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泽天华》唐卡艺术与天然颜料展在北京白塔寺开展2(2025年7月9号)

天浪星99

<p class="ql-block">“物泽天华——唐卡艺术与天然颜料展”由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中国地质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联合主办,在白塔寺管理处大觉宝殿展出。展览时间: 6月14日——10月19日。</p> <p class="ql-block">唐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承载着藏族文化的精髓,是藏传佛教艺术与技术技艺的完美结合。本次展览聚焦唐卡艺术和矿物颜料,通过对唐卡珍品的展示、矿物标本及颜料的呈现、绘制技艺的解读和当代唐卡艺术发展的探讨,从多个维度带领观众领略青藏高原这片土地的文化特征与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展览的宣传海报,背景是连绵的雪山和岩石,上方“物泽天华”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下方英文“HEAVENLY COLORS OF NATURE”点明了展览与自然色彩的联系。海报下方,几块岩石上隐约可见动物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故事。几位观众正驻足欣赏,脸上写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展厅深处,一尊手持法器、身着华丽服饰的人物雕像静静矗立。他双手合十,神情庄重,仿佛正在进行一场神圣的祈祷。雕像底座上写着“紧那罗”几个字,背景是黄色的墙壁,下方绿色的装饰线条为整体增添了一丝灵动。另一侧,一尊姿态威严的雕像同样引人注目,他双手握拳,仿佛在施法或战斗,底座上写着“雷神”二字。还有一尊身着长袍、表情肃穆的人物雕像,双手合十,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底座上写着“阎摩罗天”。</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一尊站立于石台上的佛像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双手合十,身着华丽长袍,背景是黄色的墙面,下方红色与绿色的装饰线条交相辉映。佛像前的牌匾上写着“帝释天”三个字,整体氛围庄重肃穆,仿佛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神圣气息。</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尊黑色的佛像雕塑静静伫立。他身着长袍,右手轻触嘴唇,似乎在思考或祈祷。背景是黄色的墙壁,下方红色与绿色的装饰带为整体增添了几分庄重。佛像前的牌匾上写着“菩提树神”几个字,让人不禁联想到菩提树下悟道的佛陀。</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一尊头戴皇冠、双手合十的雕像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穿华丽的古代服饰,神情庄重,底座上写着“日天”二字。另一侧,一尊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雕像端庄优雅,背景是红色的墙面,下方写着“十一面千手千眼 观音菩萨”。还有一尊手持武器、表情威严的雕像,底座上写着“散脂大将”几个字,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一尊紫微大帝的铜像格外醒目。他身穿传统长袍,头戴官帽,手持法器,背景是黄色的墙面,下方写着“紫微大帝”几个字。另一侧,一幅展示唐卡绘制过程的图片让人驻足。唐卡画师们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将这门古老的艺术代代相传,每一笔、每一色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p> <p class="ql-block">展厅深处,一尊深色的雕像静静伫立。他身穿长袍,头戴冠饰,双手合十,底座上写着“鬼子母”几个字。另一侧,一尊同样深色的雕像同样引人注目,底座上写着“月天”二字。还有一幅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佛像,色彩鲜艳,背景为深蓝色,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上方有复杂的装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一尊多臂观音菩萨的铜像姿态优雅,双手合十,背景是黄色的墙面,下方写着“大辩才天”几个字。另一侧,一块刻有罗德俊手书的铜牌静静陈列,内容记录了一段历史事件,背景是石墙。还有一处古建筑的局部,雕刻精美的龙头与悬挂的铜铃让人仿佛听到了风铃清脆的声响。</p> <p class="ql-block">一尊佛像静静伫立,双手合十,姿态灵动,头戴华丽的冠冕,身姿修长,背景与前一尊相似,下方牌匾上写着“摩利支天”几个字。雕像细节精致,背景的色彩对比鲜明,仿佛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神圣光辉。</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一尊黑色的金刚密迹雕像静静伫立。他双手合十,表情严肃,头戴冠饰,背景是黄色的墙面,下方写着“金刚密迹”几个字。另一侧,一间寺庙的佛堂中央供奉着一尊佛像,两侧各有一尊站立的菩萨像,佛堂上方悬挂着“具六神通”的牌匾,整体装饰华丽,绿色与金色的图案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座大型的铜香炉置于石基上,周围摆放着几束鲜花,背景是灰色的砖墙与白色的建筑物,墙顶有石雕装饰,整体氛围庄重肃穆。另一侧,一尊黑色的十一面千手观音菩萨雕像静静伫立,背景是红色的墙壁,雕像前摆放着红色的苹果与供品,细节丰富,姿态庄重。</p> <p class="ql-block">罗德俊手书是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北京普通市民罗德俊在白塔寺修缮时写下的一份148字手书,记录了日军侵华暴行并藏于白塔顶夹缝中。1978年地震后修缮时被发现,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1978年唐山大地震导致白塔受损,修缮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在塔顶夹缝中发现该手书。目前手书原件保存于首都博物馆,成为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三尊佛像并排而立,中间为金色坐佛,两侧为站立的菩萨,均身着鲜艳长袍,背景为红色墙面,顶部有复杂的藻井图案,整体色调庄重,佛像前摆放着莲花与供品,显得肃穆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展厅尽头,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装饰有精美的龙形雕塑与悬挂的铜铃,背景是阴沉的天空,整体氛围庄重而神秘。另一侧,一位正在专注编织的女性神情专注,手中握着编织工具,背景是色彩鲜艳的墙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还有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每一笔都是严谨”,下方绘有佛像图案,背景是简洁的白色,传达出一种严谨与专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展厅另一侧,一座传统的中国寺庙建筑映入眼帘,主体是一座白色的塔式结构,顶部有绿色的装饰,周围是红色的墙壁与灰色的瓦顶,建筑前有几棵绿树,整体氛围庄严肃穆。一尊色彩鲜艳的神像手持法器,背景是黄色的墙壁,神像前有红色的栏杆,显得威严而神圣。还有一尊黑色的佛像,多个手臂姿态各异,背景是黄色的墙壁,佛像前有红色的栏杆,下方有中文标识牌,显示佛像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一座高大的白塔映入眼帘,塔身洁白,塔顶有红色的装饰,周围是传统的红色与绿色的屋檐,屋檐下有精美的雕刻,背景是阴天的天空,塔前有绿色的树木,整体氛围宁静古朴。</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一个传统的中国建筑屋檐上悬挂着一个铃铛,屋檐上有精美的装饰,包括飞檐翘角与雕刻图案,背景是阴沉的天空,远处可以看到一些现代建筑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传统的中国白塔静静伫立,塔身洁白,塔顶有精美的装饰,周围有飞檐翘角的建筑,建筑上挂着一个铃铛,背景是阴天的天空,整体氛围宁静古朴。</p> <p class="ql-block">走近白塔,塔顶的装饰与飞檐上的雕刻清晰可见,建筑的屋檐上有多个兽头装饰,背景是阴天的天空,整体风格典雅。</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个“Lucky”美甲美睫的招牌格外醒目,招牌上有卡通人物的图案,背景是一栋建筑的外墙,旁边是一座高大的白塔,塔顶有红色的装饰,背景是阴天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张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更新项目的宣传海报吸引了我的目光,海报上有多个效果图与规划图,展示了街区改造后的设想,包括建筑外观、街道景观与整体布局,背景是清晰的天空,整体设计现代且具有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