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1年十月,我参与了千人走戈壁的四天三夜敦煌108公里徒步。<br>这篇短文,在草稿箱里意外发现,沉睡已久。趁着春光明媚,拿出来晒晒。<br><br>去戈壁行走,可能是很多人的向往,但我从未想过;<br>用众筹的方式募款(徒步),很多人不陌生,但对我来说这很难开口;<br>戈壁的夜晚,与一群陌生人一起在帐篷中“混帐”,这也不可思议;<br>108公里,四天三夜,从没有徒步走过这么长的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br>烈日、风沙、冰雹、不知道会遇上怎样的戈壁极端突发天气?<br>去戈壁行走,可能是很多人的向往,但我从未想过;<br><br>戈壁无信号,重度手机依赖症的我,那是无法想象的困难……<br>甚至在出发前一周,我都在迟疑要不要推迟到下一次再去,因为我还未准备好。<br><br><br>出发时全副武装的我,编号5307(53岁,在上海工作第七年)踏上了戈壁徒步之旅。<br><br>能够去戈壁行走的都是自由人,至少时间上可以自由安排。<br>我请了10天公司年假,并为此做了三个月的断断续续的准备。<br>第一次去户外商店买装备,第一次坚持打卡走路(尽管21天小目标一次都没成功)<br>第一次给自己定了10天的行程计划,这与之前的出差、旅行、度假都完全不同;<br>第一次把戈壁作为行程的目的地,把吃苦作为此行的核心任务;<br><br><br>2021年10月16日出发的那个早上很冷,一路上都在发手机信息,窗外已经是黄色的戈壁;<br>因为17号有个重要的会议直播,车上不停的在给伙伴发各种信息提醒,直到信号消失;<br>大巴车把我们送到出发地,寒风中每个人的都是全副武装,基本上认不出谁是谁;<br>当超级巨大的国旗在头顶上展开,我真实的感受到我必须从现在开始与戈壁在一起了。<br><br>我们团队有11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br>熊姐姐是大姐,来自深圳,65岁,大我整整一轮。<br>与她一起行走,我还能说自己年纪大吗?<br>如果再过12年,我还能像她那样身轻如燕,行走如风吗?<br>千人走戈壁队伍中,最大的长者78岁,最小的孩子6岁半,<br>就这样,一群天南地北毫无关系的人要在这里走完全程。<br><br><br>一、好奇:如何组织这么大的户外徒步?<br><br>我想看看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主办方如何能组织几千人的吃住行?<br>关于冒险,在我们的字典里都是负面的词,<br>一个孩子如果要冒险,等待他的一定是父母与老师的批评教育。<br>而未曾想到,我到了53岁的年纪,会来冒这个险。<br>特别是白银事件之后,很多人提到徒步就会担心出事。<br>而我,选择了相信。<br>因为,组织工作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br>原来,我们不是为了冒险而冒险<br>而是降低风险后,让用户体验的最大化。<br>要组织保障这样一个超大型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安全,任何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br>我好奇的观察着这一切,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大的工作量与多少人协同,<br>我们习惯于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事、熟悉的流程下做事,<br>而面对这样一个从无到有,规模巨大的户外活动组织运营,要学习的太多了。<br>你可以想象,这就是一个流动的千人超级大社区。<br>他们是谁?<br>他们是怎么做到的?<br>当今天的学校连春游都不敢组织学生的时候,是否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br><br>我被出征仪式上头顶移动的巨大国旗所深深震撼了!<br><br>二、体验:挑战极限的意义<br><br>都说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那我们的潜力在哪里?还能突破多少?<br>第一次在电影《戈壁行者》上海观影会中的小禹汐,六岁半与父母一起走过了108公里,<br>大人们为她行走累不累<br>她说:我真的不累。<br>原来孩子们带着一颗纯粹的童心去行走,并不感到累,那是什么让我们累呢?<br>我们为何要体验极限?我们又能如何突破极限?<br><br>每天30公里的行走,一路我在与自己对话: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br>我想,这是生命之流把我带到了这里,<br>因为听从内心的声音,我从体制里走出来已经7年了,<br>这七年都在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br>也是在挑战人生的极限。<br>一路上遇见很多贵人支持助力,<br>无论10年、20年的朋友,还是刚认识半年、一年的朋友,<br>感恩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可以遇见,<br>虽然很久不曾谋面,<br>感恩生命之流已经把我们彼此连接起来。<br><br>每天30公里的路程不算短,一路行走也怕自己跟不上,<br>所以开始的第一天非常紧张的在行走,<br>一步都不敢停,也无暇顾及看景拍照,<br>就是盯着前面的人埋头赶路。<br>第二天开始,对戈壁的环境不陌生了,<br>也就可以放松心态,边走边欣赏,<br>后面的三天,可以跟着自己的节奏行走<br>不再急着赶路,<br>体验到专心走路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br><br>原来,疲劳的只是身体,<br>内心却格外的放松。<br><br> 在走累的时候,在路边休息,看着满是灰土的双脚,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走到这里</h3> <h3>虽然很久不曾谋面,<br>感恩生命之流已经把我们彼此连接起来。<br><br>每天30公里的路程不算短,一路行走也怕自己跟不上,<br>所以开始的第一天非常紧张的在行走,<br>一步都不敢停,也无暇顾及看景拍照,<br>就是盯着前面的人埋头赶路。<br>第二天开始,对戈壁的环境不陌生了,<br>也就可以放松心态,边走边欣赏,<br>后面的三天,可以跟着自己的节奏行走<br>不再急着赶路,<br>体验到专心走路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br><br>原来,疲劳的只是身体,<br>内心却格外的放松。<br><br><br> 在走累的时候,在路边休息,看着满是灰土的双脚,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走到这里<br><br>三、放下:需要放下的是什么?<br><br>戈壁徒步四天分别有一个关键词:放下、坚持、超越、重生。<br>所有去徒步的人都有各自的工作,<br>大家为何千里迢迢奔赴敦煌去走这108公里?<br>数百位全国各地志愿者自费去敦煌,<br>放下自己的工作为徒友做志愿者服务,<br>他们又是为什么?<br><br>第一天晚上的团队分享会,<br>我就抽到了一张卡片——“空”。<br>这就是戈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br><br>原来,你缺什么,宇宙就给你送什么。<br>对我的生活而言,我似乎永远是一个飞轮,<br>永远在路上奔跑,30年一直如此……<br>习惯了,停不下来。<br>在戈壁,无论你有多大的牵挂,<br>一切就放下了,<br>这是一个神奇的力量。<br>也让我感受到“空”的能量。<br><br><br>四、收获:什么是此行带给你的礼物?<br><br>戈壁能收获什么?<br>我本以为是去看风景、交朋友、走戈壁、谈人生,<br>直到戈壁之行第三个晚上<br>我们收到组委会一份很精美的信封<br>一份十年战略规划思考。<br><br>什么是我的下一个十年战略思考?<br>我一时没有答案,<br>就不急着去找答案吧,<br>我相信,<br>答案一定就在路上。<br>只要出发,就能遇见。<br><br>戈壁徒步归来,2021年10月20日,<br>原本的庆功大典因为口罩原因临时变成了网络直播,<br>原本在现场庆功的徒友都在看直播,<br>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担心,<br>大家都把所有的遇见当作生命的礼物。<br>即使团队有些伙伴回家隔离了21天,<br>微信群里依然每天欢声笑语,热闹非凡。<br>因为,能在戈壁中遇见的生命,<br>一定是最顽强的。<br><br><br>站在108公里的终点的我,那时并不知道未来的我还会再来。<br><br><br>五、改变:在行走中觉知,分享中传承<br><br>1、为了准备戈壁行走,我开始每天坚持万步行走,回来后,不再是为了戈壁而行走,行走已经成为习惯,相信这是戈壁带给我的第一个改变。<br>2、勇敢面对未知,对不确定的未来不再恐惧 <br>戈壁中什么都没有,戈壁中什么都有<br>这是我从戈壁归来最大的感受。<br><br>后记:<br>这篇随笔写于2021年8月,第八届千人走戈壁回来后,就随手记录没有发布。<br>当时的想法是:戈壁不可不来,不可再来。<br><br>未曾想2024年7月,我再一次去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教育人戈壁生命探索之旅,与200多位教育人在高温40多度的大暑天徒步,一起再走108公里。<br>2025年的第三届中国教育人戈壁生命探索之旅即将启程,还有很多故事等着与你分享。<br><br><br></h3> <h3>出发前的种种顾虑,在戈壁归来之后,一切都不是问题。<br>原来,问题的中心就是我。<br>我以为会很难,我以为我不行,我以为我走不下来,我以为离开手机活不了……<br><br>是的,我们都活在我熟悉的那个世界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