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et to Evergreen|横越光影 ‍第四十一天· 下篇|隐藏的宝藏:黑峡谷的垂直世界

辛迪

<p class="ql-block"><b>🏜 从热闹走入孤独:拱门与黑峡谷之间</b></p><p class="ql-block">美国的国家公园很多,但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说,若只能选择一个,“黄石”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答案。而若时间允许,犹他州的拱门国家公园(The Arches National Park)往往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那些红色砂岩构成的天然拱门,是美国西部地貌最富象征性的形象之一。事实上,这个公园甚至成为犹他州车牌的主视觉标志,可见其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曾在去年探访拱门,被那奇石幻境所折服。但这一次返程特意选择了与它相距不远的<b>黑峡谷国家公园(Black Canyon of the Gunnison National Park)。</b></p><p class="ql-block"><b>一道深不见底的黑痕</b></p><p class="ql-block">初抵黑峡谷北塬(North Rim),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沉默的震撼”。与拱门的热闹、拍照人群和游客中心的嘈杂不同,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游客也屈指可数。我们几乎是独享这片沉静山地的访客,站在岩壁边缘,脚下是陡直下落的玄武岩缝,仿佛整块大地被撕裂了一道伤口,深邃、垂直、漆黑无声。</p><p class="ql-block">这条峡谷由Gunnison River(岗尼森河)历时数百万年切割而成,最深处落差达2700英尺,最狭处的峡谷宽度不足40英尺,阳光甚至无法直射到底部,因此得名“黑峡谷”。比起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宽广,黑峡谷更具一种内敛的极致:它是罕见的垂直之美,是视觉与心理的深坠感。</p><p class="ql-block">🥾 北塬的野性之道</p><p class="ql-block">黑峡谷分南北两个塬(Rim),大多数游客前往南塬,那里设施齐全、公路顺畅;而我们选择北塬,是因为它保留了更多原始野性的气息。这里没有大型游客中心,没有铺装公路深入峡谷,只靠一条非铺装公路连接观景点,如Chasm View、Exclamation Point Trail、Kneeling Camel Overlook,每一处都令人屏息。</p><p class="ql-block">沿着岩脊上的步道缓缓前行,耳边只有风声和鹰啼,脚下是悬空之下的玄武断崖,四周无人工围栏,行走之间不禁心跳加快,却也感受到最直接的自然临界——仿佛一步之外就是万物终点,万念俱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2号公路:山谷之间的赞歌</p><p class="ql-block">从黑峡谷北塬继续前往Gunnison,我们驾车驶上了科罗拉多州92号公路(CO‑92)。这是一段不为人知的Panorama Byway(全景副道),蜿蜒盘旋在山腰与湖畔之间,一路风光壮阔,车窗外是层层起伏的山峦和闪光的河谷。每隔数英里,就设有一个观景点(Scenic Overlook)或徒步小道(Trailhead),我们不时下车步行,沿小径走到峡谷边缘或高原草甸。</p><p class="ql-block">意外的是,每一个休息点,不仅有完善的步道图解,还配有干净整洁的旱厕与木制野餐桌。在一处无人小径尽头,我们甚至在树荫下坐下来,边吃简餐,边望着远处褶皱的山体,仿佛回到了某种人类还未彻底打扰自然的年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塬:更为人熟知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南塬(South Rim),这里是黑峡谷的主入口,设有访客中心、露营地与观景公路。比起北塬的荒野沉静,南塬显得更易亲近,却并不减震撼。</p><p class="ql-block">Painted Wall Overlook 是不可错过的景点:那块垂直崖壁高达725米,是全科罗拉多州最高的悬崖,岩壁上的天然花纹宛若泼墨山水。这里的步道适合家庭出游,信息板上有详尽的地质解说,亦可报名峡谷底部的徒步或划艇行程,深入感受岗尼森河的湍急与幽深。</p><p class="ql-block">南塬以更友善的姿态,提供了一种“可以接近的深邃”。你不必如北塬那般全身心投入荒野,也能在被保护的道路和平台上,窥见峡谷的恢弘与野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Gunnison:一座安静的高原城镇</p><p class="ql-block">我们在Gunnison停留一夜,这座小镇坐落在Gunnison河畔,是西科罗拉多的交通枢纽与文化据点。</p><p class="ql-block">镇上最早的建筑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是因银矿而兴。随着矿业衰退,这里转型为牧牛重镇和教育中心——Western Colorado University 即坐落于此,是一所特色鲜明、强调户外教育的公立大学。</p><p class="ql-block">Gunnison 街区干净、朴素,咖啡馆、书店与户外用品店林立。我们在当地一家尼伯尔餐厅晚餐,店内装饰民族风格独特。那种空气清凉、安静缓慢的节奏,让人觉得仿佛岁月从未匆忙地经过。</p><p class="ql-block">相比拱门的热闹,黑峡谷的低调近乎隐匿。但正因如此,它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空间”:它既真实、震撼、未经雕饰,又被制度悄然照料、细致呵护。</p><p class="ql-block">正如一位美国徒步者在留言板上写下的一句:</p><p class="ql-block">“If Grand Canyon is for photographers, Black Canyon is for poets.”</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大峡谷是给摄影师的,那么黑峡谷是给诗人的。</p><p class="ql-block"><b>我们并不是诗人,但今天,的确有幸踏进了一首地质的长诗。因为伟大的风景,不一定在最喧嚣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北塬俯瞰Gunnison River 岗尼森河,它静静地穿行于2700英尺深的峡谷之中,低声穿行,拒绝被看见。</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塬之前,先要穿越山谷间富饶的牧场。牛群悠闲地吃草,阳光洒在它们身上,一切都安然自若,仿佛与世界无争。</p><p class="ql-block">这段路温柔得令人几乎忘记前方是一个垂直千尺的黑色裂谷。从极美到极静,从牧歌走进峡谷,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峡谷的深不可测,与女儿的青春好奇在此相遇。美,不总是温柔的,有时也是一次注视深渊的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