b>天地不绝:探寻古蜀精神的传承</b></p><p class="ql-block">重要文物:大量象牙、玉器、卜甲等祭祀遗物。</p><p class="ql-block">祭祀文化展示:分门别类展示了金沙遗址出土的祭祀遗物,反映了古蜀人与天地沟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数量罕见:象牙不以根计算,而以吨计,如此庞大的数量全世界罕见,体现了古蜀文明独特的祭祀方式和丰富的自然资源。</p> <p class="ql-block"> <b>千载遗珍:鉴赏古蜀艺术瑰宝</b></p><p class="ql-block">重要文物: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十节玉琮、蛙形金箔、铜立人等。</p><p class="ql-block">集中展示了金沙遗址出土的30余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太阳神鸟金饰是金沙遗址的镇馆之宝,采用镂空的表现方式,图案精美,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和非凡的想象力,2005年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黄金面具造型立体丰满,表情威严,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金面具。十节玉琮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古蜀文明与长江下游良渚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联系。</p> <p class="ql-block"> <b>解读金沙:揭开古蜀文明的面纱</b></p><p class="ql-block">重要文物:沙盘模型、图片展板、古蜀文明发展脉络图等。</p><p class="ql-block">文明发展梳理:用中央沙盘展示了古蜀文明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通过图片展板和文物讲述了“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及战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秦以前的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金沙遗址里的每一件文物,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记忆深处那扇关于家族与文化的大门,让我们突然明白,原来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从未远去,它们一直都在,等待着被我们重新拾起。</p><p class="ql-block">这次金沙之行,绝非简单游览,而是意义非凡的家族文化传承之旅。家族如扁舟,先辈智慧精神是船身风帆,助其穿越岁月浪涛;金沙遗址的古蜀文明似灯塔,照亮家族文化传承之路,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知根脉与方向。</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夕阳余晖洒下,一家人手牵手,笑容满足。回想此次所见所闻所想,再查找尚不清晰的文化脉络,此刻,那些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光芒的文物,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那份深藏在家族文化中的归属感。那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割舍不断的根,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能让我们心灵得到安宁恬静的港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