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与神同行(七)梅泰奥拉:“浮悬的”修道院

一方

<p class="ql-block">德尔菲之后的目的地,是地处希腊大陆中部的梅泰奥拉(Meteora)——“浮悬的”修道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悬崖绝壁上的拜占庭建筑,</span>遗世独立,神秘险峻,令人瞠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里,我们体验到的是东正教信仰文化,与前几天的古希腊众神文化徊异。看来,希腊人把宙斯、阿波罗、雅典娜男神女神,遗存在那些辉煌的废墟里,改而信奉耶稣基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我们从雅典出发,每天一处古希腊文明遗址,一路走来,到梅泰奥拉,像是跨越了约3000年的古希腊文明时代,穿过泛希腊-罗马时代,进入中世纪拜占庭,及以后的现代希腊——东正教文化时代。让仍沉浸在神庙神话的游人,一时难以回过神来。不过,一连看了几天断柱残垣,考古文物,到此,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卡温泉关古战场,回家看电影《300》</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们挥别德尔菲,向西北行驶,目标夜宿地卡拉巴卡(Kalabaka)。途中在温泉关古战场停留,打卡温泉关战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正值午饭时间,导游先安排我们在一家海边的餐厅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这次希腊行中,吃了好几次他们的经典菜肴<span style="font-size:18px;">Gemista(上图),即</span>西红柿、青椒塞米饭。米饭中混合洋葱、香草、橄榄油,地道的有几粒松子和葡萄干。这家是快餐版的,味道过得去。在西方国家中,希腊人是比较喜欢米饭的,也许是较多受到东方文化影响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来到著名的温泉关战役(Thermopylae Battlefield)纪念碑前,巨长巨大的石碑,刻有浮雕,两边各有一座大理石雕像,彰显着这场在西方历史上极具意义与荣耀的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一边是大海,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因附近有热涌泉,而得其名。发生在这里的战役,是波希战争的关键一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国王薛西斯一世(Xerxes I),为雪其父(波斯王大流士一世)马拉松战败之耻,集大军征伐古希腊。面对大军压境,希腊的两强城邦:雅典与斯巴达,不计前嫌,联合组成了一支由斯巴达领导的联军,对抗波斯帝国。</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正中,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King Leonidas)的青铜雕像。是他率领300斯巴达精锐勇士与部分希腊城邦联军,在此阻挡波斯大军三天,为希腊联军争取了宝贵时间,为未来胜利立下大功。但因小人出卖遭包抄,<span style="font-size:18px;">寡不敌众,</span>斯巴达战士及殿后的志愿军全部阵亡。 国王列奥尼达战死后,被枭首。希罗多德在有关记载中说,“他们(希腊人)特别仰望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最终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因害眼病,一个因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家乡,备受鄙视。一人自杀;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仍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巴达诗人和历史学家西蒙尼德(Simonides)的著名铭文:</p><p class="ql-block">“过客啊,</p><p class="ql-block">请带话给斯巴达人,</p><p class="ql-block">说我们踏实地长眠于此,</p><p class="ql-block">恪守着他们的律令。”</p><p class="ql-block">(Go, tell the Spartans, stranger passing by, that here, obedient to their laws, we lie."),原来刻在温泉关山上斯巴达勇士墓冢顶部的纪念石上。这块石头早已不复存在。但这段铭文流传至今,现被刻在这座1955年竖立的纪念碑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家,写这篇美篇时,又看了遍2006年的电影《300 》。片尾,也见上面这段象征勇敢牺牲精神的铭文。同时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了2014年的《300,帝国的崛起》。两部电影都属成功</span>的动作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视觉效果惊人;勇敢团结,不当奴隶的主题醒目突出。但</span>也都洒足了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莱坞式的狗血。令人想起胡适的话:“</span>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尤其是在文艺娱乐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b>夜宿卡拉巴卡(Kalabaka),领略夕阳奇岩</b></font></p> <p class="ql-block">傍晚,车到夜宿地卡拉巴卡。它是离梅泰奥拉修道院不远的一个城镇,位于横亘于希腊中部的佩内奥斯山谷(Peneios Valley),巨大突兀的灰褐色砂岩是小城的背景。本不过几千人的无名小镇,因此而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阳台外,是一幅夕阳岩景图。</p> <p class="ql-block">晚饭前,我们漫步四周。夕阳下的巨石峰林,拔地而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千奇百怪的光溜岩石巨柱和岩洞,成了循世隐修者的乐园。传说,9世纪起便有宗教修士,靠木梯绳索攀进天然岩洞内静心苦修。 后来修士接踵而至,开始在岩石上筑房。远处悬崖上的修道院,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悬浮”修道院(Meteora):打上古希腊哲学印记的东正教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翌日,我们在梅泰奥拉山下车。只见,星星点点的红顶东正教修道院,坐落在陡峭岩柱上,神秘而难以置信!远远看去,像是浮悬在绿林和岩石海洋中的“方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最多时这里大约有24个修道院,现存7个,其中6个可以参观。我们将去的梅泰奥拉大修道院,即其中之一。它们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遗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修道院,心中不无疑惑:希腊人怎么会抛弃“美丽得发昏”的多神信仰,转变成基督教徒的呢?后来看到一篇文章:“从宙斯到耶和华:希腊人是如何皈依基督教的?”*分析梳理了这个过程。觉得颇能解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认为这是一个双向渐进的过程。一方面,希腊人已经有了接纳基督教的思想准备。公元前148年,希腊本土完全进入罗马帝国版图。虽然,罗马时代的希腊,仍然延续了它的文化和语言,希腊人在宗教上仍是多神信仰,但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东方宗教影响,出现合并多神的趋势。譬如赫尔墨斯教(Hermeticism)在罗马帝国早期的盛行。到公元初年,“希腊人在心理上已经有了可以让基督教生根发芽的土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基督教本身也具有的足以吸引希腊人皈依的“希腊基因”。毋庸置疑,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而希腊文化对犹太文化的深重影响,也不可否认。故而,基督教从一开始,就带上了一点“希腊基因”。譬如,一些犹太哲人把犹太教的理念与希腊人“智慧”的哲学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犹太人中,很多是希伯来语—希腊语“双语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希腊本土和海外,基督教大规模发展起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希腊文化成为东罗马帝国之魂。古希腊哲人的智慧学说,一直影响着基督教。(关于这一点,下面,你会看到证明。)11世纪初,希腊基督教最终与罗马天主教分道扬镳,发展形成独立的宗教派别:希腊正教又称东正教。</p> <p class="ql-block">对面崖柱上的,猜想是圣三一修道院。据说修道院下的悬崖高达400米。参观者需爬140级阶梯,才能到达。 </p> <div>登高眺望山中修道院后,我们走进梅泰奥拉圣修道院(The Holy Monastery of Great Meteora) ,它是梅泰奥拉修道院中最大和最古老的,建在了一块巨大岩石上。<br></div><div><br></div>传说,14世纪时,来自阿索斯山(Mount Athos)的圣阿塔纳西奥斯(Athanasios)建造了这座修道院,并命名为“Megalo Meteoro”(意为“巨大的,悬在空中的”)。圣阿塔纳西奥斯被誉为整个梅泰奥拉地区,建筑此类修道院的创始人和发起者。 他一直居住在梅泰奥拉的悬崖上。 <p class="ql-block">站在修道院的阶梯上,较近距离看单个修道院,只见建筑与岩石浑然一体,毫无“浮悬”感,更像是长在岩柱上,或说,是岩柱结出的“果实”。下图,对面岩石上的瓦尔拉姆圣修道院(The Holy monastery of Varlaam)最为典型、漂亮。它是仅次于大梅泰奥拉修道院的第二大修道院。</p> 上图,猜想是“僧侣监狱”,即用作惩罚僧侣,或需要悔改的僧侣,居住的地方。<br>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当地的历史资料中心。上图,展示的是1940-1941年,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时期出版的报纸,声称希腊前线的伟大胜利,以此误导希望和平的意大利人民。二战期间,希腊军队很小,仍对盟军作出重大贡献。</p> <div>上图,是殉道修道士,抄写的福音书。<br></div><div><br></div>没想到,希腊人是虔诚的东正教信仰者。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15至2017年期间的一项调查,希腊是欧洲最虔诚的东正教国家。92%的受访者表示信奉上帝,93%的受访者定期参加宗教活动,55%的受访者表示,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堪称拜占庭建筑艺术的精美标本:红瓦穹顶,城堡式的塔楼。 <p class="ql-block">对圣像的崇拜,也是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之一。圣像被东正教认为是它们所代表的人物的神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梅泰奥拉圣修道院的这幅圣像壁画上,中央<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上方的基督之下,</span>集聚了一群古希腊哲人、智者、思想家(正门两侧站立者)和旧约先知的圣像(站立者上方头像)。基督头上的铭文是:“这是荣耀之王”。展示了古希腊文化对基督教巨大影响,这正是希腊东正教的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中央门两侧的伟大人物包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作家普鲁塔克(Plutarch)、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Thucydides) 、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雅典立法者和诗人,希腊七贤之一</span>梭伦(Solon),等。</p> <p class="ql-block">专门拍了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特写。他手拿希腊语写着的神学和哲学卷轴的神像,在希腊东正教中,经常被用作说明人类智慧与神圣启示的和谐。柏拉图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早期几个世纪。譬如,重要的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就深受柏拉图哲学的影响。</p> 石墙上镶嵌双头鹰雕像——东正教最知名的象征,拜占庭帝国晚期的官方国家印章。 从修道院的边缘,可俯瞰山下的卡拉巴卡小城,也可眺望佩内奥斯山谷的全景。<br>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下山时,风和日丽,蓝天无云,沿盘山公路而下,一路更让人包揽悬崖绝顶上的风格。</p> <font color="#ed2308"><b>山脚下的小城,披萨美女</b></font> 从山崖上下来,已是午饭时候,导游让我们在刚才俯瞰的卡拉巴卡小城停留,各自找饭店吃饭,定时集合。 <p class="ql-block">起先误以为,这个山里小城,居然有家如此规模的肯德基炸鸡连锁店。仔细看,原来是Mikel— 希腊的一家咖啡店连锁店。招牌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KFC的太相像了。</span></p> <p class="ql-block">因时间有限,不敢花太多时间找饭店。有人建议,就吃披萨吧,众人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走进这家披萨店。</p> 不料,误打误撞,竟在这里吃到非常好吃的披萨,新鲜可口,不输意大利的。价格还十分公道。更难得的是,年轻的希腊女服务员,非常nice。问下图这位,可不可以拍个照,她腼腆地笑了。淳朴、美好!祝她好运!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在希腊大陆的行程已结束,明天将飞克里特岛。短短的几天,我已喜欢上了希腊。这里不仅有震撼人心的古迹,遗址,顺路到过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城镇,都</span>干净美丽。希腊人也显得平和友好,没有像埃及人那样讨厌的硬性推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宙斯到耶和华:希腊人是如何皈依基督教的?”吴越</p><p class="ql-block">2020-05-28 10:27 来源:澎湃新闻 https://www.google.com/url?sa=t&source=web&rct=j&opi=89978449&url=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62321&ved=2ahUKEwi5p4nmw7KOAxV9MlkFHfOIB5oQFnoECDEQAQ&usg=AOvVaw2bEiJ7HxiRRqF4hpGXkbF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