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日均气温在35℃以上,室内空调间都有些豁不住了。但是,闲衫的群友们却一如继往地每周六坚持户外爬山拉练。这份坚守,弥足珍贵。趁周末空档,为了驱除体内的湿气、寒气,更是为了回望二十几年前工作过的地方,我又冒着暑气和心中的“惊”畏(夏日蛇虫多)紧跟了一次、勇敢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 此次爬山路径为八年-竹加山-桃树坑-下横路,地处风景秀丽的尤溪镇区域内,是今年4月举行的伟星杯铁人三项赛道之选段,南与义城古道、龙门水库相近,北与江南大峡谷、羊尾电站相接。全程青山环绕,古道相伴,竹林深幽,溪涧长流,非常适合夏日出行的一条驴道。</p> 八年岭漫游 <p class="ql-block"> 八年村,村辖尤溪镇龙岭片,有上八年、下八年之分。因当年一直在那边生活,对于这个村庄,略有耳闻。今群悉此次爬山从八年村彭家(小地名)山脚上八年岭到竹加山至桃树坑,是一条新开发的驴道。心有所动,付之实践。</p> <p class="ql-block"> 早上的彭家静悄悄的,只有上山点这户有个老人在家。我们就在他家门口静待驾驶员们车辆交换停靠(为了不走环线,他们把车停到下双线竹家山上山点)。等的久了,我们计划来个弱驴先登。</p> <p class="ql-block"> 八年岭古道,虽然没有出众的景观,但是全程山道台阶、绿树成荫,别有一番风味。加之没有以往的紧赶快追,更没有烈日暴晒,闲衫漫游,走的心旷神怡。以至于原计划半道从竹加山下山的简约和我,临时选择继续跟大部队上桃树坑晒背。</p> 竹加山旋圈 <p class="ql-block"> 竹加山,原龙岭片一个村庄,现并村为八年村。近年来,因山居民宿而盛名在外,到这里住宿、度假、团建的较多。当天,我们到竹加山时,气温已明显上升,老高菲然等几位老群友因体力等原因中途从竹加山下山,据说沿途摘芝麻菜、蔴菜,摘的不亦乐乎。而我们打卡了一圈村庄后,继续按计划从竹加山村山脚上桃树坑村。</p> 桃树坑晒背 <p class="ql-block"> 桃树坑,村辖尤溪镇连坑片,原交通落后,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在家赶集一般需走到竹家山村所在的下双线口等车。</p> <p class="ql-block"> 如今,村内通了公路,但是从古道两旁的树木杂草可以判断出留守的老人还是会走这条原始老路。当天赶上九至十点的大太阳,正是免费晒背的好时候。</p> <p class="ql-block"> 尤溪,是毛竹之乡,走到哪都能碰到竹林。晒背晒累了,顺道找片竹林休息片刻,或坐或倚,喝喝开水,侃侃大山,吸吸氧气,补补能量,也是人生快事。</p> <p class="ql-block"> 也有精力旺盛的,不休不息,沿途挖扁笋、找蝉花,收获满满。</p> 下横路畅谈 <p class="ql-block"> 下横路,村辖尤溪镇连坑片沙衣辽村,在羊尾电站上游,紧靠下双线,原交通不便,逢雨季很难出行。现如今,情况与桃树坑相似,通了公路,村民大多建了新房或移民或外迁。</p> <p class="ql-block"> 但也有少数老人,仍然留守着这片土地。当天我们下山途中碰到一户农家夫妇,就是留守老人。见到我们很热情,倒茶拿凳。于是,群友中的铁嘴们,尽情发挥着三寸不烂之舌,与他们聊人生、谈花梗。聊的是热火朝天,谈的是吐沫飞溅。</p> <p class="ql-block"> 后来,竹加山下山的群友打电话催归,我们才匆匆下山。</p> <p class="ql-block"> 看到山脚这个大水坑,坑水清澈见底,玩水多凉快!刹那间,催归的电话又抛到九霄云外了!</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尤溪爬山拉练,走过了未曾走过的山路,趟过了今夏以来未曾趟过的溪水,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是一次值得回味的山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