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西藏

华威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的三月,动了去西藏的心思,经本市一家知名旅行社推荐,报了一个独立成团、有领队、20人左右、接近完美的团,但在行程的操作中却被安排了购物店,且导游极力推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雅鲁藏布大峡谷、南伊沟等</span>景点还要另付费,全团只有我要去自费景点,其他人都不去,导游说人数太少不够成本,我也就没能去游览更多景点,为此,地接社的导游很生气,并与团里游客们发生了争吵,导致这次旅行变成了没有深度、没有广度、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行程,所以此次西藏之行只能称其为“去”、而谈不上“游”,就当投石问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本市乘火车到北京站▼</p> <p class="ql-block">乘地铁到北京西站,换乘20:10分发车的Z21次供氧列车去拉萨▼</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15:10分到西宁▼</p> <p class="ql-block">22:30分到格尔木▼</p> <p class="ql-block">从格尔木开车后,车厢里开始供氧了,每一个卧铺的墙壁上都有两个氧气管口,氧气气压很大,气流产生的噪声有些影响睡眠▼</p> <p class="ql-block">睡不着觉就到车厢结合部观察制氧机显示屏上的海拔高度变化▼</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13:08分到拉萨,这是当年的拉萨火车站和车站广场▼</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放下行李,自己出去找饭吃,顺带看街景▼</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家藏面馆装饰的藏味十足,就进去了。</p><p class="ql-block"> 炉子里烧的是牛粪,进门时看到门口有一垛码放的整整齐齐的饼状干牛粪▼</p> <p class="ql-block">要了一碗藏面和一盘青菜,面条比较粗也比较硬,青菜更是清淡▼</p> <p class="ql-block">起早出发,去林芝看桃花节▼</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卫生间,收费▼</p> <p class="ql-block">山路险峻不太好走(那时拉萨到林芝的高速公路还没通车,2019年4月26日拉林高速建成通车后,两地之间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约10小时缩短至4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卡定沟景区一带而过▼</p> <p class="ql-block">卡定沟的天佛瀑布▼</p> <p class="ql-block">在色季拉山口路边的观景台观看鲁朗林海和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都说南迦巴瓦峰是“羞女峰”,十人九不遇,人们很难看到她的真容,我却幸运的看到了挂着旗云的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林芝桃花节主场▼</p> <p class="ql-block">门票20元▼</p> <p class="ql-block">桃花离雪山还有点距离,近一点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这场歌舞演出很精彩,感觉比桃花好看▼</p> <p class="ql-block">藏族汉子们边跳边唱,舞步刚劲有力,歌声热烈奔放▼</p> <p class="ql-block">看演出太投入,竟然没怎么看桃花▼</p> <p class="ql-block">尼洋阁是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建设项目,建成于2006年9月。尼洋阁座落于林芝县巴吉村娘乳岗,东邻比日神山,西靠尼洋河滨。阁楼为五层塔阁式结构,融合了藏式塔楼和汉式阁楼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高36.9米,是汉藏建筑艺术融合的结晶。登临顶阁,可以纵览尼洋河胜景和八一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底层是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林芝地区人大办公楼(2015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林芝地区和林芝县,设立地级林芝市,原县级林芝市更名为巴宜区)▼</p> <p class="ql-block">在车上看到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翻越米拉山时,因清除路面积雪封路了,我们的车在距米拉山口一公里的坡道上停了约两小时,此处的海拔高度是5000米,高反发起了对人的攻击,车上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鸦雀无声了,约一个小时后,我的头也从发紧逐渐变为跳疼,这是我第一次出现高反症状,也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与其他团员相比,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症状</span>应该是最轻的(这之后我又两次进藏,在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口和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活动的时间也更长,却没出现明显的高反症状)▼</p> <p class="ql-block">到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下车拍照(当年4月米拉山隧道刚开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经四年建设,于2019年4月26日正式双向通车,此后,人们很难再看到米拉山口的这块石头了</span>)▼‌</p> <p class="ql-block">雪过天晴▼</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山路崎岖蜿蜒▼</p> <p class="ql-block">圣湖羊卓雍错,只去了一个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确实漂亮,不过那天湖边的风实在太大,几乎能把人吹跑,戴在头上的帽子必须时刻用手按着,不然就会被风扯下来卷上天,回到车上时,鞋里倒出来不少沙粒▼</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在同一处办公▼</p> <p class="ql-block">在不同时段从各个角度观赏布达拉宫(因为我入住的酒店在布达拉宫北面,所以就得从布宫的背面开始环绕观赏)▼</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背面的夜景也好看(约用五个小时,环绕布达拉宫一周,现在回想起来,有点佩服自己当年的精力了)▼</p> <p class="ql-block">车观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西藏军区军史馆▼</p> <p class="ql-block">今天参观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内西藏传统藏式旱厕,便坑呈长方形,四周砌石墙,坑内落差为10.45m,建于山岩处,坑底完全是岩石▼</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上看拉萨市景▼</p> <p class="ql-block">再看一眼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有信仰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行程结束,今天返程。</p><p class="ql-block">2015年的拉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候车室内▼</p> <p class="ql-block">拉萨到北京西的Z22次,15:30分发车▼</p> <p class="ql-block">当年拉萨站的列车时刻表▼</p> <p class="ql-block">火车上看到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并行(青藏公路于1950年建成通车,是西藏首条现代化公路。2015年时,青藏铁路已运营近65年,而青藏公路作为其并行公路,持续服务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p> <p class="ql-block">  这次去西藏的总结:经历了乘火车进出西藏的全过程、看到了南迦巴瓦峰的真容、观赏了林芝桃花节的桃花和歌舞表演、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体验了高反、游览了圣湖羊卓雍错、全方位观赏了布达拉宫、目睹磕长头-感受了信仰的力量。总之,去过了就是经历了,而且,有些经历也许是今生唯一的一次。</p>