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多玛乡至三十里营房</p> <p class="ql-block">219国道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色彩丰富的崇山峻岭</p> <p class="ql-block">生生世世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第一个高山,红土达板海拔5380米。</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村庄,有一块石碑,也打卡一下。</p> <p class="ql-block">看到狐狸了,翻过第二座高山是松西达板,海拔5248米。</p> <p class="ql-block">龙木措作为青藏高原上最年轻的湖泊之一,都形成于距今约2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时期,堪称是地质变迁的活化石。从地质构造来看,龙木错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冈底斯构造带的交汇处,这个特殊位置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这个湖面海拔有5000多米的龙木错原来还是个巨大的盐湖,并且“长”得跟宝葫芦极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这种罕见的形态源于远古冰川侵蚀与后期风蚀作用的共同塑造。据说因为湖岸线曲折多变,在阳光的照射下,湖水还会因矿物质含量的差异而呈现出从碧绿到深蓝的渐变色彩,与周边赭红色的山体形成强烈视觉对比。</p> <p class="ql-block">翻越的第三座大山,界山达板海拔5347米。</p> <p class="ql-block">死人沟泉水湖(又称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是新藏线219国道的必经之地,海拔高达5118米,属于典型的高原生命禁区。</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连牺牲:1950年,先遣连在此被风雪围困240天,牺牲56人,导致该地因高寒缺氧被称作“死人沟”。</p><p class="ql-block">动物与人员死亡:历史上牛羊在此饮水后大量死亡,传说因水质含过量矿物质导致病变;实际原因仍归结于极端环境与缺氧。</p><p class="ql-block">尽管传说赋予其神秘色彩,但实际为自然条件限制下的交通要塞,近年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如吸氧设备、保暖设施)保障过往人员安全。</p><p class="ql-block">死人沟泉水湖的核心特征是极端自然环境与人类坚韧精神的碰撞。其名称虽源于历史悲剧,但现代管理已将其转变为保障生命安全的“雪域驿站”。</p> <p class="ql-block">红山湖位于新藏线(G219国道)新疆、西藏交界处。湖面海拔5063米,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一些大湖相比,红山湖虽然略显“袖珍”,但是景色却毫不逊色。无河流汇入,系高原封闭性内陆湖。</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旅程结束了,进入新疆境界。打卡一下,遇上一个嫁到新疆的资中女孩子,估计30岁左右,很是亲切,帮我们照的合影。祝年轻人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发热桩</p> <p class="ql-block">像龟背的盐碱地</p> <p class="ql-block">翻过第四座大山,奇台达板海拔5170米</p> <p class="ql-block">康西瓦烈士陵园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海拔4280米,是喀喇昆仑山腹地的一处精神高地。该陵园于1965年5月正式建立,旨在纪念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4月,共有108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112名烈士安葬于2021年前)</p> <p class="ql-block">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度军队侵占中国领土建立43个据点。我军在西段地区反击作战中牺牲104人(含士兵83名),其中阵亡士兵被安葬于康西瓦。</p><p class="ql-block">战斗中涌现的英雄如一等功臣王忠殿、司马义·买买提等,其精神成为陵园的核心纪念对象。</p> <p class="ql-block">翻过第五座高山,康西瓦达板,海拔4269米。</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见的野生动物。经过这段无人区,没看到想看的藏羚羊,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一路下坡,今天宿在赛图拉镇(也叫三十里营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