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壁银山话塔林

北京老农…

<p class="ql-block">银山塔林</p><p class="ql-block"> 铁壁银山塔林属于小众风景区,我是周一来这里,早上七点出发,八点之前到了风景区。来这里的人,有为爬山的;有为看塔林的;再就是看风景的。总之,人比较少,到中午我离开风景区时,停车场上也就只有十多辆车。</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二十多年前,那时这里还没有修整。比较荒凉,当然也就没有门票的事儿了!</p><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13日,银山塔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7年,银山塔林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开放。现在有了大门,也有了售票处,我还是不用买票,老头免票🤭。</p><p class="ql-block"> 铁壁银山塔林地处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西湖村,在崇山峻岭之中。山麓中的石崖由黑色花岗岩构成,色如黑铁,所以称之为“铁壁”;冬季山上积雪后,山色银白,故称之为“银山”。</p><p class="ql-block"> “铁壁”与“银山”一黑一白,形成的鲜明对比,故得名“铁壁银山”。一黑一白的独特风景与塔林交相辉映,风景独特,成为明清时期“燕京八景之一”。也成为八达岭……明十三陵名胜景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铁壁银山塔林的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邓隐峰禅师在此开凿洞穴修行,银山始建寺院。</p><p class="ql-block"> 辽寿昌年间(1095~1101年),满公禅师在银山创建宝岩寺。</p><p class="ql-block"> 金天会年间,云门宗名僧佛觉大禅师海慧在银山潜修,天会三年(1125年),重建庙宇,在银山中峰之下建大延圣寺。以后又有续建,成为佛寺塔群。据金大定年间的碑文记载,鼎盛时期在这里常住修行的僧众有5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元代及其后,银山一带的寺院又不断增建和改建。</p><p class="ql-block"> 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太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告成。</p><p class="ql-block"> 同年,明英宗朱祁镇钦赐寺额“法华禅寺”。当时的法华禅寺,有殿5座,山门、禅堂、方丈斋厨等大小建筑配套,为银山一带主寺。成为统领72座寺庙与尼庵的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年(1941年),侵华日军进犯八路军平北根据地,法华禅寺及附近寺庙大部被毁仅剩佛塔和碑刻。此后,寺庙及古塔不断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我们看到寺庙遗址和塔林,就在法华禅寺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银山寺庙与银山塔林</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年间银山始建寺院。此后,大小寺院陆续兴建,共建有各种寺庙、尼姑庵72座。除主庙法华禅寺外,较著名的还有铁壁寺、弥勒院、碧峰庵、逊峰庵、松棚庵等。</p><p class="ql-block"> 自唐宪宗元和年间始,历代名僧、禅师相继来此,修行、演讲佛法,吸引众多僧侣。禅师圆寂及大小沙弥死后,按僧人在佛门的等级、地位,在法华禅寺院内及银山山麓建灵塔,火化入葬。</p><p class="ql-block"> 历经金、元、明、清四代,所建灵塔数量甚多,大小不一,形体各异,大者塔高数丈,小者仅径尺。这些墓塔与寺院建筑融为一体,分布于法华禅寺院内及银山山麓,大小高矮不等,高者20余米,直径达7米左右,矮者只有两三米高。<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规模庞大的塔群,世有“银山宝塔数不清”之说,统称“银山塔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就今天我们看到的塔林,可以说是“高僧墓园”。塔的高度代表了主人的身份,20米的高度,那就是高僧的高度。</span></p> <p class="ql-block">银山佛塔的形制</p><p class="ql-block"> 从佛塔的形制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密檐式塔,二是覆钵式塔。</p><p class="ql-block"> 密檐式佛塔一般有七层和十三层,有那么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梵语,指的是佛塔。七级浮屠就是七级佛塔。十三层是与佛教的修行有关,佛教修行从僧到佛要经过十三个阶段。建多少层的塔,要根据墓塔主人的身份地位而建。覆钵式塔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覆钵式塔也是如此,塔脖子处也分七层和十三层。</p><p class="ql-block"> 除这两类墓塔形式外,还有一种组合式的墓塔,是将密檐和覆钵两种形式的塔结合起来,集于一身,这种建造奇特的异形塔,堪称塔林中的上乘佳作。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和砖石建筑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此图中前两个是密檐式,后面较远的两个是覆钵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来所没有建筑,银山塔林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有入口,还修建了休闲步道,招聘了保安和服务人员。有几个年轻保安,不断的巡山,一是为了防火🔥,更主要的是帮助不知深浅的游客,脱离危险。因为,这里的山都是石头山,大部分是台阶,有个别台阶达3—40厘米高。还有的上去尚可,下来就没那么简单了。🤭</p><p class="ql-block"> 据保安说,有一家三口,爬到了山顶上,男人不行了,下不来了。孩子妈说,净想着照顾孩子了,没想到大人不行了!😂😂😂用一句不太友好的话说:来时好好的,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保安人员的帮助下,还是顺利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法华寺的复原图</p><p class="ql-block"> 进门以后走一段路,就是法华寺遗址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路边上的一个覆钵式佛塔,保存还算不错。走过这里,就到了山门处。</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山门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地基与台阶。山门外两侧的经幡底座还在,保存完好。里面两侧的钟鼓楼也仅剩地基了。</p> <p class="ql-block">  经幡底座,左右各有一个,还是完整的。这是左边既山门东侧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山门内西侧有古井一眼,还有石水槽,完整无损。</p> <p class="ql-block">  晦堂塔 </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东侧的晦堂塔,塔总高为19.3米,白石塔铭上篆刻:“晦堂祐国佛觉大禅师塔”十个字。晦堂大师是金朝的著名高僧,他被封为晦堂大禅师。</p><p class="ql-block"> 金代规定童僧以《法华》、《心地观》、《金光明》、《华严》、《报恩》等五部谈诵为试课。僧人的考试三年进行一次,以经、律、论三部门课试,中选的授予三宗法师的称号。这种考试每次限八十人参加,由朝廷指定官员办理。法师中学识优异的,再由朝廷勅加种种名德称号,如:佛觉大师、宣秘大师等。而且金代的国师一般从佛觉大师中选拔。</p> <p class="ql-block">懿行大师塔</p><p class="ql-block"> 懿行大师塔是造型最美,保存最好的塔,懿行大师是金朝非常著名的僧人,他虽然没有取得国师的地位,但他辩经本领非常的高强,71岁圆寂,曾有人赋诗赞道:“于其亲也孝,于其师也恭。临机答问难,诸方怖机锋。七十一光阴,白驹之过隙。秋风振塔铃,说尽真消息。”</p><p class="ql-block"> 这座塔高19.95米,塔基由须弥座构成,遍布砖雕花纹,其中狮首衔铃极为生动,勾栏华版、窗棂浮雕清晰可辨,是研究金代的雕刻艺术、建筑艺术和佛教艺术绝好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懿行大师塔的塔身为八边形,四面为花门 ,另四面为菱花式假窗,采用的是盲窗结构,塔身是实心的。塔身花门上是佛龛,供有一尊佛,佛的两侧是飞天。十三层塔檐的最下面一层椽子采用的木料是金丝楠木。十三层塔檐之上是仰莲座,仰莲座之上的圆石件周围还有一些呈辐射状态的叶状物是圆光,它代表着发自佛和菩萨头顶的圆轮光环。最上面的像牛角一样的两边向上弯曲的石件,是代表佛教金刚界月轮的仰月,圆形的是珠宝。</p> <p class="ql-block">  两位大师佛塔后面就是天王殿地基 ,地基的北面就是塔林最中央的一座塔,这也彰显了塔主人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的地基遗址</p> <p class="ql-block">佛觉塔</p><p class="ql-block"> 佛觉塔的全称:“祐国佛觉大禅师舍利塔” ,总高22.8米,这座塔建于公元1145年,是景区内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塔。塔基座壶门雕飞天龙凤,转角金刚力士怒目擎柱。它的位置居中,周围有六座塔环卫,向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塔的主人绝非等闲僧人。</p><p class="ql-block"> 佛觉塔的主人是金代的名僧佛觉大禅师,法名海慧。</p><p class="ql-block"> 金太宗完颜晟及皇后曾出钱数万,在今北京牛街附近为他修建寺庙。</p><p class="ql-block"> 金熙宗完颜亶将海慧大师请到大延圣寺做寺主。</p><p class="ql-block"> 皇统三年金熙宗完颜亶在金代的都城上京皇宫旁修建了大储庆寺,又把海慧大师请去做寺主,并下旨海慧为开山第一代宗师。</p><p class="ql-block"> 皇统五年(公元1145)海慧大师在大储庆寺圆寂。据记载海慧大师火化后烧出了五色舍利子,光芒万丈,而且散发着异香,皇帝带领皇后及文武百官设供五天。弟子们将舍利子分为五份,分别建塔保存。银山的这座就是其中一座舍利子塔。</p> <p class="ql-block">  佛觉塔后面是禅堂遗址,在遗址东侧还保留着一眼古井。这应该是斋堂做饭用的水井。</p> <p class="ql-block">  在禅堂后面就是大雄宝殿遗址,大雄宝殿前面两侧各有一座塔。东侧的是虚静塔,西侧的是圆通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虚静塔</p><p class="ql-block"> 虚静塔总高为14.8米,塔平面为六边形,七层檐,现存塔刹仰莲以下部位。塔南面假劵洞内嵌有白石铭,刻:“故虚静禅师实公灵塔”。这座塔的塔刹内,还设有“刹穴”。1992年修缮塔林时,在该塔穴内还发现了一件18.3厘米高的小型铜喇嘛塔。</p><p class="ql-block"> 另外,虚静塔还嵌有辽代纪年砖——大安元年(公元1085),比塔更古老。</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假劵洞</p> <p class="ql-block">  虚静塔旁的碑刻</p> <p class="ql-block">  圆通塔</p><p class="ql-block"> 圆通塔塔高15.15米,是金代名僧圆通大师的灵塔。塔的形制为密檐式砖塔,平面为六边形,七层檐。塔身假劵门劵面砖南侧雕飞天北面雕花卉。南面假劵洞内镶嵌白石铭,篆刻:“圆通大禅师善公灵塔”。</p><p class="ql-block"> 圆通大师法号广善,是海慧大师的传法弟子。金世宗大定年间一度主持大圣安寺,圆通大师是金世宗、金章宗、卫绍王三朝国师。圆通大师曾编写了《觉海轩录》,可惜已经失传了。</p> <p class="ql-block">  圆通塔的假劵洞砖刻飞天,可惜飞天没有头了。</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遗址后面还有藏经阁遗址。在藏经阁前面两侧各有一座覆钵式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覆钵式塔</p><p class="ql-block"> 覆钵式塔最早出现在印度,后传入尼泊尔等国,元代又从尼泊尔传入我国。覆钵式塔中间圆的部分就像僧人吃饭、化缘用的钵倒扣在中间,所以叫覆钵式塔。</p><p class="ql-block"> 覆钵式塔的覆钵上有一个小洞,叫“眼光门”,(也叫时轮金刚门)。它象征着佛时刻注视着红尘世界的人们 。覆钵下面是金刚圈,它使得下面须弥座塔基与上面的圆形塔身有一个过度作用。须弥座下面是地宫,僧人的舍利和陪葬品就放在地宫内。覆钵上面细长的部分是塔的相轮,俗称“塔脖子”,等级高的塔有十三层,称“十三天”,起敬佛礼佛的作用。在这里十三还代表着从僧人修行到佛的等级要经过十三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遗址地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藏经阁遗址上拍的塔林。</p> <p class="ql-block">  落落洞</p><p class="ql-block"> 在藏经阁西侧的山崖上有个人工开凿的山洞。</p><p class="ql-block"> 落落洞是过去僧人修行、居住的地方。据史书记载,此洞称为重石洞或重岩洞,其上洞供奉佛龛,为观音菩萨。</p><p class="ql-block"> 落落洞为当地乡民的叫法,意思是洞上有洞,洞上落着洞。</p> <p class="ql-block">  从落落洞的南侧可以上山,就是有点陡,胆子小的人,会到此为止的。</p><p class="ql-block"> 上山要注意防蛇🐍,防野猪,务必走石阶。为了安全不要另辟蹊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要另辟蹊径!不要另辟蹊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台阶确实有点儿悬,最高的一个台阶有近四十公分。虽然有铁链,但是比较松,稍不注意有跌到的危险,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点儿。过了这里就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  上山这样的台阶比较多。这是石头🪨山,比较陡。</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个大石头要滚下去,好心人帮忙用木棍儿给支上了。🤭</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挺悬的。</p> <p class="ql-block">  朝阳洞</p><p class="ql-block"> 看样子是古人利用岩石的倾斜角度,垒砌而成的,是古代僧人修行和生活的地方。现在还可以看到部分活动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从朝阳洞继续前行,可以看到一座覆钵式塔,塔的上半截塔脖子不在了。金刚眼还在,注视着红尘中的云云众生。</p> <p class="ql-block">  古佛岩</p><p class="ql-block"> 古佛岩是银山古迹之一。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和清光绪《昌平州志》均有记载。岩石上至今都有古人镌刻的佛像。</p><p class="ql-block"> 有点儿风化了,要仔细看看,拍照片的时候有阳光,所以还有点儿花。</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吧,大部分台阶两侧或靠外侧都按装了栏杆。</p> <p class="ql-block">镇妖塔</p><p class="ql-block"> 这是覆钵式喇嘛塔,建明清时期,仅存塔基和钵的一部分塔身。这是银山塔林景区海拔最高的古塔。</p> <p class="ql-block">  转腰塔 </p><p class="ql-block"> 走进银山塔林,你会发现这是现存辽代塔群最多的景区之一,令人震撼。最有趣的是建在山半腰的“镇妖塔”,现称为“转腰塔”。传说中,围着此塔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能治好腰腿痛病。</p><p class="ql-block"> 虽然听起来有些神奇,但许多人还是愿意尝试,毕竟在如此陡峭的悬崖上转塔6圈,精神集中,不敢有丝毫差错。</p><p class="ql-block"> 转塔后,腰腿疼痛竟然真的有所缓解,甚至完全消失。</p> <p class="ql-block">  我也要入乡随俗,围着塔左三圈右三圈的转了六圈儿。</p><p class="ql-block"> 石头上很滑,活动范围很小,要是没有铁栏杆,真的不敢上去。</p><p class="ql-block"> 别说,治疗腰腿疼的事儿,是真的,转几圈后,啥腰腿疼,早忘到一边去了。😂😂😂</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往下看,还是挺高的。</p> <p class="ql-block">  指路的标志上是有瀑布的,在下面也听不见瀑布的声音,到了才知道,要到下雨的时候,才有瀑布。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 看看这大石壁,也像瀑布。</p> <p class="ql-block">  走吧?走吧!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说法台</p><p class="ql-block"> 说法台,相传是唐代高僧邓隐锋讲经说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石岩上刻有佛字。前面还有柱础石等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  一只漂亮的小鸟也来凑热闹,聆听佛法来了。</p> <p class="ql-block">  挺好看的吧!</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无名古塔</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古塔,看着就是密檐塔与覆钵塔的组合,从形制造型设计独具特色,只是地位不是很高。</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没有任何介绍,只有自己琢磨了。</p><p class="ql-block"> 还是让专家来看看吧,说一下这塔的建筑、艺术风格啥的。</p><p class="ql-block"> 走到这儿,就快回到进来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  从里面出来,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大门处,有一可以吃饭的地方,外面这两只肥鸭,可能是烤鸭店吧?</p> <p class="ql-block">  铁壁银山塔林,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季,铁壁银装。黑岩覆白雪,塔尖凝冰凌。铁壁银山伴佛塔。</p><p class="ql-block"> 秋季又是秋日彩林映佛光 ;橡黄枫红松柏绿,落日熔金塔影长。</p><p class="ql-block"> 春、夏吗!还是自己来看吧!爱好摄影的人可以多留恋一会儿!万一拍几张绝照呢!</p><p class="ql-block"> 大热天来这里,虽然有点阴天,也还是挺热的,衣服都让汗水湿透了。不过,还好!挺美的,闲暇之余出来走走,比在家滚土豆好。</p><p class="ql-block"> 快到中午了,找点吃的去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老农闲聊</p><p class="ql-block"> 2025 .07.10</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